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这“杀、盗、YIN”,怎么叫它三种惑呢?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
“阿难!如是地狱、饿鬼、畜生、人,及神仙、天,洎修罗,精研七趣,皆是昏沈诸有为相,妄想受生,妄想随业。于妙圆明无作本心,皆如空华,元无所著,但一虚妄,更无根绪。”
“阿难!如是地狱、饿鬼、畜生、人,及神仙、天,洎修罗”:“洎”,是及。像这样,从地狱、饿鬼、畜生、人、神仙、天,到修罗道上,在这七趣里边互相轮回。
“精研七趣,皆是昏沈诸有为相”:这精研七趣,都是一种昏沈的相;这昏沈的诸有为相,都是有形有相的。
“妄想受生,妄想随业”:他们怎么来的呢?都是由妄想才生出来的;他这种妄想,随着他业报而受生。
“于妙圆明无作本心,皆如空华,元无所著”:在这妙圆明无作的本心上,这些个七趣都好像空中华,本来是没有所着住的。
“但一虚妄,更无根绪”:就是一个虚妄,更没有什么根,也没有什么头绪。
“阿难!此等众生不识本心,受此轮回,经无量劫,不得真净,皆由随顺杀盗淫故。反此三种,又则出生无杀盗淫。有名鬼伦,无名天趣。有无相倾,起轮回性。”
“阿难!此等众生不识本心”:这七趣的众生都不知道这本来妙圆明无作的本心。
“受此轮回”:所以在这六道轮回里互相受生死,生了又死,死了又生,今生做牛,来生做马,再来生或者做人。
这互相轮转,“经无量劫,不得真净”:这个时间多久呢?没有数量那么多的大劫。他没有得到自己真如清净的本体,为什么?
“皆由随顺杀盗淫故”:都因为他们顺着杀、顺着盗、顺着淫,没有能返回来的缘故,所以就在这七趣里轮转。
“反此三种,又则出生无杀盗淫”:要是返回来,就又生出来无杀、盗、淫。
“有名鬼伦”:那么有杀、盗、淫的,就名“鬼伦”,就做鬼去,和鬼去做朋友、做亲戚。
“无名天趣”:没有杀、盗、淫的,就生到天上去。
“有无相倾,起轮回性”:这个“有”和“没有”互相倾轧,互相这么争夺。“有”杀、盗、淫的,有的时候就跑到“没有”那里头去;“没有”杀盗淫的,有的时候又跑到“有”杀、盗、淫那一类去了。所以互相来这么倾轧、争夺,于是就起轮回的这种性质。
“若得妙发三摩提者,则妙常寂,有无二无,无二亦灭。尚无不杀不偷不淫,云何更随杀盗淫事?”
“若得妙发三摩提者”:假设他在七趣里边,得到这种真正的定力了。什么是真正的定力呢?就是楞严大定,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修耳根圆通而得这真正的定力。
这样的人,“则妙常寂”:他这种的微妙而常寂,“有无二无”:怎么叫有无二无呢?就是有杀、盗、淫,堕落到三恶道,这是个“有”;天、人、阿修罗、仙四趣,这叫“无”;那么三恶道和四善趣这两种,都没有了。
他得着这真正的妙常静寂这种的境界,“无二亦灭”:就是连“没有三恶道、四善趣”的这个“无”也没有了,也灭了。
“尚无不杀不偷不淫”:那么什么都没有了,所以也就没有不杀、不盗、不淫了。
“云何更随杀盗淫事”:根本就没有了,怎么还能跟着这杀、盗、淫去跑呢?怎么还会造出这种的业呢?那没有的!
“阿难!不断三业,各各有私。因各各私,众私同分,非无定处。自妄发生,生妄无因,无可寻究。”
“阿难!不断三业,各各有私”:每一个众生如果不断杀、盗、淫这三种的罪业,他都有私自所造的业。
“因各各私,众私同分”:因为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造的罪业,众人和自己所造的业集中到一起,这叫“共同分”。共同分,“非无定处”:这不是没有一定的地方。不是没有一定的地方,就好像有一定的地方;但是这个有一定的地方,也是“自妄发生”:由妄发生出来的。
“生妄无因”:可是那个“妄”,它没有一个自体——就是“没有自己”,它没有一个种子,它是虚妄的嘛!虚妄就是不实在的。
“无可寻究”:所以你也就找不着它,找不出来一个根了。由虚妄而生,所以就虚妄而灭,你一定要找,追究它的根,找不着的。本来这来源是没有的,就好像人这影子,只是一个影子。你说影子从什么地方来的?不错,从身那儿来的。但是它并不是长到身上的,它只一个虚妄的影子而已。
“汝勖修行,欲得菩提,要除三惑。不尽三惑,纵得神通,皆是世间有为功用。习气不灭,落于魔道。虽欲除妄,倍加虚伪,如来说为可哀怜者。汝妄自造,非菩提咎。”
“汝勖修行”:释迦牟尼佛教阿难勖勉这修行的人,说,你告诉他们,“欲得菩提,要除三惑”:想要得着这菩提觉道的,要把这三种的迷惑除去。
什么是三种的迷惑呢?就是这杀、盗、淫。怎么又不叫它三种业,而叫它三种惑呢?就因为你迷惑不了,你不明白它,所以才造这杀、盗、淫业;如果你明白,就不会造这杀、盗、淫的业了;所以又叫三惑。
“不尽三惑”:怎么叫不尽三惑呢?就是你不把这三惑断尽了,你还有少少这三惑在里头存着,什么呢?你杀生、偷盗、邪淫这三种的惑,你如果不把它去尽了,“纵得神通,皆是世间有为功用”:你纵然就得到这小小的神通、小小的智慧,这不是无为的神通,而是世间有形有相有所作为的这种的功用,都是着相的这种神通。
“习气不灭”:杀、盗、淫这种习气,你若不灭,将来怎么样呢?
“落于魔道”:所以我说某某修行人是魔王,也就是这个!他也不戒杀生、也不戒偷盗,又不戒邪淫,怎么可以得真正的智慧呢?不可以得的!
“虽欲除妄”:这种的人,他虽然想要除妄,可是他妄上又加妄了。怎么说呢?本来他打个妄语,本来他说得不对,他又说他没有打妄语。你看,说了一个妄语,又说没有打妄语,这就是妄上加妄了。已经说妄语,就不必辩了,承认就算了,这只有一个妄语;他又说他没有说妄语,这就说了两个。
所以他想除妄,“倍加虚伪”:这更加假的了!这罪业更多一点。
“如来说为可哀怜者”:如来说,这种人哪,尽不做真事,这真是可怜愍者啊!
“汝妄自造,非菩提咎”:你这种惑业,是你自己的虚妄造成的,这不是菩提的过错。所以你不能说:“喔,如来成佛了,怎么又会起妄呢?”你这样讲是错误的。
“作是说者,名为正说;若他说者,即魔王说。”
“作是说者,名为正说”:像这样讲的话,这就是合乎佛法的。
“若他说者,即魔王说”:要不是这样的说法,这就是魔王说法。
所以你就要分别清楚,魔王所说的法,就是自己造一些个虚伪。譬如这件事情他知道,他说他不知道;不知道的,他又说他知道;这样叫打妄语。修道的人,直心是道场,一切都要直心,不要有委屈相。
宣化上人:你不造这几种恶业,来生就不会得这种果报,因果丝毫不爽,信不信由你
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
【前文摘录】
十恶就是身有三恶:杀、盗、淫;语有四恶:妄言、绮语、恶口、两舌;意有三恶:贪、瞋、痴。
① 杀生:杀生就是杀害众生的生命。杀生是世界战争的祸首。古德说:“千百年来碗里羹,冤深似海恨难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这碗肉汤,或是牛羊肉、或是猪鸡肉、或是鱼虾肉,总之,都是一切众生肉。
这肉汤中的怨气,犹如大海之深。今生你杀我,吃我的肉;来生我杀你,吃你的肉;互相残杀不已,互相吃肉不停,冤冤相报,循环不息,这种仇恨似海永远填不平。
要想知道世界为什么会发生刀兵相继,无有暂歇?就因为杀生太重。但听屠牛屠猪场,在夜半时所发出凄厉的号叫哀求声,令人闻之,则不忍心而食其肉。
再者,动物在被杀的时候,非常惊恐,血液中分泌出一种毒素。人食其肉,便会慢性中毒。轻者患高血压或心脏病,重者患癌症。被杀者,在神识中存一种怨气,等有机会,一定要报复,所以才发生战争。这就是冤冤相报的因果律。
②偷盗:今生偷盗人家的财物,来生也会被人家所偷盗,这是因果循环的报应。
③邪淫:除了夫妻之外,不可和任何人发生性行为。见到漂亮的女人,或见到潇洒的男人,不可生非非之想。老者视为自己的父母;年轻者,视为兄弟姐妹。如此观想,则无邪念。
④妄言:随口说虚妄不实的话欺骗人,不但使人生烦恼,自己也造了口业。
⑤绮语:说些甜言蜜语谄媚他人,其实是口蜜腹剑。
⑥恶口:随意咀咒人、骂人,希望别人乘飞机发生爆炸、搭轮船翻船等不幸的事。
⑦两舌:搬弄是非、挑拨离间,使人和人不能和睦相处。
⑧贪:吃的、喝的、玩的,任何东西都贪得无厌想据为己有。
⑨瞋:喜欢发脾气,所谓“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喜欢发脾气的人,一定不会有成就。
⑩痴:愚痴没有智慧,事理认识不清,整天在烦恼中打转,不能出离。
身业的三恶, 都是犯戒的媒介。意业的三恶,都是修道的障碍。不要生贪心,无论怎样好的东西,不要有所企求,而取为己有。不要生瞋心,对任何人,都应该和睦相处,以诚相待,化敌为友。不要生痴心,对事对理,认识清楚,辨别明白,便无烦恼。
我们发愿,要断十恶,要修十善。这十种恶不作,就是十善,所谓:“今生不杀生,来生无灾难。今生不偷盗,来生无抢案。今生不邪淫,来生无婚变。今生不妄语,来生无欺骗。今生不饮酒,来生无狂乱。”因果是丝毫不爽的,信不信由你。
录自《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可惜许,可惜许,可惜元阳宫里生,一点既出颜色枯,百神泣送真阳去。三魂喜,七魄无,血败气衰将何补,弄元真物属他人,赤宅元君谁做主?劝世人,须慕道,休慕色,慕色贪淫有何益?不念形骸积渐枯,逢人强说丹砂力。丹砂力,人不识,谁人肯向身中觅,灵源经里号真铅,丹华诀内名金液。三茅真君唤作一,子得一时万事毕,圣人秘一不能传,不晓分明暗如漆。一神去,百神离,百神去后人不知,几度欲说不欲说,临时一点泄天机。一神离,百神悲,日后形悴却如痴,我今念念说向汝,说时又恐泄天机。男子修成不漏精,女子修成不漏经,精不漏兮身不朽,经不漏兮可长生。若晓此玄玄外法,便是长生物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