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 始信相逢自有时,京城六月聚兰芝。 缘分浓淡三杯酒,兴致高低一首诗。 月上东窗移树影,霞飞粉面颤花枝。 他年羽翼丰盈后,再入江湖也不迟。 【何鹤点评】“时”与“诗”;“芝”与“枝”皆同音应避。第二句“聚兰芝”不顺。“颤”字诗味略少。对仗的两联,句式应该有变化,这里的“酒”与“影”;“诗”与“枝”皆归属名词类,词性相同,这样组合成的句子呆板。本是诗人聚会,“羽翼丰盈”何解? 改稿 道是真情不许辞,相逢蝉梦柳丝丝。 结缘深浅三杯酒,随兴高低一首诗。 竹上东窗怜月朗,霞飞粉面怕人知。 他年再饮堪期待,笔走江湖哪个迟? 春来草木最先知,已是群芳斗艳时。 满目斑斓花似锦,赏心却只两三枝。 【何鹤点评】“知”与“枝”同音,宜避。首句与全篇关联不紧,不是可有可无。转句意思对头,但略感平淡,语言还欠打磨。 改稿 篱边缓步叹来迟,已是群芳斗艳时。 万紫千红争入眼,倾心只有两三枝。 参商隐耀月收明,静伫欣闻雪落声。 接地焉能无暇久,纤尘不染是心情。 【何鹤点评】首句于诗题无甚关连。雪落似无声。第三句意明而语涩。说理诗重在说理,不计语言雅俗,平白如话亦无不可。 改稿 斟词酌句到三更,夜静谁闻雪落声? 道是无暇皆短暂,纤尘不染是心情。 征途迢递自从容,佩剑囊中不露锋。 一点寒鸿栖月影,千山尽处响晨钟。 【何鹤点评】本诗的诗眼在第二句,其他三句应围绕这句写。现在感觉头重脚轻。 改稿 一点寒鸿瑟瑟风,可怜月影淡还浓。 征途迢递江湖上,宝剑深藏不露锋。 常听塞北隆冬雪,不识江南月桂香。 橘子洲头初邂逅,诗心怎舍一枝黄? 【何鹤点评】转句两句大佳,惜“怎舍”二字用的还的到位。首句累赘,宜舍。 改稿 披星戴月到南方,久慕江南桂子香。 犹记洲头初邂逅,诗心已许一枝黄! 临水谪仙百亩塘,清风频送藕花香。 渔歌起落归舟晚,一幅丹青入梦藏。 【何鹤点评】结句虽意在出新,但感觉仍弱。 改稿 鸟宿无边芦苇塘,清风频送藕花香。 渔歌起落归舟晚,身后轻犁诗一行。 寒阳如酒醉枫林,爱晚亭前论到今。 陈梦经年霜不解,新红犹染旧时心。 【何鹤点评】小绝写到如此,实是难能可贵。可酌处,感觉首句意象密集,影响了主线的发展,宜删繁就简。 改稿 斜阳一缕宿枫林,爱晚亭前睡到今。 陈梦经年霜不解,新红犹染旧时心。 闲情生雅趣,幽景蕴清词。 若得行文妙,需钟万态姿。 【何鹤点评】小诗想说诗法自然的道理,但转结两句牵强而呆板,毫无诗意可言。 改稿 闲情生雅趣,幽景蕴清词。 不是行文妙,眼前都是诗。 溪水似鸣琴,和风送好音。 芳枝频摆手,识得故人心。 【何鹤点评】小诗起承转合非常漂亮。惜炼句稍逊。 改稿 溪水似鸣琴,和风送好音。 枝头春摆手,花放故人心。 萧萧夜雨落都城,隐隐听雷到五更。 节至中秋寒意起,令行白露朔风生。 清萧几弄原乡曲,鸿雁长鸣故地情。 游子归期何日待?慈颜梦里唤儿声。 【何鹤点评】“生”与“声”发音一样,宜避。“清萧”之“萧”疑是“箫”之误。“节”与“令”、“原乡”与“故地”意近。五、六、七、八句在一处纠缠,未能宕开。律诗讲究气脉流转,如果意象丰满,可以适当省略其中部分景语,虚词代之。既可更好地承上启下,又可以疏通密集的意象。 改稿 何堪夜雨落都城,不忍听雷转五更。 瑟瑟中秋寒意起,层层白露朔风生。 清箫弄调难成曲,鸿雁思乡未了情。 游子天涯回首望,归心一片到天明。 终岁他乡客,今朝故地还。 一潭幽水静,几抹绮云闲。 语燕栖梁上,鸣蝉隐叶间, 少年颜已改,未老是青山。 【何鹤点评】首两句语言生硬,诗感不强。整体过分写实,就景而景。三、四、五、六句均写景。一般地五、六句应选择更贴近作者感受的来写,可直接抒情,可以景传情。但现在的五、六两句只是景中之景,没有融入作者自己。 改稿 久作他乡客,欣然此日还。 一潭幽水静,几抹绮云闲。 往事寻常里,平房三两间。 少年颜色改,未老是青山。 拔地双峰别境开,青天一线匠人裁? 鸿荒万古奇绝貌,尽是神工造化来。 【何鹤点评】此绝写的雄浑古朴,大气磅礴。堪称上乘之作。“拔地双峰”过实。“匠人裁”影响整体气象。转句平铺直叙,稍感平淡。如卖个关子,再行下文定是效果不同。有人说,写诗就是不好好说话,其实也对。第三句若设问或自问,引发结句之答会好些。 改稿 鬼斧神工一线开,双肩擎月到云台。 前身何物君休问,信是洪荒造化来。 叶绿枝头草泛青,日和春暖水初盈,顽童结伴放风筝。 心正出笼如小鸟,笑犹成串似银铃,晚归沿路数流星。 【何鹤点评】小诗别有情趣,生动形象。语言还待加强,要出新,出奇,写到这个份上,就要想着如何能够吸引读者眼球。调整哪个字,动哪个词,应该好好斟酌。 改稿 柳泛鹅黄草泛青,天高云淡水盈盈,山坡结伴放风筝。 心挤出笼如小鸟,笑弯成串似银铃,归途双手挽星星。 欣闻山寺绽鹅黄,轻踏晨钟趁曙光。 蝉意听风惊宿鸟,诗心问路向红墙。 琼枝料峭冰清骨,玉蕊玲珑逸韵章。 起舞何须三笛弄,戏霜抱雪暗流香。 【何鹤点评】此作言之有物,笔下有情。惜意向散乱,有句无篇。尤以后四句为甚,为凑句而凑句,拿别人现成的语言堆砌文字,致使读者云里雾里。“蝉意听风”句看似诗意,却与诗题无干,不知所云。“冰清骨”“逸韵章”皆拼或减字而成,不顺,为高端作者最忌。“戏霜”一词亦不适合写梅。 改稿 欣闻山寺绽鹅黄,浅踏晨钟趁曙光。 任梦横斜寻宿鸟,随心摇曳入红墙。 花开方外三分瘦,雪压枝头十里香。 几许诗情浮玉蕊,纵寒到骨又何妨。 一骑出关十数年,清宵无梦忆从前。 冬深总虑存粮短,屋漏偏逢冷雨连。 教子凭娘心与口,扛家靠父背和肩。 万般难解思乡苦,穿壁乘风即刻还。 【何鹤点评】这首诗意象连贯,情境如在目前。作者注意到了句式结构变化,力避两联间句式重复,这对写好律诗非常重要。“存粮短”,言不及意,“少”应比“短”好些。三四句还欠提炼。五六句虽语顺意明,但从诗美的角度讲,还有很大的修改空间,这里不动。最后一句“穿壁乘风”过了。将意写尽,无回味余地,是高手忌讳的。 改稿 一自出关多少年,清宵辗转忆从前。 粮荒无奈随时饿,屋漏何堪枕雨眠。 教子凭娘心与口,扛家靠父背和肩。 万般难解思乡苦,回首中天月未圆。王艳玲
小聚
又见花开
听雪
独行侠
桂花
水岸人家
红叶
诗思
故乡路
中秋感怀
探家
题一线天
浣溪沙·童年
雪中寻梅
乡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