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不仁。――天施地化,不以仁恩任自然也。以万物为刍狗。――天地生万物人最为贵天地视之如刍草狗畜不责望其报也。
圣人不仁。――圣人爱养万民不以仁恩法天地行自然。
以百姓为刍狗。――圣人视百姓如刍草狗畜,不责望其礼意。
天地之间。――天地之间空虚和气流行,故万物自生人能除情欲节滋味,清五藏,则神明居之也。
其犹橐钥乎。――橐钥中空虚,人能有声气。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言空虚无有屈竭时动摇之益出声气也。
多言数穷。――多事害神多言害身,口开舌举,必有祸患。
不如守中。――不如守德于中育养精神爱气希言。
谷神不死。――谷养也。人能养神则不死也。神谓五藏之神也。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肾藏精,脾藏志,五藏尽伤则五神去矣。
是谓玄牝。――言不死之有在于玄牝。玄,天也。于人为鼻,入藏于心,五气清微,为精神聪明,音声五性其鬼曰魂。魂者雄也,主出入人鼻,与天通,故鼻为玄也。地食人以五味,从口入,藏于胃,五性浊辱,为形骸骨肉,血脉六情其鬼曰魄,魄者雌也,主出入于口与天地通,故口为牝也。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根元也。言鼻口之门是乃通天地之元气所从往来。
绵绵若存。――鼻口呼翕(加口旁在左)喘息当绵绵微妙若可存复若无有。
用之不勤。――用气常宽舒不当急疾勤(下加心)劳也。
天长地久。――说天地长生久寿以谕(改言为口)教人也。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天地所以独长且久者,以其安静施不荣报不如人居处汲汲求自饶之利夺人以自与。
故能长生。――以其不求生故能长生不终也。
是以圣人后其身。――先人而后己者也。
而身先。――天下敬之先以为长。
外其身。――薄己而厚人也。
而身存。――百姓爱之如父母神明佑(改示旁)之若赤子,故身常存。
非以其无私邪。――圣人为人所爱神明所佑(改示旁)非以其公正无私所致乎。
故能成其私。――人以为私者欲以厚己也,圣人无私而己自厚,故能成其私也。
上善若水。――上善之人,如水之性。
水善利万物。――水在天为雾露,在地为泉源也。
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众人恶卑湿垢浊,水独静流居之也。
故几于道。――水性几于与道同。
居善地。――水性善喜于地草木之上即流而下有似于牝动而下人也。
心善渊。――水深空虚,渊深清明。
与善仁。――万物得水以生与虚不与盈也。
言善信。――水内影照形不失其情也。
正善治。――无有不洗,清且平也。
事善能。――能方能圆,曲直随形。
动善时。――夏散冬凝应期而动不失天时。
夫唯不争。――壅之则止,决之则流,听从人也。
故无尤。――水性如是,故天下无有怨尤水者也。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盈,满也。已,止也。持满必倾,不如止也。
揣而鋭之,不可长保。――揣,治也。先揣之后必弃捐。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嗜欲伤神,财多累身。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大富当赈贫贵当怜贱而反骄恣必被祸患也。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言人所为功成事立名迹称遂不退身避位则遇于害,此乃天之常道也。譬如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乐极则哀。
载营魄。――营魄,魂魄也。人载魂魄之上,得以生当爱养之,喜怒亡魂座惊伤魄魂在肝魄在肺,美酒甘肴腐人韦(左加月)肺,故魂静志道不乱,魄安得寿延年也。
抱一能无离。――言人能抱一使不离于身则长存一者道始所生大和之精气也。故曰一布名于天下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侯王得一以为正平。入为心,出为行,布施为德,总名为一。一之为言志一无二也。
专气致柔。――专守精气使不乱则形体能应之而柔顺。
能婴儿。――能如婴儿内无思虑外无政事,则精神不去也。
涤除玄览。――当洗其心使洁净也。心居玄冥之处,览知万事,故谓之玄览也。
能无疵。――不淫邪也。净能无疵病乎。
爱民治国。――治身者爱气,则身全。治国者爱民则国安。
能无知。――治身者呼吸精气无令耳闻也。治国者布施惠德无令下知也。
天门开阖。――天门谓北极紫微宫。开阖谓终始五际也。治身天门谓鼻孔,开谓喘息,阖谓呼吸也。
能无雌。――治身当如雌牝安静柔弱治国应变和而不唱。
明白四达。――言达明白如日月四通满于天下八极之外,故曰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彰布之于十方焕焕煌煌也。
能无知。――无有能知道满于天下者。
生之畜之。――道生万物而畜养之。
生而不有。――道生万物无所取有。
为而不恃。――道所施为不恃望其报也。
长而不宰。――道长养万物不宰割以为器用。
是谓玄德。――言道行德玄冥不可得见欲使人如道也。
三十辐共一毂。――古者车三十辐法月数也。共一毂者,毂中有孔故众辐共凑之。治身者当除情去欲使五藏空虚神乃归之也。治国者寡能总众弱共使强。
当其无有车之用。――无谓空虚。毂中空虚车得去行轝中空虚人能载其上也。
埏埴以为器。――器中空虚故得有所盛受。
凿戸牅以为室。――谓作屋室。
当其无有室之用。――言戸牅空虚人得以出入观视室中空虚人得以居处是其用。
故有之以为利。――利物也利于形用器中有物室中有人恐其屋破壊腹中有神畏形之消亡也。
无之以为用。――言虚空者乃可用盛受万物,故曰虚无能制有形,道者空也。
五色令人目盲。――贪淫好色则伤精失明也。
五音令人耳聋。――好聴五音则和気去心不能聴无声之声。
五味令人口爽。――爽、失也。人嗜五味于口则口亡言失于道味也。
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人精神好安静驰骋呼吸精神散亡故发狂也。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妨,伤也。难得之货谓金银珠玉心贪意欲不知厌足则行伤身辱也。
是以圣人为腹。――守五性去六情,节志气养神明。
不为目。――目不妄视,妄视泄精于外。
故去彼取此。――去彼目之妄视,取此腹之养性。
宠辱若惊。――身宠亦惊,身辱亦惊。
贵大患若身。――贵,畏也。若,至也。畏大患至身也。故皆惊。
何谓宠辱。――问何为宠何为辱。宠者尊荣辱者耻辱及身还自问者以晓人也。
辱为下。――辱为下贱。
得之若惊。――得宠荣惊者,处高位如临深危也。贵不敢骄,富不敢奢。
失之若惊。――失者失宠处辱也。惊者恐祸重来也。
是谓宠辱若惊。――解上得之若惊失之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复还自问何故畏人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有身忧其勤劳,念其饥寒触情従欲则遇祸患也。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使吾无有身体得道自然轻举升云出入无间与道通神当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者,则可寄于天下。――言人君贵其身而贱人欲为天下主者则可寄立不可以久也。
爱以身为天下者,乃可以托于天下。――言人君能爱其身非为己也乃欲为万民之父母以此得为天下主者乃可以托其身于万民之上长无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