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灵阳寺2008年国庆念佛七法会开示录
(10-2上午) 改命法之一
常住三宝慈悲,诸位法师慈悲,诸位同修慈悲,阿弥陀佛!大家好!
世间人都喜欢算命。我一生没有学过算命,但是现在我对算命好象也懂。以佛教来讲,命不用算。佛教为什么说不用算命呢?命好和坏可以分有先天和后天。先天就是前世的善根福德,后天也是后天的善根福德。意思是,命好也是好的果报,命不好也是不好的果报,都是果报。你算,也是这样的果报,你不算也是这样的果报。
佛教讲的是生命的改良,就是佛教觉悟改良因果的作用。那么命还可以改吗?现在我就把改命的道理说一说。
印光老法师提倡佛教之外的三部经,一部是《了凡四训》,一部是《太上感应篇》,一部是《阴骘文》。这三部经基本上都是讲因果。那么我也感觉到我们生活过程中,相当于《地藏经》里面所讲的:“南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罪。”意思是我们善根不好,起心动念都不良。如果我们善根良好的时候,自然念头就很好。
在这方面不是我专门讲你们,我认为我本人的经过比你们都严重,受到果报以后还没有觉悟过来。我们有时候还说天地不公平,到后来明白了,才感受到天地是非常公平的,惟有我们所做一切一点都不公平。最后我们个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我们的业障暴发以后,一个是有病痛,第二个有烦恼,第三个有各种灾难。都是我们自己招来的。人有先天的善根,那么生下来以后,容易得到身体健康,生活良好,事业顺利。如果先天不好的话,身体也不好,生活也乱七八糟,事业很难成功。
讲到生命的改良,比如我们人在走路的时候,遇到深沟或者海河跨越不了,怎么办呢?架桥,临时架不了桥怎么办呢?可以改道而走。生命的改良就是这个道理。
生命分有福德和福报。我们中国人讲“孝顺”,这是儒家的思想观念。儒家认为一个人有孝顺自然有福德。佛教讲福德,比如广泛一点:首先要知足常乐;第二,要有知恩、感恩、报恩。这两个方面就是人的福德。也可以说人能做到这两个方面,生命就有依靠,就有希望,就会得到安详。
想要人间的福报,就要有爱心了。有爱心就得到财富回报,给事业带来美满,给生活带来圆满。大家应该懂得,身体不健康,是人缺少福德;事业不好,生活不好,是缺少爱心,也就是缺少福报。所以佛教教育我们福慧双修。
大家都说“我自己没有智慧”,我认为讲这句话的人基本上不知道智慧是什么东西。知足常乐的人就是有智慧的人,有知恩、感恩、报恩的人就是有智慧的人。智慧就是人的福德,慈悲的爱心就是人的福报。
佛教也讲以慈悲为怀。我这几年研究慈悲的道理,我明白到:“我爱人人,然后是人人爱我;我为人人,然后是人人为我。原来福报是这么来的。”我帮你的忙,你也帮我的忙,互相帮忙生活就美满了嘛。如果互相刁难,自然你也苦我也苦。我帮你的忙,你帮我的忙,自然成为你好我也好。通过学习以后,才感受到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很伟大,他的教育思想实实在在是我们的指路明灯,教我们如何做人。人做好命就好,命好一切都好!所以我说:有命就不怕病。命没有了,虽然没有病,也要准备去报到了。
下面我们再讲一讲挽救生命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人工的努力。怎么努力呢?比如年纪大了,五六十岁、七八十岁,又怎么补偿我们过去的不孝顺?又不知足常乐,又不知恩、感恩、报恩,现在又怎么办呢?忏悔!忏悔是什么意思?忏悔是认错、改过。
忏悔又为什么能给自己病好呢?因为我们所做所为等于这个身体好象一个垃圾桶,什么东西都放进去了,好也放,坏也放,这个垃圾桶就坏了。要保留这个垃圾桶,首先平时不要丢东西进去。不要丢东西怎么讲呢?断一切恶。然后忏悔,意思是把垃圾桶的东西统统倒出来,这样垃圾桶没有负担了,就自然清静了。忏悔的作用是这样。那么,行一切善就等于用干净的水再把垃圾桶洗干净,它还是非常好用。大家明白了吗?
过去我对忏悔也很不理解,不知道忏悔是怎么回事,所以我学佛以后还是喝我的酒,吃我的肉。结果果报来了,得了肝癌,才想办法挽救,后来昏死了才知道忏悔。如果没有认错又不改过,这个垃圾桶肯定马上报废了。
第二个方法就是感恩周围的一切。为什么呢?我们过去都怪别人不好,都认为自己对。我们应该改变为:别人都好,惟有自己不对。如果是别人不好,应该别人有病才对,我们有病为什么还说别人不好呢?我们明明受到果报了,还说别人不好。
在这里讲一个非常实在的道理。我们有病以后,都不懂得回想父母的恩德,对父母一点都没有感恩的心。这种人永远挽救不了。你们相信吗?为什么?命没有依靠了。如果还能想到父母的恩德很伟大,自己很难报父母的恩,这样反过来生忏悔心,生命就于当下有良好的依靠。
特别是夫妻之间,本来夫妻是一条命了,但是你们在家人,可以说一百对夫妻当中,可能九十五对夫妻都会有矛盾。有矛盾的夫妻就叫做分裂生命。有些人喜新厌旧,真的不要,把假的拉到身边,就像不要黄金,去捡垃圾了。所以命还有用吗?这样的人叫做玩弄生命。
好男不包二奶,好女不做二奶! 为什么这么讲呢?成家立业是缘份,不是用感情来讲,更不是用相貌来讲。有文化的长辈,你们应该懂得三国时代的诸葛亮,他老婆是麻脸,他虽然当到国师了,对夫人还是非常爱戴。
那么大家想一想,他是一代的伟人,难道没有缘份要更好的美女吗?因为他懂得很多美女都伤害了很多伟人,所以真正的好男人成家立业以缘份为动力。什么叫做缘份呢?那就是同甘苦共患难。
包二奶的男人不知道,人家是看中你的口袋,她靠近你是为了享受,不是帮你搞事业。你老婆辛辛苦苦地创业了,你反过来认为老婆不好。那么当二奶的女人根本没有想到,你去做人家的二奶,再过一两年还有三奶、四奶、五奶,有谁想到这样呢?明白人绝对不做二奶!
谢谢大家!广西灵阳寺2008年国庆念佛七法会开示录
(10-2下午) 改命法之二
常住三宝慈悲,诸位法师慈悲,诸位同修慈悲,阿弥陀佛!大家好!
今天上午我们谈到生命改良,那是人工改良。下面我们继续讲生命改良的方法,是佛慈悲为我们拔除业障的改良。
我们很多人,当有犯过以后,都有一种愿望改过,但是始终改不过来。因为我接触很多有不良行为的人,比如有赌博、吸毒、外遇,还有很多的不正当的事,对方基本上都很想改变过来,但是始终改不了。为什么呢?已经习惯了。
我们很多的恶业都是后天造成的。比如,人从小就懂得赌博吗?吸毒也是一样。当然有一种是内因,一种是外因。那么这种情况首先我们要反省自己什么呢?一般都跟我们家中没有道、没有德非常有关,所以无德之家和缺德之家容易造成这样的事。
先讲无德之家。无德一般来讲是我们无明无知,不知道什么好什么坏。有些人也想做好,但是不知道怎么做才好。这是跟老祖宗非常有关,为什么呢?因为老祖宗没有良好的家风留给后代,所以没有家风,就叫做无德之家。
如果老祖宗不但没有建立良好的家风,还经常做败家的事,这就叫做缺德。无德、缺德都造成后代一代不如一代。无德的家庭一般是不守本分,应该做的事情不知道怎么做,始终没有把事情做好。缺德的家庭是明明知道不应该做的事情,偏偏去做,这就叫做缺德。
那么,无德的家庭,矛盾很多,家庭不兴旺;缺德的家庭,容易造成家庭灾难特别多。现在我谈到这个事情,你们结合自己的家庭,对照想一想。
因为我懂得,阿弥陀佛热爱众生,而且他老人家发心法化众生。法化就是用他的慈悲心来改良我们。因为我们人始终不懂得改良,所以这几年我介绍一种方法,就是舍命全交。如果我们人人都懂得把全家的命交给阿弥陀佛,由阿弥陀佛慈悲法化我们以后,我们就自然懂得哪个地方不应该做,自然做得很到位。
这个方法我们已经通过多年的实践。当然一开始还怀疑是不是有这么回事,但是我们发现一些赌博、吸毒的人已经有良好的改变,另外,婚姻破裂、夫妻矛盾、兄弟矛盾等等,做了舍命全交以后,想不到也有非常良好的改良作用,证明佛的法化是实在的,是现实的,是成功的。愿望已经有家庭问题的诸位,请不要烦恼,愿望你们至心信乐,把全家的命交给阿弥陀佛。
所以现在为什么我给大家讲:有事对阿弥陀佛讲就好了,对人讲始终讲不通的,对佛讲就有用了。这个道理并不是我无缘无故讲出来,完全是通过实践证明,真的有这么回事。
比如有一些吸毒的,原来我很怕吸毒人,当他们来到身边我就生烦恼了,结果变成越生烦恼来得越多。后来我突然想到,是不是阿弥陀佛有这样的本领啊?然后我就对佛讲:“阿弥陀佛,现在有吸毒人来到寺庙了。也不是我们去请他们来的,应该是佛接引他们才来,要不他们怎么来呢?既然他们来了,那么你都要把他们改变过来,让他们断掉毒瘾不再吸毒,让他们一见到毒品反过来很难受,不吃才感觉舒服。”
结果真的有这样的作用。我们代他们清法也没有告诉对方,后来他们和我谈心的时候,谈到:师父啊!我现在反过来一想到毒品就头痛,一想到毒品全身就很难受,不想就没事了。
有些已经离婚很多年了,他们的小孩很可怜,经常不说话,读书也读不好。我们知道了就对佛菩萨讲:“这位小孩父母已经离婚造成他的烦恼,为了小孩的明天,愿望他们父母重新合好,把小孩照顾到年纪大,这样才对得起小孩。”后来听说过了一段时间,他们父母就复婚了,而且感情要比过去好很多。今天我把这些成功的道理跟大家讲,我也代表十方感恩阿弥陀佛的功德!
所以愿望你们,每当碰到事情,就是把命交给佛,求愿佛为你们解决问题。说话时要简单,也要果断,不要讲的罗哩罗嗦,没完没了。比如,自己叫什么名字,是哪里人,家庭发生什么事情,需要解决什么事情,然后你怎么努力来配合,这么讲就行了。
昨天也有人来问,自己不生小孩怎么办?很多人来这里求生小孩,都有了。但是有些人说:“想要法师帮他请。”我就开玩笑:“法师不要小孩,是你们想要,怎么叫法师去请呢?”
你们想要小孩,就对观世音菩萨讲。方法也是先上香,礼佛三拜,长跪合掌,讲自己的名字,今年多大岁,是哪里人,为了想生一个小孩来清法,想要什么样的小孩。因为《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已经讲得很清楚,求男得男,求女得女。 第十一课业力
社会上,由于士、农、工、商各行各业的经营运作,因此世间得以运转不息;人类,因为身、口、意三业造作各种善恶行为,所以生死轮回不已。佛法将此主宰轮回的动力,称之为「业」;造业的主人翁就是身、口、意;「业」有驱使造作的力量,故称「业力」。
由身口意所造的业,分为善业、恶业、无记业,能招感三界五趣的总报者,称为「引业」,而令此总报体的种种差别得到圆满决定的,称为「满业」。「业」表现在外,并能示予他人者,称为「表业」,持续潜隐于内的业果力量,而无法表示于外,令他了知者,称为「无表业」。
各人所造的善、恶诸业,往后必招感相应的苦、乐果报。当招感果报的受果、受时俱定,称为「定业」;反之,受果、受时俱不定,暂不受报,称为「不定业」。
准此,因果报应不能只看一时,因为业依照受报时间分有:现生造业,现生受报的「顺现受业」;现生造业,次生受报的「顺次受业」;现生造业,二生或多生后受报的「顺后受业」。
业报之所以有现生成熟、来生成熟、后生成熟等不同的差异,主要的原因有二:一、因的力量有迟早,如一粒瓜种和一粒桃种同时下种,瓜种当年即可生长结果,而桃种须待三四年后才能结果;二、是缘的力量有强弱,如诸缘具足,则成熟自然早些,否则助缘不够,力道不足,自然业果的成熟亦慢。
不过,尽管果报有迟速,可以肯定的是「因果不会消灭」,经云:「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有部毗奈耶》也说:「不思议业力,虽远必相牵,果报成熟时,求避终难脱。」
因果业报,如影随形,众生除非不造业因,否则善恶种子永留八识田中,一旦遇缘,必起现行,而且「善恶不相抵销」,已种恶因,必受其报,不能以做些好事来抵销应得的恶报。除非多做善事,多聚善缘,可使恶报由重转轻;或善缘增多,善力加强,令善果速疾成熟,使恶缘逐渐减弱。譬如一杯盐水,表示恶因,若多加以善因的淡水,则可冲淡恶果的咸味,转为甘美。因此,多行善因,多聚善缘,极为重要。
业报,尚可分为:一、随重的业报,亦即就所造的善、恶业中,何者为重,何者先报。二、随习惯的业报,是就个人日常的习惯、行为而受报。净土宗教人一心念佛,目的就是要养成习惯,一旦临命终时,一声佛号就能与佛感应道交。三、随忆念的业报,是由忆念决定去向,此为临终前忆念生前的善恶而决定去处。故佛教有对临终之人说法,或为其助念佛号,或说其生前善行,令其忆念,以此引发善业而感善果。
《分别善恶业报经》说:「一切有情,作业修因,善恶不等,所获报应,贵贱上下,种族高低,差别亦殊。」众生造业,除了有招感个人受用的五根身形等正报的「不共业」之外,同时能招感共同受用的山河大地等器世界之依报,称为「共业」。
业是行为或造作的意思,它是意志力的反应,这个行为无论善恶,都会产生一股力量,推动我们造作新的行为,新的行为又会产生新的力量,如此辗转相生,就形成一循环式的业力推动圈。因此,业有如念珠的线,维系著众生的生命,永无休止的在六道轮回不已。
在佛经中,佛陀曾将业力比喻「如种」、「如习」。譬如植物开花结果,花虽然凋谢枯萎,但保留下来的种子一旦遇缘,仍会发芽、抽枝、开花、结果。众生业力的感果,也是这种现象。又如一个装过香水的瓶子,虽然香水用罄,但是瓶子里仍留有香水味道。
从上面的譬喻可以知道人的祸、福、穷、通,都是自身的业力所感,所谓「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未来果,今生作者是」。造什么因,就得到什么结果,善恶果报须由自己承担,并非有神明、上帝能够赏赐祸福,也不是阎罗鬼王可以任意司掌赏罚。我们要能够确实的体认:业是自己创造,不由神力;业是机会均等,绝无特殊;业是前途光明,希望无穷;业是善恶因果,决定有报。如此则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开创自己的人生,成为自己生命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