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晋卫兵的美文欣赏

浅议战争胜负的因素
儿时,我们有很多男孩都喜欢看战争片,特别是那些大广角,大场面的战争片百看不厌,敬仰战场上的血性男儿,崇拜指挥战争的果敢智慧将军。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战争的认识逐渐全面,对战争的残酷性,破坏性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 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阿列克谢耶维奇的获奖感言,回忆了二战结束后的白俄罗斯:“小时候我和小伙伴喜欢在户外玩耍,但每当夜幕降临,疲惫的村妇们一起坐在农舍边的长凳上开始讲故事时,她们的声音就会像磁石一样吸引我们。这些妇女没有一个人有丈夫、父亲或兄弟。战争是残酷的,战争更是可怕的,母亲失去儿子,妻子失去丈夫,幼小儿女失去父亲……!那些制造战争的人,不管是赢了还是败了,都是不道德行为。一个轻言战争的人,集团,政权,必然将成人民的罪人。战争从开始,发展至结束,往往不受发动战争的人所控制,而战争的胜败也由很多因素所决定。
就势力的强弱而言,纵观中国和世界战争史,几乎所有战争都是不对称战争。发动战争的必然是强势一方,如若双方强弱均等,发生战争的可能性相对较小。但战争的胜负,未必就是强羸弱败,这取决于战争的合理性一一是否具备发动战争的能力,和战争的正义性一一是侵略战争,还是守土卫国战争,还有人民,军人和世界各国对战争性质的认识,也能左右战争的胜负。比如二战中的日本,德国,在当时他们两个都是世界上经济和军事绝对强盛的国家,可最终还是变成战败国,因为他们发动战争属于侵略战争,没有正义性和合理性可言。德国在稳住苏联后,袭击波兰成功,妄想称霸世界,便讯速对苏联发动闪电战。而日本占领我东三省后也以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理由而妄想占领全中国。然而他们的侵略行为受到被侵略的国家,世界上爱好和平的国家强烈反抗,在战争后期也失去到本国人民的支持。所谓”好汉不敌双拳”,”得道多助,”就是这个道理。国家强大,军队强大,不应是发动战争的理由,而应该是制止发生战争的条件。
晋卫兵
2019.06.06


晋卫兵1958年出生 南京 私营企业主, 喜爱写作但水平很业余。著有个人专集《桃源斋文集》,所著文,诗在《现代快报》,《江南时报》,《东部红叶》,《诗苑》,《江苏版权》等刋物中时有发表,仅此而已。
玉兰如雪等
您如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