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桃花也有春天
文/萧军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这里所写的,应该属于山桃花,即野桃花吧。山野的桃花自开自谢、顺其自然,清新脱俗、别有风趣。
如果把人工培育的桃花比作浓妆艳抹的贵妇,含有大量的色素、香精、防腐剂,山桃花则像不事雕琢的少女,素面朝天,绿色、环保、纯天然。
山桃花的春天虽然来得有点晚,但感觉非常震撼。不管是点缀在松林之间,还是摇曳在人家屋后,又或者成片成片将山坡涂抹成一座座桃花山,他们都有着震动心魄的美,让人想起千古传唱的一首诗:“去岁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想着想着,一首《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不由得脱口而出。

山桃花的春天也是有蜂飞蝶舞的,因为她本来就很美。狂蜂浪蝶纷至沓来,他们在山桃花身边逡巡了很久,有的甚至轻薄地拉了山桃花的手,或者试图去亲吻山桃花的唇,还跳起了像模像样的自由舞,试图吸引山桃花的目光。
可是,渐渐地他们发现,山桃花其实是不解风情的女子,甚至连蹭了一点花蜜的机会也没有,完全没有必要在她这里浪费青春。于是,他们纷纷选择了放弃。有一只蜜蜂一边逃离,一边写下赠别诗,算是最算是对山桃花的不辞而别:“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酿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蜂蝶走后,来了一大帮文人墨客,他们中不乏花花肠子的公子哥,当然也有冰清玉洁的小仙女,更有矢志不渝,“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有良心的文化人。

也许他们在山桃花的身上寻觅到了和自己相同的特质,那就是但求耕耘,不问前程;“花开花落,一样珍惜”,山桃花成了他们的影子,也成了他们咏物言志、直抒胸臆的最好凭借,最耳熟能详的一句莫过于“两纸京书临水看,小桃花树满商山。”他们的心中没有怀才不遇,只有为民请命;没有荣辱得失,只有家国天下。“夜阑卧听萧萧竹,一枝一叶总关情”,这才是父母官的模样,这才是人民公仆的模样,这才是山桃花的模样。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这波涛汹涌的山桃花,究竟从何而来?恐怕是许多人想弄清楚的问题。凭我生活在大山里几十年的经验,我发现她们只有极少数来自于人工种植培育,更多的则是天然形成。一棵桃核由小动物搬运,落在贫瘠或肥沃的土壤,他们就在这里扎根了。在阳光、空气和水分的眷顾下,长成一棵桃树,第三年便开花结果,捧出稀稀疏疏的桃子。
或许因为地处偏僻、人迹罕至,或许因为味道酸涩、无人问津,这树上桃子历经秋天的风刀霜剑后掉落地面,无人问津的果肉再一次为自己提供了营养,孕育出第二季山桃树。接着是动物不期而遇的搬运,也许还有旅行者有意无意的帮忙,山桃花的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第N代就这样先后破土而出。树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匮,整片山坡都成了山桃花的天下,这座山坡也因此改了名字,你当然知道——桃花坡。

平淡无奇的山桃花,没有牡丹那样“一支红艳露凝香”的芬芳,也没有梅花那样“只留清气满乾坤”的高洁,更没有菊花那样“冲天香气透长安”的威武,也没有芙蓉那样“映日荷花别样红”的风韵,她只像一位自立能力极强、治家能力超强、适应社会能力和适应环境能力更强的乡村女子,平凡并快乐着。也许在芸芸众生里,根本没有人正眼瞧她一眼;在滚滚红尘里,根本没有人用心夸她一句。但她们还是随着季节灿烂开放,狂放而内敛,矜持而妖娆。
怀着一颗不染尘俗的心,坐在落英缤纷的桃花林中,享受这清风流水、鸟语花香带给你的静好与清欢,你一定会明白,那部火得不行不行的电视剧为什么会定名《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而不是其他花。因为,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每一个梦想都应该点燃,每一次开放都值得赞美,山桃花也有春天,而且山桃花的春天注定是最美的春天。



作者简介:萧军,祖居商洛洛南,自称云蒙山人。爱好文艺,有作品刊发于纸媒和网刊。愿认识更多朋友。

附:本头条号投稿方式
投稿邮箱:1019623839@qq.com
微信投稿:wx18729698387
合作电话:13991446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