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3月中下旬到4月中旬,在我国长江以南黄河流域、淮河一带,有一种世界为之罕见的树木就开始发芽变绿了,这就像我们2021年3月拍摄大家眼前能够看到的,生长在陕南汉中一带的全球药用珍宝杜仲。

因为杜仲是世界上罕见的雌雄双株的树,所以人们习惯性地就把开在雄树上的花儿称为雄花。你千万别看这种杜仲雄花并不起耀眼,也不灿烂光芒万丈,然而它却是这个地球上最为古老的药用树种之一。据《本经》记载,地球上只有一属一种,这就是杜仲,又名思仙。它在第四纪冰期来临时,便在欧洲和亚州部分地区消失,只在亚州中国的中部地区存活,故有“植物活化石”的美称,其安神、镇静及镇痛作用无可替代,长期服用更能明显地改善睡眠效果。此外,杜仲雄花含有人体必需的胶原蛋白,具有促进肌肉发达强健的功效,其活性成分木脂素类具有的抗疲劳作用十分明显,对于长期从事室内工作而缺乏运动量的人群有显著效果。长期饮用有益健康,睡前喝一杯保健价值极髙,无副作用,饮用方便。为此,我国药材部门早已将杜仲、七叶一支花、灵芝、熊胆列入四大紧缺专控药材。

据有关资料记载,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的西汉时期,《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这样的记载:杜仲主治“腰脊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久服轻身耐老。”随被列为上品。

魏晋时代,陶弘景所著的《名医别录》:“杜仲,味甘,温,无毒,主治脚中酸疼痛,不欲践地,一名木绵,生上虞及上党汉中。”

明代《本草纲目》记载:“杜仲嫩芽作蔬菜,可祛风毒脚气,久积风冷,肠痔下血等功用”。杜仲花清香四溢,杜仲自身多功能的药用价值,使其具有双向调压,调脂的显著功效,同时克服高血压、高血脂引起的头晕、头痛、冠心病、动脉硬化等外围症状及病发症。
科学研究发现,杜仲雄花含有60多种有效植物成分,如木质素类,环烯醚萜类、苯丙素类活性物质(如京尼平甙酸、绿原酸、桃叶珊瑚甙)、松脂醇双糖甙、黄酮、生物碱、氨基酸、多糖以及矿质元素Zn、Mn、Cu、Fe、Ca、P、B、Mg、K等,其中氨基酸含量达21.47%,钙的含量达0.92%,锌含量达51mg/100g,分别是杜仲叶的1.8倍和5.2倍,有效成分最为全面,而且含量更高,因此可以这样讲,杜仲雄花汇集了所有杜仲的精华,不仅具备植物杜仲所有的保健功效,而且对于“强肝、补肾、通便、安眠、降三高”的效果尤为显著。

经常喝酒醉酒的人都知道,人酒醉以后第二天最容易头痛、胸涨,又烦又闷,有一种说不出的痛苦,而饮用杜仲雄花立杆见影。这是因为杜仲雄花中含有的环烯醚萜类和苯丙素类等活性成分,能够有效分解酒精,降低烟、酒精对人体的危害,醒酒作用尤为突出,醉酒后或第二天喝上浓浓的一杯,就可感觉神清气爽,醉意大减,而且对于肝脏也有很好保护作用,是老板、白领等饮酒聚会后的最佳饮品。

不仅如此,杜仲雄花还有神奇的补肾功能。专家研究发现,杜仲雄花含有天然植物成分,大量的松脂素二葡萄糖苷和京尼平苷,具有很好的预防性欲下降的作用,“肾阳虚”患者多见肾上腺系统功能低下,杜仲本身又有很好的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的作用。

中医理论记载,杜仲本身就具有很好促进睡眠的效果。另外医学研究证明,杜仲雄花还有双向调节血压的作用,有效降压,改善高血压病人失眠症状。晚上睡觉前,喝上一杯,轻松入睡,一觉便到天亮。
研究者发现,在杜仲雄花中,纤维含量为10.2%,其中食物纤维含量高达35.8%。众所周知,植物的结构是依靠纤维来支撑的。食物纤维不仅能清洁肠道,还有很好的消除便秘的效果。另外,杜仲雄花中特有的桃叶珊瑚苷具有很好的泻下作用,通便效果更加显著。
众所周知,中国已经进入到老龄化社会,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高达2.64亿人,占比高达18.7%。预计到2030年国内老年人口将达到3亿人。为此,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专门印发了《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18%,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有意思的是,全球珍稀的药用品种,却在中国全面进入大健康时代,不能通过深加工变成市场上的香饽饽,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反思。
据悉,在陕南汉中、安康、商洛一带,从上世纪八九年代起,杜仲这种古老的稀有药材就在秦岭南麓遍地生长。奇怪的是,却没有具有全球眼光的企业家去开发,通过深加工在世界健康产业上闪闪发光,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和无奈……。(李长征 陈永利 王贝贝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