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花坡》
作者 纪林
桃花坡的桃花开的很艳,远远望去,像一片彩色的云霞;暄风微拂,桃花落了一坡,似一层薄薄的毛毯,绒绒的。春来了!
桃花开绽虽好看,但当地的人却忌讳这个地方。
传说,在当地有一种习俗,未出嫁的姑娘死了不能埋祖坟,都埋在桃花坡。没有墓碑,就用三块砖搭个小台或者搬快石头放在坟前。由于没人上坟,坟头越来越小,成了一个个小土堆。每个小土堆里都有一个美丽的香魂,都有一个凄美的故事。都说桃花坡的桃花开的特别茂盛,而且色泽艳丽,就是因为桃花坡的土里埋的都是未出嫁的姑娘,所以结的桃子也苦涩的很,一点也不好吃。小时候,我们姑娘家家在桃花开的时候经常去桃花坡玩耍,还把桃枝编成花环戴在头上和脖子上。小伙子和男人是绝不肯去桃花坡的,说是去了会被香魂勾走的。桃花坡周围虽然风景秀美,是块闲地,宅基地也分不下去,因此一直没有人家在桃花坡盖房子住,后来就把这地方当苗圃了。
老陶是林业队的队长,说是林业队,其实就他和女儿陶妞俩人。负责培育各种经济类树苗。老陶把桃花坡的桃树嫁接以后,桃花坡的桃子才结的又大又甜。桃子熟了,十里八乡都来都来买,都知道老陶家有个俊闺女叫桃妞,所以树苗的销量也很好,周边邻县都来买树苗 。生产队里的现金分红,就指望老陶卖树苗卖桃的钱。
老陶个子很魁,有一米七八,他的半边脸上长着紫红色的胎记,像半个紫茄子扣在脸上。看见他我总会想起《巴黎圣母院》的卡西莫多,他的性格很温和,从来没见他发过急,每天都是和善的样子,笑眯眯的,不紧不慢的侍弄他的苗圃。
老陶和陶妞就住在桃花坡边上,门前就是苗圃,苗圃和桃花坡隔着一条小河。
老陶的三间瓦房盖的很讲究,红砖墙红瓦顶,远看上去就像一顶红轿子。大玻璃窗子明明恍恍,大院子敞敞亮亮但没有院墙。由于他脸上的胎记,没有姑娘愿意嫁给他,他五十多岁了,一辈子没结婚,却有一个如花似玉的闺女十七八了。谁也说不清他闺女哪儿来的。他自己说是一天早上起来,门台阶上放着个襁褓,就这么养起来了。起了个名字叫桃妞。可是没人信呐!有的说老陶交了桃花运,是老陶的私生女,可是谁也没见过有女人和他来往。有的说是老陶天天在桃花坡侍弄桃树,陪着这些香灵,感动了桃花坡的不死香魂,夜里幻化成衣袂飘飘的女人,和老陶的结晶,生了以后放他家台阶上的。这也只在聊斋上才有的故事,也不符合科学常理呀!那时候老陶还年青,谁家有月婆奶孩子,他就抱着桃妞去讨奶,讨不到奶时,老陶就去牲口棚讨黑豆磨成豆浆喂桃妞。那个时候黑豆是喂牲口的,人是不吃的,人们经常取笑他,他也不在意。桃妞慢慢长大了,出落得亭亭玉立,浓眉凤眼,桃花似的脸庞,黑黝黝的两条辫子,走起路来随着腰身一甩一甩的。也许是喝了黑豆浆的缘故吧,桃妞干起活来比小伙子还强。桃妞懂事早,针线活好,老陶的衣服鞋子,一日三餐里里外外都是桃妞打理,家里收拾的清清爽爽干净利落。说媒的把门槛都踩烂了。桃妞也跟老陶的性格一样温和,对谁都是笑眯眯的。媒人尽管说的天花乱坠 ,桃妞就是不吐嘴。老陶说姑娘大了要寻婆家,桃妞说她不嫁人。她说老陶养了她,她要给老陶养老送终,死了就埋在桃花坡。嗨!谁都说不动。都说老陶有福气呢!
老陶站在苗圃里,看着对面满坡的桃花,喃喃自语:“又一个春天啦!”

林姿,朗诵联盟高级会员,郑州市演讲与口才协会会员,世纪文化艺术社签约朗诵艺术家,《为你诵读》杯第三届中华夕阳红全国总决赛五十强,第三届朗诵之王优秀奖,首届“颂读”大赛成人组优秀奖。让声音插上翅膀,飞进你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