
一位耄耋老同志的书法情怀
及其书法成果展示
——退休老干部邱乐义给离退休老年朋友的一封信及其书法作品展示
商务离退休群的网友们、朋友们、同志们:
值此寅年新春来临之际,邱乐义给您们拜年啦!恭祝您们新春快乐!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万事胜意!
我,市商务局一退休老兵,现借用“商务离退休群”这一网络平台,陆续展示我退休后学习书法、诗词二者合一:即以书法为载体,以诗词(70%左右是自撰的,30%左右是伟人、名人、古人的)为内容的作品300件。其意有三:一、既然是网友,就应参与活动;二、把我多年学习书法、诗词的情况向大家作一简要汇报,以收获大家的雅评和赐教;三、也是我晚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尽一点绵薄之力的机会。
学习书法,是我退休之后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从花甲之年伊始,转眼已是耄耋之人,其间难免有跌宕艰辛,然而带给我更多的是欢乐和愉悦。
书法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博大精深,我学书法20多年获益匪浅。情系方寸之间,抒发对党、对祖国、对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体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追求。研习书法是老年人陶冶情操、强身健体、交朋会友的一种高雅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精神寄托。我怀着“心中无皓首,纸上有童心”的心境学书法,因为“手随心运逐柔蝶,意在笔先追劲蜂”,所以“雅兴来时墨是酒,豪情涌处笔当弓”。一撇一捺,一张一弛,动静谐宜,宛如“太极”,舒筋活络,心旷神怡。我读贴、临贴、写中锋、垂露、练锥划沙、屋漏痕,学密不透风,疏可跑马,怎样题款,如何矜印……此乃我学书的一点体会,说出来与大家分享谈不上,但一吐为快是也!
古人云,“十年磨一剑”,而我是廿多年磨半剑,这是我自圆其说,是否磨了“半剑”,还得打个大问号?因为写字不等于书法,而学习书法必须要写好字。写的字要达到书法艺术的高度,是一个漫长的旅程,书法是艺海无涯,所说的磨了“半剑”是夸大其辞了!不过我向大家表个态,在我有生之年,只要身体健康状况允许,还是要把这个“半剑”持续磨下去,不求磨出精彩,只求磨出快乐。“黑发白头虽有别,悬梁刺股却无分”。磨好“半剑”是我余年的一个梦想、一个追求、一个幸福。“磨”就是奋斗,奋斗与梦想,相约同行,实现追求,获得幸福!此亦是我学书的一点体会,说出来今后可以收获大家的帮助,推我圆就 “半剑”梦。
朋友们,同志们!人老了是说年纪大了,不等于说昨天退休今天一下子心志都老了,应该是退休后还有一段路要走,有的人还有较长的一段路要走。人呐!真正的衰老不是从年龄开始,而是内心的妥协和对生活的厌倦开始的。“年轻”美丽的心最可贵,贵在何处?贵在:把风霜染上头发,看成是生命的自然规律,不可抗拒,也不必烦恼;贵在把花甲、古稀、耄耋,甚至到了后来的期颐这些阶段,定为是一步步迈向成熟与坚强的人生轨迹,是一种专属老年人的风景线,是人生的第二个黄金期;贵在把老年看成是一种人生境界、一种人生格调、一种人生高度……人生退休不退志,人到老年依然好。生活在习 近 平新时代的老年人,都有一颗“年轻”美丽的心享受国泰民安的幸福生活。此乃我学习书法的又一点体会,而且是学习书法基础上拓宽了的体会,肯定说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更深层更宽域的体会。体会是一种快乐,也是一种自慰,“自慰随心翻墨浪,笔情着意盼生花”。
学写字、习书法,是传承、传播、扩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是我们老年人养生的好方式,既养人格健康,又养身体健康!
感谢大家的阅读,恭候大家的雅评、赐教!
附:学习书法的书法作品300件
此致
敬礼!
邱乐义
辛丑腊月廿五日

邱乐义书法作品展示
(之一)
书家:邱乐义












































书家简介:
邱乐义,1936年生,赤壁市人,中共党员,历任咸宁地区财办副主任(正县级)等职。系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湖北省楹联学会、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咸宁市诗词楹联学会原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