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传记文学《裸山》
第48集《深挖宝藏小媳妇跑坏了“三台车”》
文/王世安 诵/旭洋
2016年6月的一天,在辽阳开往大连的软席列车上,一位姓窦的老爷子聊起市场竞争的往事来,感慨万千,话锋随即转到了养车和“撬活”上。
对别的事儿咱不感兴趣,若提起养车的事咱可格外关心。这是因为,咱的大外甥女小娟子①在做这方面生意,而且非常成功,她就是靠养车起家的专业户。当窦老爷子提到“撬活”一事时,咱就有意引导他,让他多讲些这方面的新鲜事,以便掌握更多信息,更好地助小娟子一臂之力。“撬活”已经成为辽阳下麦窝村带头人、村主任陈玉光的专有词语。
在市场竞争中冷不丁听到“撬活”一词,还以为它是贬义词,其实它是个褒义词。像老婆背后说老公:瞧咱家的那个死鬼,可能干了,一晚上很多遍。外人听后以为发生了什么事,其实不然,是在夸耀自己的老公厉害。若要具体解释:咱当家的是个好样的,借着月光抢活儿往前干,一个晚上能连续不停在培垄,竟然能培成很多条垄沟。
这时,窦老爷子详细讲述了一个“撬活”的往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个小媳妇,人称小娟子,她的大名叫什么咱可不晓得,只知道她人长得很漂亮,精神头十足,很多人都认为她身体棒又有经济头脑。近水楼台,她邀请自己的三妹小萍子②当得力助手。姐妹俩都是小媳妇,办起事来都能独当一面,一点儿也不含糊。她们思维活跃,干活效率相当高,想要做的事情十有八九能办成。 真是无巧不成书,故事中的主人公就是咱家的小娟子。为了更多地了解生活中真实的她,咱稳稳当当地坐在一旁不露声色,全神贯注地静听窦老爷子娓娓道来。窦老爷讲道,前些年,沈阳推出筑路、建小区楼房等一系列惠民工程,需要大量的基础材料,公司负责人想方设法四处寻找低价位、高质量的进货渠道。
众所周知,辽阳地区是全国矿产资源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铁矿、铜矿、石灰岩等资源特别丰富,蕴藏着大量的建筑业所需求的原材料。辽阳地处崇山峻岭之中,那时交通不便,信息又不畅,辽阳货真价实的材料找不到更好的“婆家”,实在让人发愁。
正像下麦窝村高人刘志岐老师所说的那样,真是拿着大猪头都找不到庙门到底朝哪儿开。头脑灵活的小娟子牢牢地抓住这一发财机会,深入研究,决定借辽阳到沈阳的距离优势,做起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产业———运输石料的生意。擅长“撬活”的小娟子,想出一招儿,她和小萍子带着自行车去沈阳,先把自行车存放在自己的挂斗车上,等到繁华的沈阳岔道,才把自行车取下,随后骑上车子,奔波于各大建筑工地,想尽一切办法,收揽各种新鲜活源。可是她们哪里知道,许多活儿早在工程开工之前,就被别人抢先揽走,好事岂会留给她们?面对激烈的竞争,面对僧多粥少的严峻考验,她们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和勇气,警告时刻挂在耳边: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绝不能灰心丧气,必须两腿不停,寻找别人忽略掉的商机。
那时正值炎热的盛夏,中午更是骄阳似火,烤得人全身上下火辣辣地疼。她们顶着火红的太阳,暴晒在烈日之下,不停下寻找机会的步伐,制定可能实施的供求方案。下麦窝村种瓜大户王世杰曾经说过:女人既是面包做的,也是纯净水做的,岂能不怕火球似的太阳暴晒?然而等米下锅,心中有火的小娟子,无暇顾及这些,整日东奔西跑,与太阳同行,拼死拼活地寻找新的活源。
有人看到异常感动,多多少少会分给她们一点剩余的羹水。这舔碗边似的羹水,岂能满足她们的大胃口?小娟子开动脑筋,下决心非要撬开建筑行业这扇很难松动的大铁门不可。听内行人说,那时正是小娟子最艰难的时期,也是人生最煎熬的时刻。每晚躺在炕头上,彻夜难眠,辗转反侧,像放电影似的,脑海里总出现一幕幕画面:小葛子用手段撬走她们的活,又多给别人回扣;老濮头走上层,给主管送大米①竟然露了馅儿,曝出大新闻;还有阿滕子偷鸡摸狗,用旧发票顶账赚钱的丑事……她不愿这样做,而是制订了自己的行动计划。于是,在往来于辽阳与沈阳的公路上,悄无声息地出现了一支不大不小的产、供、销一条龙———铁娘子挂斗运输团队。先是“明”。明人不做暗事,一事一议,实实在在,讲究公平合理,账目清晰,彼此双方都做个明明白白的生意人。
十立方米货就拿十立方米的钱,不贪不占,多给一个子儿也不要,少给一个子儿也不行。这样才能建立良好信誉,需求方与供应方才能建立起长期合作共赢的关系。再说“争”。在市场竞争中,支持货真价实,人人平等,优胜劣汰,大力提倡“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精神和“不管白猫黑猫能抓到耗子就是好猫”的竞争理念。
有一次,老濮的建筑原材料质量特别差,为了牟取暴利,走上层关系,哄抬物价,动了歪脑筋。别人得知后,只能背后大骂,不敢出头收拾他。小娟子不惯毛病,起大早跟踪老濮,左转右拐跟他进入马路弯儿,看到老濮正与刁工暗中勾结,让她抓个正着。她想,县官不如现管。于是,小娟子出现在刁工的面前,当着老濮的面,毫不顾忌地对刁工说:“咱的原料质量比他的好得多,价位也低。”这一公开让人难堪。刁工十分聪明,预感到小娟子敢当面揭穿他们以假乱真的鬼把戏,但也预测到与小娟子合作是个双赢事情,心想,与她做这个买卖很划算。从此以后,刁工再也不敢收受别人的礼金,再也不买老濮的假冒伪劣材料。这块叫人眼馋的大肥肉,自然而然地落入了小娟子手中。很快,刁工成了小娟子主要的需求方。此战获胜,增长了小娟子的威信。她很快地总结了这一实战经验,举一反三,有力地推广下去,得出了丰硕成果。 小娟子很注重双赢,凭借智慧、诚信、吃苦耐劳精神和产品质量,在各个工地上一次又一次开拓了新天地。最令人佩服的是:她想在前,做在前,扎实推进,不管做什么事,都讲究质量与速度。从表面上看,小娟子很是轻松,可实际特别辛苦,时刻赶在别人的前面。她不惧冬季严寒和夏天酷暑,挨蚊虫叮咬,起早贪黑已成为家常便饭,如果没有恒心和毅力,是绝对做不成的,按行话来说,干这一行,赚的全是辛苦钱、挨累钱、血汗钱。至于喝了多少苦水、遇到多少危险事,只有她自己心里最清楚。
别的咱不说,仅仅几年间,她所走的路可以围绕地球转多少圈儿,谁也数不清楚……可咱用铁的事实证明,她整整跑坏了三台崭新的小轿车。讲到这里,咱试问在座的兄弟姐妹们,倘若换成你我他,谁能做到这个份儿上?可咱十分自豪,敢于叫板说,很难有人做到!
列车急速行驶,窗外,辽南大地春意正浓。在不知不觉中,车很快到达了大连。许多乘客静静地听着窦老爷子的讲述虽默默无语,但心中早已升起敬佩之情,对几年跑坏三台新车的“拼命三郎”的精神,肃然起敬。
作为亲娘舅,咱还是首次听到小娟子的这个故事,十分感慨。咱被小娟子经商弄潮儿的拼命精神深深打动,同时更加惦记她的身体。此时,咱不由得想操起手机,嘱咐她几句:“美好的生活是无限的,钱多钱少差不离就行了,可千万别把自己累倒了,多多注意身体。
《裸山》作者简介
王世安,一九五五年九月生于辽宁省辽阳市文圣区小屯镇下麦窝村。资深记者、职业作家、社会活动家。《中国企业改革文集》主编,《中国企业报》“创富平台"主编,中企传媒社社长,世界创富企业联合会创始人、主席。
历任创作员、首席编辑、新闻部主任、记者站站长。世界经济论坛、亚洲经济部长会议、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全国两会等大型会议特派记者,被《中国企业报》授予全国十大标兵优秀记者站站长、先进新闻记者;曾赴美国、日本、韩国、越南、泰国等国家访问。
著或编著的书有《开拓者》 《企业领袖》等十二部,共计五百余万字,发表八百余幅新闻照片。撰写的多篇纪实文学作品在《中国企业报》等报刊连载。有多部作品获奖,其中《中国女骑警》获特等奖,《拒买国际金奖》获一等奖。
主播简介
旭洋 实名李桂杰 政法机关退休干部。大连市语言艺术学会会员;《北京古塔读书会》主播团团长;采菊文苑现代诗社副社长等多家平台金话筒主播!热爱生活,喜欢朗诵, 愿意用声音诠释美好,陪伴夕阳醉美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