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传记文学《裸山》第41集
《孝顺感人再现 “ 卧冰求鲤”》
文/王世安 诵/旭洋
1999 年 9 月的一天, 一位老者的嘴唇因心火大被烧得发紫, 还起了一连串的大水泡, 让人心里着急发慌。只见一位 50 岁左右的女人, 急忙从外边赶回, 用盆端着像白银似的冰块进了屋。 她撸起袖子洗净了双手, 将冰块放在菜板上, 一边砸一边温柔地说: “马上砸碎让您含着, 都说冰块能够迅速退烧。” 说罢便抡起大锤子, 开始砸冰块, 一边砸一边暗自掉眼泪, 看到爹这般遭罪, 她心里也特别难受, 但在表面上还得笑脸面对……她小心翼翼地将碎冰盛入碗中, 轻轻地扶起老人, 耐心地用小匙子, 一匙接着一匙慢慢地将冰送入老人的口中。
近几天, 老人的高烧总是不退, 浑身烧得像个大火球, 不管怎么吃药, 温度也降不下去。 女人不断用冷毛巾为老人擦拭, 高烧还是不退, 苦劝去医院治疗, 可老人说什么也不去, 急得她团团转。 忽然间, 她急中生智想起了冰块, 果断地骑上自行车, 去了 30 里之外的辽阳冰库买了回来。此刻, 几小口冰块下去, 体内熊熊燃烧的烈火, 一下子被袭来的凉意给逼退了。 老人勉强说出话来: “ 真爽啊, 再来一碗吧!”“ 别急啊, 吃多了会激着, 等一会儿咱再给您。” 说话间, 老人喃喃道: “ 小菊子, 难为你啦。”“ 爹在说啥呢? 女儿有做得不好的地方, 您尽管多训斥好了” 女人一边砸冰块儿一边说。
这位女子很平凡, 1953 年 9 月生于辽阳小屯下麦窝村, 属蛇, 读了六年书, 雅号小棉袄, 幼名小菊子, 本名王素菊。 由于长期操心、 劳累, 人消瘦了一大圈。
她就是咱一奶同胞的老姐,年龄比咱长两岁。她从小到大都呵护咱,咱对她十分敬重。这不,在咱兄弟姐妹六个人当中,她是心地善良的优秀女性。
一年前的今天,咱爹经深思熟虑,最后专门让老姐过来侍候父母。只有痴心的父母,难得孝敬的儿郎,下麦窝村老人常这样说。人人都知道,久病床前无孝子。可咱家的老姐是忠孝之人,再苦再累再脏也从来没有埋怨过,甚至没有说过一句牢骚话。
在写家史的过程中,追踪采访老姐的时候,她总是摇头摆手不肯讲述。她说:“你非让说点什么?可咱真没啥可说的。”为此,咱三番五次回辽阳拜访她,她被咱逼急了生气地说:“抠大便、吸痰液都是很脏很脏的事情,会让人反胃的,不能写在纸面上。”言外之意,这些琐碎事情,怎么能上大雅之堂呢?
孝敬父母的感人逸事,怎么就不能真实地去撰写?有小必有老,能给小孩接尿搂屎,为什么对给老人抠大便、吸痰液等孝顺的事情就要回避呢?姐的事情是在传递人性的正能量,更应受到全社会的尊重,不但要写,还要大力地写。
下麦窝村人常说:“家有一老,视为宝。”咱清楚地记得,在大连咱们的家里,父母没少教育咱们,在侍候父母时,咱也曾经帮父母抠过便,但咱是小巫见大巫,惭愧得很。爹的便秘现象是常有的,也是非常痛苦的。几乎每天如厕,蹲得腿根儿都发软,脑袋都发麻,却怎么也便不出来,有时痛苦的直叫唤。这时候,咱妈就会过来用手往外抠,当时的便硬得很,怎么也抠不出来。见此情形,姐二话不说挽起袖子,让妈上床又让两个女儿到另一边去。独自一人,愣是一小块一小块地取出来,用了很长的时间……妈和孩子始终在另一旁耐心地等着,咱感动地流下了眼泪。
照顾老人,心要格外细致,手也要格外轻微。要用眼睛仔细地观察,还要用心去深刻领会。像老人打喷嚏,姐不用问就知晓打喷嚏有几个原因,应该怎么去办,该不该吃药,吃多少、吃几次、吃几粒……
有一天姐从外边买菜回来,想起爹曾有“撅腚不服”许多逸事,如今还是有服不服的劲,誓与疾病死磕,要自己努力把它抠出,人老岁数大真不饶人,身弱多病没什么力气,已经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姐放下菜筐,都没来得及挽起袖子,跑上前去帮爹一起抠大便,多次抠大便让她总结了一套经验,那就是把筷子削成尖,用筷子尖拨弄硬块,使其松弛散碎再行分解,再将小块慢慢地小心翼翼地,一块一块地取出。
姐对咱说:“现在,老人便秘是普遍的现象,主要是老人胃肠道动力不足,还有肠道刺激不足,肠壁应激性差等原因。
”老人的咳嗽是老病,常犯,姐不但不烦还让他放声地咳嗽,一旦有痰就马上吐出,要大胆地大吐特吐,一吐为快。姐还准备了几个手绢,如果爹来不及就往手绢上吐,吐完痰立刻换洗,用开水煮,再拿到太阳下暴晒彻底地杀菌再用。
姐深知痰液中携带细菌,她提倡用力吸气后大声咳嗽,把痰液排出来。还为此准备了几个痰盂放在各处,供随时吐痰用,再通过痰液了解病情。如果痰液有点儿血丝,表明咳嗽的老病加重了,她照顾就更周到仔细了。 就在爹离世的前两天,一口痰液没有及时吐出来堵住了气管,一口气没上来,脸憋得通红像个红萝卜,姐在爹即将窒息的关键瞬间,立刻嘴对嘴地用尽全身力气,将堵在喉咙中的痰液,彻底地吸了出来。
爹的肺病不断加重,后来送到医院,检查出已经到了肺癌晚期。爹疼痛难忍,姐又急又上火,想尽各种办法,仍然无济于事。没办法,最后根据医院诊断书购买了哌替啶,每天拿出两支注射,尽量地减轻爹的痛苦……
爹要什么,姐也千方百计给予满足。那时候,老人什么也吃不下去,姐费尽心思,用大枣、红豆、红薯、莲子、百合等,熬煮风味各异的营养小粥,用小羹匙半勺又半勺地将营养粥送入老人的口中。姐的两个孩子小岩、小红耳濡目染,她们都是孝敬老人的好孩子,以妈为榜样,对姥姥和姥爷也特别好,从来不惹老人生气,可见孝敬老人的精神,对后代的影响是多么大,又是多么深刻。
在咱的印象中,姐的长相平凡,说话平凡,做事平凡,但在孝敬父母方面却不平凡,姐像一滴净水,若不深入了解,可能被大海彻底地淹没了。她率先辛苦地送走了爹,然后又送走了妈。咱们的爹妈,在她的精心侍候下,走得都很安详。姐还说,最理想的死,是预想不到的死。咱们的爹妈都做到了。这都是姐的大功大德所致。
下麦窝村老话常说:“流水不停,行孝莫等。”至今姐还牢记,在人生难熬的最后一天,爹突然想要吃芹菜馅儿饺子。姐很高兴,立即骑自行车到小屯市场选最嫩的芹菜,选最嫩最好的猪肉包了饺子。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桌,姐慢慢地扶起爹。此时的爹,仍然习惯将毛巾平平整整地挂在胸前,然后勉强张开口,颤颤巍巍地拿起筷子,努力地一小口一小口吃着饺子。可惜昔日钢铁一般的硬汉,如今在爹的身上再也看不见了。想着看着岂能不让姐伤心落泪?
此时,姐拿起筷子,慢慢地喂给爹芹菜嫩肉馅儿的饺子。爹爱吃饺子,费了老大的力气,颤抖着吃了半天,才勉强吃掉一个半饺子,然后再怎么咬牙也吃不下去了。这是爹有生以来,吃的最后一顿美味饺子了。
2016年4月2日下午3时许,姐痛哭着叙述着往事,深情地说:“现在特别眷恋亲人,每当咱想起爹妈之时,心里很是难受……”
农历的八月初二,当时咱真切地看到,爹品味了83载人生的艰辛,生活的苦短,于1999年9月11日晚上8时38分仙逝了……咱是多么地想将人间美味奉献给爹,可老人家不再需要了……
《裸山》作者简介
王世安,一九五五年九月生于辽宁省辽阳市文圣区小屯镇下麦窝村。资深记者、职业作家、社会活动家。《中国企业改革文集》主编,《中国企业报》“创富平台"主编,中企传媒社社长,世界创富企业联合会创始人、主席。
历任创作员、首席编辑、新闻部主任、记者站站长。世界经济论坛、亚洲经济部长会议、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全国两会等大型会议特派记者,被《中国企业报》授予全国十大标兵优秀记者站站长、先进新闻记者;曾赴美国、日本、韩国、越南、泰国等国家访问。
著或编著的书有《开拓者》 《企业领袖》等十二部,共计五百余万字,发表八百余幅新闻照片。撰写的多篇纪实文学作品在《中国企业报》等报刊连载。有多部作品获奖,其中《中国女骑警》获特等奖,《拒买国际金奖》获一等奖。
主播简介
旭洋 实名李桂杰 政法机关退休干部。大连市语言艺术学会会员;《北京古塔读书会》主播团团长;采菊文苑现代诗社副社长等多家平台金话筒主播!热爱生活,喜欢朗诵, 愿意用声音诠释美好,陪伴夕阳醉美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