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律法师:念什么佛、如何念佛方能往生极乐世界?
问:念什么佛、如何念佛方能往生极乐世界?
慧律法师答:念什么都一样,问题是要见性,见性的话,不念它也是佛。佛不念佛、佛不绕佛、佛不礼佛。佛不念佛:自性就是佛,念念般若,涅槃妙心就是佛;佛不绕佛:诸法本空,没有能绕所绕,诸法寂灭;佛不礼佛:拜来拜去,本身来讲,还是自己的清净自性。今天来讲,阿弥陀佛来接引我们,这是不对的,阿弥陀佛从来没有来跟去,诸佛的本体并没有来去。我们一般以为是阿弥陀佛来接引我们,不是这个道理,是我们的心清净,显现了阿弥陀佛。就众生的角度来讲,阿弥陀佛临命终显现,来接引众生到极乐世界去,其实佛并没有来去、生灭、增减。佛如果有来去、生灭、增减,那就不叫佛。所以要了解,所谓接引,是站在众生的角度讲的,是因为我们至诚恳切,感召了佛的清净的国土,所以我们临命终看到了阿弥陀佛来接引的像,像是表法的。
但是,真正的究竟义,佛、阿弥陀佛、证得本体的诸佛,并没有来去、生灭、增减的,因为众生对这一层道理不知道,所以一直求佛来接引。当然,这个是好事,但是,最重要的东西他没有掌握,就是心没有清净,念了一辈子的佛,不受用。
就像一个人,他的心里贪、嗔、痴很重,一边念佛,一边跟别人吵架,看到什么都贪,看到珠宝也贪,看到衣服也贪,虽然每天也在用功、做功课、念佛,但他这个心不够清净,临命终很危险的。可是,如果有禅宗的心性的功夫的人,他就了解这一层道理,我们靠着自力,还有靠着他力的净土法门,最重要的,是要从自己下功夫。这一层道理,很多念佛的人都不懂,以为念佛就什么都依靠阿弥陀佛,却忘了要降服自我的贪、嗔、痴,要降服自我的无明,要开佛的大智慧,都不愿意听经,都不愿意闻法,内心夹杂着无明,无明夹杂着傲慢,人家的意见稍微和他不一样,他就跟人家吵成一团,说别人是业障,说别人不了解,说别人不能往生,每天都只有责备别人,这个是很悲哀的。心都不清净,如何往生净土?
所以这种念佛的观念完全是错误的,他一直想要靠他力,而忘记了他力是增上缘,要靠自力才是亲因缘。如果我们把心比喻作一面镜子,当我们把这面镜子擦干净了,这面镜子自然就会反光。我们的心如果一边念佛一边卡住无明,临命终阿弥陀佛怎么来接引呢?平常看他很好,可是小事情就跟人家计较,放不开,看不破,为了一点点小钱就跟人家过意不去。跟他意见不一样,就说人家着魔了,是邪魔外道,走错路了,每次都赞叹自己,却摸不清楚自己的门路是什么。所以修净土法门,念佛的人,要了解,诸佛菩萨本来就没有来去,讲接引往生,是因为我们的心清净,还有,是我们的至诚恳切感动了佛。
所以两种力量一定会往生,第一用清净心念佛:时时刻刻降服自我,破除无明,用这种心来念佛。念佛绝对不起贪、嗔、痴,绝对不跟众生百般的计较,众生得罪我,我一样宽恕他,内心一直保持这种清净的念头,临命终,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一定会现前的。如果不懂得降服自我,边念佛,边吵架,跟自己过意不去,跟别人过意不去,那这个念佛的力道就会非常的小,而且临命终会处于危险的境界。第二要至诚恳切的念佛。所以,念佛的人这两点一定要守住。宣化上人:没有“一念真心”的证明,就不能移民到极乐世界去
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
生时可以免三灾七难,
死时可以往生净土。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
在中国有这样一句话:“家家观世音,户户弥陀佛。”
观世音菩萨和我们特别有缘,欢迎我们到极乐世界去永住,不需要办移民的手续。只要有“一念真心”的证明,则一切通过,绝不会找麻烦。如果没有“一念真心”的证明,就不能移民到极乐世界去。
那么,“一念真心”的证明,怎能得到?
方法非常简单,容而且易。只要真心诚意念“南无阿弥陀佛”或“南无观世音菩萨”或“南无大势至菩萨”就可以了。
因为阿弥陀佛是极乐世界的教主,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是他左右二协士,这是西方三圣。无论念那一位的名号念到一心不乱、一尘不染的境界,就能带业往生,花开见佛或见菩萨。
若不想移民到极乐世界去,那就不必念三圣的名号;若想移民到极乐世界住,必须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生时可以免三灾七难,死时可以往生净土。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我们念观世音菩萨,念到和观世音菩萨合而为一,分不开家,到那时候,不想去极乐世界,也办不到。为什么?因为根已经扎下去了,将来就会生枝长叶,开花结果。
恭录自《 宣化上人开示录(二)》
慧律法师一段比黄金还昂贵的视频开示
那么这种功夫修成了,熏闻离尘,把这一切的前尘的境界都离开了。
色所不劫:离开什么前尘的境界呢?就离开这个色尘的境界,色尘所不能劫。
我们人不要以为有了美色是一种好事情。你爱这个美色,这个美色就劫夺你家里的财宝;你固有的这种最有价值的宝贵东西,都被这个美色给劫持去了。
你若能离这个色尘,就“眼观形色内无有,耳听尘事心不知”。
你看,“见有若无心自安”!你见到什么美色,心里就动了;在你没见的时候,你怎么不动心呢?
你见着这个美色,一动心了,那就被这个色尘所转了;如果你能远离这个色尘,就“色所不劫”,这个色,它就不能来抢夺你家里的财宝了!
能令一切多淫众生,远离贪欲:这是观世音菩萨,他能令一切多淫的众生远离开这个贪欲。
在《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上说:“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那也就是这个意思。
你多欲,什么欲呢?就是这种淫欲心!
人生最大的问题、最不能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这种淫欲;也就是男女的问题。
你若能把男女的问题,看得破、放得下,那就是真正得到解脱了!
你看不破、放不下,所以你就不能得到解脱,也不能开悟。
所以,今天头先在吃饭的时候,我对你们讲,你用的功夫用到了,吃饭也不知道吃饭了,穿衣服也不知道穿衣服了。
吃饭、穿衣服都忘了,那么身外之物,更有什么可忘不了的呢?
所以说,连你的女朋友也忘了!你若是男人,就把你女朋友忘了;女人,就把你男朋友忘了嘛!
不是说单单男人忘女朋友,女人也要忘了男朋友;互相把这种境界打破了,那你的功夫才有办法呢!
何况又记挂着姊妹、兄弟,又是哥哥、弟弟、姊姊、妹妹的,这一套啰哩巴嗦的;又有子、又有女的,放不下。
你来学佛法,要把一切都放下;在这学佛法的期间,什么也不管了!要怎么样子呢?
就像重新做一个人,把以前的事情都忘了。
这样子,佛法的法水才能灌溉到你这个菩提心里头去;你如果这个也放不下、那个也放不下,那个法水就没有法子来滋润你的菩提心。
修道的人,最要紧的,就要把这个淫欲心修断了。
你如果断不了淫欲,那是不会出三界的!
不是说我又想要开悟,又离不了这世间一切的境界。
那你离不了世间的境界,你也不能成佛,这两者不可得兼。
好像孟子说“鱼与熊掌,不可得兼”,鱼是我愿意吃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愿意吃的东西;这两种,不能说同时一口吃两种东西,一定只能吃一种。
所谓世间的乐和出世的乐,也是不能同时都被你得到;
你又要去成佛,又离不了这个世间上财、色、名、食、睡,那你没有法子可以成就的。
节录自《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
阿弥陀佛身金色 相好光明无等伦
白毫宛转五须弥 绀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无数亿 化菩萨众亦无边
四十八愿度众生 九品咸令登彼岸
农历十一月十七日,阿弥陀佛圣诞。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略称弥陀,意译无量。另有梵名意译无量寿、无量光。关于阿弥陀佛名号之由来,据鸠摩罗什译之阿弥陀经载,此佛光明无量、寿命无量,故称阿弥陀佛。然据梵本阿弥陀经及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载,此佛寿命无数、妙光无边,故称无量寿佛、无量光佛。
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之深广弘誓,接引众生往生极乐国土。深恩似海的父母仅是我们此生的一种依靠,而阿弥陀佛却是我们生生世世永恒无欺唯一的怙主!若此生信佛、念佛,求生净土,将来早日成就佛果利益有情,方为真报佛恩。
阿弥陀佛圣诞日也是杭州灵隐寺的祖师永明延寿大师的生日。世人把永明延寿大师的生日当做阿弥陀佛的圣诞,是来源于一段公案,即定光古佛和阿弥陀佛的故事。
“永明延寿大师生于五代十国——正处唐朝灭亡到宋朝建立之间的一个乱世。佛法在那个时期,经过唐末”会昌法难”,呈现衰微现象,永明延寿大师在佛法衰败等丞待重建的时代降生于世。”
永明延寿(公元904-975年),字冲元,号抱一子。余杭(今杭州余杭)人,俗姓王,自幼归心佛门,七岁时诵念《法华经》,五行俱下,可见其天资聪颖。据说他诵经时,羊群安祥地跪在他身边,听得入了迷。二十八岁那年,他被吴越王任命为华亭镇将。任职期间,他笃信佛教,严禁杀生。一天,乘船归钱塘,只见渔船一艘接一艘地划过,每一艘船上都有一网一网的鱼,蹦跳着想逃生,情状堪怜。延寿心生不忍之心,用官钱全部买下船中的鱼放生。
吴越国的文穆王钱元瓘得知延寿出家志向后,欣然由他出家剃度为僧。《灵隐寺志》载:延寿禅师到了天台,在一次禅观中见观音以甘露灌其口,遂获辩才。德韶国师知其颇有法象气概,非常器重,亲自密授玄旨给他。
自从唐朝会昌五年(公元845年)的”会昌法难”之后,各地的寺院毁坏殆尽,全国有二十六万僧尼被逐出寺院还俗。灵隐寺同样在劫难逃,人走寺毁,杂草丛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荒败景象。公元960年,吴越忠懿王钱弘俶请延寿禅师重兴灵隐寺。
面对这么一个烂摊子,延寿禅师没有退缩,对灵隐寺旧的规模与格局进行了考察与研究,设计了新的寺院结构与式样图,请民工进行施工。经过苦心经营,拓建了僧房五百余间,恢复了灵隐寺原先的规模与盛况。钱忠懿王赐名”灵隐新寺”。永明延寿大师在当时,深受吴越王的礼敬,尊奉他为国师。
有一天,吴越王钱镠想开个无遮大会——就是打千僧斋,只要是出家人,皇帝是一律平等供养。虽然说是平等供养,摆设的桌位总有上下座的分别,上座的位子谁都不愿意坐上去,大家都谦虚地推来推去。
大家想既然永明大师是国师,当然请永明大师坐上首席位子,但是永明大师也很谦虚,就是不肯坐这个首席位子。 在大家推让之间,来了一位穿着简陋的,大家都不认识。大耳和尚毫不客气往首席位子上一坐。这一坐下,吴越王当然心里很不舒服,国师没有坐首席位子,却被一个不认识的和尚坐上去。但总算是出家人,也不便多说什么。 打完千僧斋后,大家都散去了。
吴越王就问永明大师:”我今天供斋,有没有圣人来应供啊!”
吴越王认为如果有圣人来应供,他的福报就大了。
永明大师说:“有啊!”
吴越王问:“什么人啊?”
“是定光古佛今天来应供。”
“哪一个?”
“坐在首席的那个大耳和尚就是。”
吴越王听了之后心里就很欢喜,赶紧派人去追。派去的人就一路到处去打听:“你们有没有看到一个耳朵很大的和尚,从那一条路走了?”
后来打听到长耳和尚是在一个山洞里面修行,找到之后,吴越王派的人就顶礼膜拜,请他到皇宫里面来供养。
大耳和尚说了一句话:“弥陀饶舌!”——阿弥陀佛多嘴啊,泄露我的身分!长耳和尚说完就圆寂了。
这些人看到长耳和尚圆寂,就呆在那边:“定光古佛是找到了,却圆寂了。”
想想他刚才讲的“弥陀饶舌”,说大耳和尚是定光古佛的人是永明大师啊。那么,“弥陀饶舌”不就是在说永明大师?原来永明大师是阿弥陀佛再来的!
这些人赶快回去报告吴越王:定光古佛走了,阿弥陀佛还在。吴越王听到定光佛圆寂的消息,当然很失望,但知道永明大师是阿弥陀佛再来,这下欢喜得不得了。就赶紧去见永明大师,快步往外走,走到门口,刚好一个报信的人慌慌张张地从外面跑进来,几乎跟吴越王撞在一起。吴越王问他:“什么事情这么慌慌张张?”“永明大师圆寂了!”
这是阿弥陀佛示现作永明延寿大师的一段公案,后来世人便把大师的生日农历十一月十七日定为阿弥陀佛的圣诞。
永明延寿大师:
念佛的十种功德
一、昼夜常得诸天大力神将并诸眷属隐形守护。
二、常得二十五大菩萨,如观世音等,及一切菩萨,常随守护。
三、常为诸佛昼夜护念,阿弥陀佛常放光明摄受此人。
四、一切饿鬼,若夜叉、罗刹,皆不能害;一切毒蛇毒龙,悉不能害。
五、一切火难、水难、冤贼、刀箭、牢狱、杻械、横死、枉死,悉皆不受。
六、先所作罪,皆悉消灭,所杀免命,彼蒙解脱,更无执对。
七、夜梦正直,或复梦见阿弥陀佛胜妙色身。
八、心常欢喜,颜色光泽,气力充盛,所作吉利。
九、常为一切世间人民恭敬供养礼拜,犹如敬佛。
十、命终之时,心无怖畏,正念现前,得见阿弥陀佛及诸菩萨圣众,手执金台,接引往生西方净土,尽未来际,受胜妙乐。
——摘自永明《万善同归集》
念佛的十种功德译文:
若有人受持阿弥陀佛名号,现世就当获得十种功德利益:
一、日夜恒常得到诸天大力神将及其眷属隐形守护。
二、恒常得到二十五位大菩萨如观世音等以及其他一切菩萨恒常随形守护。
三、恒常为十方诸佛日夜保护怜念,阿弥陀佛常放光明,摄受此念佛人。
四、一切饿鬼、若夜叉、罗刹等都不能伤害,一切毒蛇、毒龙等都不能伤害。
五、一切水难、火难、冤家盗贼、刀箭、牢狱、枷锁、横死、枉死,全都不会遭受。
六、以前所造作的罪业,全都消灭,所造的杀业,免除命债,因为被杀者承蒙杀者的修行功德回向获得解脱,不再有纠缠讨命之事。
七、晚上做梦都是正直的好梦,或者又梦见阿弥陀佛殊胜美妙的色身。
八、心中恒常欢喜,脸色光润,气力充足旺盛,所作的事情悉皆吉利。
九、常能得到一切世间的人民恭敬、供养、礼拜,如同恭敬佛一样。
十、寿命终结之时,心中没有恐怖畏惧,佛号正念现前,能够见到阿弥陀佛以及诸位菩萨圣众,手执金刚莲台,接引往生西方净土,于彼土尽未来际,恒享殊胜美妙之快乐。
阿弥陀佛能帮助我们出现极乐世界
◎最好是起心动念都没有,为什么,纯真感应。
◎对她敬而远之,各走各的,决不受你干扰,对你恭敬,不能学你。
◎我信有坚定的信心,就能突破魔王波旬的障碍。
◎念头最好的是阿弥陀佛,为什么?阿弥陀佛能帮助我们出现极乐世界。
◎这个世界,所有一切现象,刹那生灭。
◎分别执著不起作用,叫禅定。
◎现在受委屈,消灭三涂苦,忍辱得解脱,速成无上觉。
◎境界天天在考验我们,我们功夫有没有长进,就从这里见,真不动心,真成功了。
◎儿时趣事眼前浮,一晃即是几十秋,光荫似箭时间短,时时内照莫外求。
◎不断的重复是学习的真理,听教亦如是。
◎一心信乐,特别是在关键时刻,这个时侯一心念佛,念不忘舍,念佛是正念,不能忘记,不能舍掉,令其得见,你才能够见佛,这个念不忘念,就是现在我们常讲的念佛不间断,就是念念相续的意思。
◎刹那刹那在变化,刹那不住。刹那不住的相是相似相续相。
◎法师所在之处,经典所在之处,道场所在之处,就是诸佛如来所在之处,这个功德利益佛菩萨都说不尽。
◎他不能回头,没有感动,是我们真诚心不够,我们的力量没有达到,要责备自已,一定要找出时间替他求忏悔,多拜地藏菩萨,能够每天拜三百拜,拜一千拜,至诚心求忏悔,才消业障,把你修持的功德回向给这些众生,回向加持它,希望它们早生善道。
◎芸芸众生,山河大地,都是属于梦幻泡影,都是从念头所生。
◎佛称这个叫无始无明,就是一念失照。
◎所以六道不是真的,从心想生,什么心想?错误的心想,产生这个幻相。
◎往生就是成佛。
◎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度自己,成就自己要摆在第一,帮助别人是第二,要是把帮助别人当作第一,自己这一生不能得度,还搞轮回,大错特错了。
◎用什么方法断疑?听经。
◎能够观察整个人生,整个宇宙是一场戏,假的,不是真的。
◎生到这个世界上来干什么?就是念佛往生的,除念佛往生外,什么事跟我不相关,叫定性。
◎“不可受者,不妄宣传”,对方不能接受,你就不要说了,说了会起反作用,起副作用,古人常说“言者无意,听者有心”,那个麻烦可大了,说的人无意,听的人有心,不知不觉当中结下冤仇,言语不能不谨慎,大学问,最容易犯的。
◎我们遇到急难,恐怖,我们念佛,不要把外面境界放在心上,用清净,平等心,专念阿弥陀佛,问题自然化解。
◎不分别,不执著,不必去想前想后,一心专注在佛号。
◎业障尽了,但习气犹有,麻烦在这个地方,习气在,如果里面有烦恼习气,外面又经不起五欲六尘恶缘的诱惑,麻烦大了,又开始造了。
◎悟人处世但酬报。
◎苦乐染净都是一念错觉造成的。错觉是邪思。
◎日常生活当中先修清净心,要想得清净心,一定要放下,万缘要放下,清净平等觉才能现前,这是真功夫,六根在六尘里头,知道万法皆空。
◎理上讲的通,事上不是我们的境界。
宣化上人:你染污心生出来就是娑婆;你清净心现前,那就是极乐世界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浅释》
◎一九八三年宣化上人讲述于
美国加州洛杉矶金轮圣寺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然彼佛土。一向清净。无有女人。亦无恶趣。及苦音声。琉璃为地。金绳界道。城阙宫阁。轩窗罗网。皆七宝成。亦如西方极乐世界。功德庄严。等无差别。”
一般人念这个“差别”都念差ㄔㄚ(插音)别,这个字不读差ㄔㄚ(插音),应该读差ㄘ(疵音)。差别嘛,也就是当分别讲。
“然彼佛土”:然,就是说一说前边那个意思。前边药师琉璃光如来发的十二大愿,他国土那么样庄严妙好,可是这个佛土,“一向清净”:从来是清净的,没有染污的,犹如琉璃那么光明透彻的。“无有女人”:在琉璃世界那儿也没有女人,现在这个women's liberation(妇女解放)──提倡女权的,就反对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她说:“那儿没有女人!那么他是不是看不起女人啊?是不是男女不平等啊?是不是重男轻女呢?”
这完全不是的,因为娑婆世界是叫五浊恶世。这五浊恶世,就是我们人住这个时候,是一个不清净的,这叫劫浊。我们眼睛所看见的不清净,这叫见浊。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烦恼多得不得了,这叫烦恼浊。我们众生都是情欲所生的;由情欲所生,就有男有女,这叫众生浊。
不但人类是这样子,一切有血有气的,都是由色欲而生、色欲而死;就算那个细菌,也是在那个微细处,它有这一种欲,才生出来这种的东西。那么有欲,就是很不清净的,所以这叫众生浊。
命浊,我们每一类的生命,每一类的众生,他生来就在这个很不干净的地方生出来。好像天上,都没有尘土;西方极乐世界是黄金为地,也没有尘土;东方琉璃世界是琉璃为地,也没有尘土,没有染污。只有我们娑婆世界,才有这么多麻烦,眼睛所看的,耳朵所听的,鼻子所闻的,舌头所尝的,身所接触的,心里所想像的,都是不干净的东西,所以叫五浊恶世。
那么极乐世界的人都没有欲,他是由阿弥陀佛的愿力而化生的。这个琉璃世界呢?这都是药师琉璃光如来他的愿力所化成的世界,所以也没有女人。这并不是说男女不平等、重男轻女,没有这个意思;不过我们人,生为女身应该知道,这个娑婆世界是万苦交煎的,是万恶充满的,没有什么值得我们爱惜的,没有什么值得我们留恋的,这一切一切都是不干净的。所以极乐世界和琉璃世界,都没有女人。
“亦无恶趣”:那么这个琉璃世界也没有三恶道,没有地狱道,没有饿鬼道,没有畜生道,亦无恶趣。“及苦音声”:不但恶趣没有,这痛苦的音声也没有。没有这种听了令人心里都哭起来,这种悲哀痛苦的声音,没有的!
“琉璃为地”:这个东方琉璃世界,怎么叫琉璃世界呢?就因为它是琉璃为地。“金绳界道”:用这个金子做成的绳来做栏杆,把这道路和不是道路的地方分开,这是金绳界道。“城阙宫阁”:城是所有的城池,阙就是城上边有那个垛口,或者门楼子;宫阁,这宫殿上边,又有两重的楼房,这叫阁。“轩窗罗网”:这轩,就是一间房一间房的;窗,那个窗明几净,这都是很干净的;罗网,有这一种七重行树,七重罗网,“皆七宝成”:都是用金、银、琉璃、玻鑗、砗磲、赤珠、玛瑙,来庄严所成的。
“亦如西方极乐世界”:也好像西方极乐世界那样子,“功德庄严”:他的功德和庄严,“等无差别”:一点分别都没有,是一样的,和极乐世界阿弥陀佛那个国土是一样的。琉璃世界和极乐世界的庄严、功德,都是一样的,所以“东阿閦,西弥陀”,东方是阿閦佛,就是药师琉璃光如来,阿閦佛他是管着金刚部,在〈楞严咒〉里,阿閦佛是属于金刚部。那么阿弥陀佛呢?他是莲花部,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为教主,药师琉璃光如来是东方琉璃世界的教主。
所以我们万佛圣城早晨就念药师琉璃光如来,这是为着所有万佛圣城的护法来回向,令他们消灾延寿。中午呢?就念释迦牟尼佛,因为佛法是释迦牟尼佛传给我们的,我们应该报佛恩,所以在中午我们念本师释迦牟尼佛。晚间就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这是我们最后的目的,是要生在极乐世界去。极乐世界它是没有三恶道苦的,无有众苦,但受诸乐,那个地方无忧无愁,无烦无恼。比在这个娑婆世界,一天很多的麻烦,很多烦恼,很多这种令你心里不平安的事情发生,极乐世界和琉璃世界都没有这些个问题发生。
我提出来万佛圣城这三个时候念佛不同,因为万佛圣城是新开辟的道场,和中国大陆的道场完全不同的,和香港、台湾、新加坡、越南,和所有的地方都不同的;在其他的地方,都跟着中国的佛教,这么早晨也是念阿弥陀佛,晚间也是念阿弥陀佛,中午还是念阿弥陀佛,它是这样的。所以现在外边的出家人,到了万佛圣城,觉得万佛圣城所行所作都是不对的,不懂规矩。
那么万佛圣城呢,不能说自己的对,可是我们一早起,应该效法消灾延寿药师佛这个愿力,令每一个人都有一股生气。这个生气,不是生脾气那个气,就是生生不息的有一股朝气,像那个“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这都是朝气的表现。就是表示我们这一早起,我们这个生命的火正烧得很旺的,那么一切一切都是如意吉祥的。那么中午我们应该感谢释迦牟尼佛,对我们说一切佛法,一切经典;所以中午,万佛圣城就念释迦牟尼佛。晚间归向极乐世界,我们最后的归宿,要生在极乐世界去,离开这个娑婆世界,所以晚间念阿弥陀佛。这是万佛圣城的课程,和其他道场完全不相同的地方。
那么这么多年来,没有人懂得这个是和其他地方不同的,都以为其他的地方,都是像万佛圣城这样子,不是的。所以我们万佛圣城所行所作是别具一格的,是别开生面的,在中国的佛教里边你看不见的。好像我们万佛圣城和金轮圣寺、金山圣寺,要是正式讲经的时候,都有人请法;这在其他的道场里边,你也看不见的,是没有的。那么因为你们也都没有见过太多佛教的这种仪式,也不知道这对不对,所以我今天才特别详细来告诉告诉你们。
有没有人对我方才所讲的这个经典,有什么意见啊?或者觉得我讲的什么地方不圆满,你若是有什么看法,可以到这上边来告诉我;我们研究佛法一定要令大家心服口服,心里没有一点疑惑才可以。你们各位对于这个经文上所说的道理,有没有什么不同意的地方,都可以说一说。
真正没有妄想了,就是往生极乐世界;你真正没有欲念了,那就是教化众生了。
谁教你打妄想?谁教你有欲念?如果没人教,根本就是个空的、虚妄的;如果有人教,是谁教?那么是你自己教的?是旁人教的?是你自己教的,为什么打妄想的时候,刚一开始打,你都不知道?什么道理?
你没有妄想,就是净土,这多方便,多痛快,多快!只是把妄想收拾干净了,那就是极乐世界了。你没有妄想,那就没有烦恼;没有烦恼,那就是快乐,就是极乐世界,不要各处乱跑!
净土法门也说得很清楚的,不过我们人都不注意,它说:“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生,就生出来净土;生出净土,就是教你自己自性现出光明来,所谓“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不一定要到外边找,到外边找去呢,那是为着一般普通的人说的,你若真想要修行,想要研究佛法,你要明白这个极乐和娑婆不离当念,就是当下这一念,就是极乐!就是娑婆!你染污心生出来就是娑婆,你清净心现前,那就是极乐世界。所以不必头上安头,一定执着我教化众生,或者一定执着我生到极乐世界去。我们念佛是不妨念,那么生不生?也不要管它,我们只是诚心来修行就好了。那就是说:你没有烦恼,就是极乐世界,这是很现成的!你有烦恼,就是娑婆世界,就是苦不可言的一个世界,就是在这儿嘛!
恭录自《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浅释宣化上人: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是造就自己的极乐世界
我们现在念“南无阿弥陀佛”,这就是每一个人造就自己的极乐世界,每一个人庄严自己的极乐世界,每一个人成就自己的极乐世界。这个极乐世界并没有十万亿佛土那么远,这个极乐世界也真是有十万亿国土那么远;虽然有十万亿佛土那么远,但也没有出你我现前这一念的心。因为它没有出你我现前这一念的心,所以也就没有十万亿佛土那么远,也就是在我们的心里面。
这极乐世界就是你我众生本来的真心,你得到本来的真心,就生在极乐世界;你没有明白自己本来的真心,就没有生到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和我们众生没有分彼分此,所以我说这个极乐世界并不是那样远,我们一念回光知道本来是佛,本来是佛就是极乐世界。
所以你能把染污心去了,就是你的私欲杂念没有了,没有妒忌心、障碍心、自私心、利己心,学菩萨利人,觉悟一切众生,这就是极乐世界现前了。你没有杂念也没有妄想,你说这不是极乐世界吗?这若不是极乐世界,你说这是个什么?所以不要向外去找。
各位善知识!你们都是有大智大慧的,都比我聪明,将来你们说法都会比我说得更好,不过你们现在不懂中文(指美国弟子),我介绍这个老生常谈,古古老老的,没有什么新奇,但是将来你们神而明之,再变化出来,那就妙不可言了。我来给你们唱支歌:
大圣主 阿弥陀 端严微妙更无过
七珍池 华四色 涌金波
这大圣主是谁呢?阿弥陀,他端严地坐在那儿,阿弥陀佛的样子,那可太妙了!太好了!没有比阿弥陀这个佛相再好的了。这个七宝的池,也就是“七珍池”;“华四色”,池里边的莲花有四色。“涌金波”,七珍池的水和波浪都是金色。
我们这儿念“南无阿弥陀佛”,在西方极乐世界的七宝池、八功德水里边,就有莲花生出来。我们念佛念得越多,莲花就长得越大,但是它没有开,等到我们临命终时,我们的自性就生到极乐世界莲花那儿去。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慈观悲观喜舍观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
怎么样叫认识观世音菩萨?我们就要知道观世音菩萨他的宗旨是什么?他的宗旨就是“慈悲喜舍”四个字。
我们要学观世音菩萨的慈,慈运无缘,对我们没有缘的人,都要用一种慈悲心来对他,慈是给众生乐,既然给众生乐,是把我们自己的乐给一切众生,我们不要自己就顾自己,要没有自私心,这叫慈,慈能予乐。
悲就能拔苦,拔众生的一切苦难,我们也帮着把它拔出来,拔一切众生苦。
那么喜就是无论众生对你怎么样发脾气,你也要欢喜的,要不发脾气。
舍,就是把我们所有一切珍贵的物质,一切舍不得的东西,我们都要舍给众生。
我们要有慈悲喜舍这四无量心,你若能本照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向前去奉行佛教,这是真正的一个佛教徒。你佛教徒若没有,慈悲喜舍这四无量心,那不配做佛教徒,所以我们一定要把自私心割除了,自利的心也不要了,也不要打妄语,也不要份外贪求。
好像我们本来不应该去赌钱,我们偏偏想要赌钱赢钱,来做功德,那就是份外的要求,所以观世音菩萨不会保护这一类的人,不会满这一类人的愿。
所以也不要争,也不要贪,这是万佛城天天所讲的六大宗旨: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语,这六个条件你要能实实在在去做去,以四无量心为体,以六大宗旨为用,互相来帮助。
这样子就是你认识佛教、认识观世音菩萨的本来面目了。
念观世音菩萨,可是观世音菩萨是什么意思?我们不知道,尤其在西方人念中文,若懂得中文的人会明白一点,不懂中文的就和念咒是一样的,就和密宗念这个“嗡嘛呢叭弥吽”一样的,因为不明白它的意思。
观就是观察,观察世间所有的音声,这一位菩萨他就是没有事情做,要找一点事情来做。
这个观也就是看,不是看外边,是看众生的心,看你哪一个心里没有妄想了,空了,就开悟了。所以才说:“十方同聚会”,十方的善男信女大家聚会到一起。“皆共学无为”,在一起干什么呢?修这个无为法。
我们这念观世音菩萨也是一种无为法,无为而无不为,这种无为法就叫你不要打妄想。
恭录自《宣化老和尚追思纪念专集 第三册》
宣化上人:造一个极乐世界
为什么有痛苦?就因为心里不太平。
◎一九八五年十一月廿九日开示
人的毒心是由身口意三业造成的,因为没有慈悲心、喜舍心,所以一生比一生堕落,广造恶业,集少成多,所以身体的毒,一天比一天深。这种毒无药可治,久而久之,就变成蚖蛇、蜈蚣、蝎子等。这些动物有的口有毒,有的尾有毒,有的腿有毒,有的身有毒;总之,这种毒轻者令人昏迷,重者令人命丧,十分可怕。
人要有慈悲心,对人对事,要和平相处,以诚相待,一切替人着想,不能用毒辣手段来压迫人。学佛法的人,不可拨无因果,要对因果报应之事,特别注意!假如有人对你无理地攻击,或用言论来毁谤你,或用行动来迫害你,要处之泰然,不可还击,应以慈悲心,来感化他们。所谓“以德报怨”,令他回心转意,知道忏悔。要学习弥勒菩萨的思想,忍!忍!忍!自然化干戈为玉帛,雨过天青,风平浪静。否则,定力不够,涵养不足,轻者相骂,重者相打,结果两败俱伤,甚至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而成为牺牲品。
金山活佛有定力,无论什么毒也不怕,他用大悲心来感化一切有毒的动物,这些动物与他成为老朋友,绝对不会伤害他。在《普门品》上说:凡是念观世音菩萨名号的人,能感化有毒的动物,改恶向善,不会伤害人。我们研究佛法,要贯通其义,明白其理,才算是真正学习佛法的人。
一般人都有好高骛远的思想,什么奇啦!妙啦!专在这种境界上用功夫,这是错误的思想。我们应该在慈悲喜舍上用功夫。怎样用功夫?首先要在不争、不求、不贪、不自私、不自利、不妄语上用功夫。这个道理虽浅,可是先从浅处着手,由近及远,由浅入深。不可谈玄说妙,说了一大堆的理论,人家也不懂,则毫无用处。
所谓“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心可造天堂,心可造地狱,十法界不出一念心,由此可知,心念一动,业影随之。古人云:“三点如星布,弯钩似月牙,披毛从斯起,作佛也由它。”这是说“心”的形状,由此可了解我们的心性。若能把心性明白,就什么脾气也没有了。一切争呀!贪呀!求呀!统统没有了。这时候,才是真正的自在,真正的解脱,才明白做人的真正意义。
佛性,是人人本有、个个具足的,可是我们把佛性舍弃,舍近求远到外边去攀缘,找些垃圾,却把它当做无价宝贝,真是又可笑又可怜!希望大家认真下功夫--清心寡欲,与世无争。有人说:“世界一切山河大地,房廊屋舍,乃至荆棘毒草及土木沙石,都是由心所造。”既然知道由心所造,那么为什么不把心中的垃圾扫干净,庄严未来的世界?极乐世界,是由于阿弥陀佛往昔为众生着想,离苦得乐,勤修六度万行,回向功德而成就的。
我们也要造一个极乐世界,怎样造呢?首先要没有七情。何谓七情?就是喜、怒、哀、惧、爱、恶、欲。把这七种感情调伏了,令它不造反,这时,心里太平无事,什么痛苦的事也没有了。为什么有痛苦?就因为心里不太平。若是没有诸苦,但受众乐,这就是人间的极乐世界。
七情未能降伏,不是太过,就是不及,总是不合乎中道,所以颠颠倒倒。我们若是明白七情,可以降伏它,令它不兴风作浪,这就是降伏其心。因为七情是从心生出来的,心中生欢喜,生恼怒,都是心随着境界转。现在把根本找到了,就不迷惑了,也把天魔外道都降伏了。天魔外道为什么来扰乱你的心呢?因为你的心,情用得太过了,向外驰求,心不安静,所以把魔引来你的心中做主人翁。你要听他的命令,受他的指挥,你就没有了自主权,而做他的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