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传记文学《裸山》第40集
《祸起萧墙 敢叫“老天爷”不下雨》
文/王世安 诵/旭洋
过去,每当咱站在中国石油辽阳石化公司的北侧,在那一片洼地的高岗上,看着眼前此起彼伏的一片片稻海时,复杂的心情油然而生,真是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这是一片十年九涝的大洼地,每逢雨季来临时,四面八方涌来的雨水便汇集于此。凡是走过这片地的人,无不诅咒这片凹地形成的烂泥坑。然而一旦雨季过后,阳光明媚,天晴日暖,积聚的水很快便会自然消失。在较深的坑里,不但有积聚的水,还会孕育一些小鱼小蟹子之类的生灵,这里便成了孩子们捉鱼摸虾的天然乐园。
1998年,就是这片没人看上眼的烂泥塘,却偏偏意外地被一个美女看中。她想创造奇迹,要在这片洼地里捞上人生的第一桶黄金,以便将来为两个可爱的女儿买世界上最时髦的嫁妆。拥有人生这样美好憧憬的她,不是戏说,确实是大家公认的美女。美女不是别人,正是咱三姐王素玉,小名“小玉子”。
那年头,三姐做事泼辣,头脑清晰,敢想敢干,还不到40岁,正是意气风发、挥斥方遒的大好年华。当亲戚们知道她要承包这块洼地时,本该大力支持她,可事情恰恰相反,大家纷纷站出来,一百个不赞成,一万个坚决反对,都千方百计阻挡她承包。可她通过实地考察,说出了自己充分的理由。这块20亩地是建辽化取土遗留下来的水塘洼地,劣势颇多,它像刺猬一样好看但终究碰不得。同时也有优势,一是这块凹地肥沃无比,不用施多少肥就可以丰收;二是租金特别便宜,几乎等于白白送给她;三是有两个可爱的女儿,渐渐长大急需用钱,必须给她们俩攒些嫁妆……即便家人知道了这些不利因素,还是坚持阻止三姐承包。原因很简单,不管撒什么种子,怎么算计,一旦遇到天灾水涝一切都是徒劳,谁也承受不起这样残酷的打击。 当时,咱兄弟姐妹的争论非常激烈,谁也说服不了她。姐很倔,始终坚持自己的想法,最后没辙便使出激将法,让她知难而退:“你承不承包是你个人的权利,咱们阻挡不了你,但也没有能力帮助你。日后如果产生不良后果,均由你一人承担。你不要找别人帮忙,干脆一句话,你出了事神仙也救不了你,更帮不上你什么大忙。”换作一般人,肯定会偃旗息鼓,就此作罢,也就没有了日后那些悲壮故事。
姐可是不一般的人物,不仅人长得特别漂亮,而且从小就胆大,敢打敢拼是个女汉子,这一点让人挺服气。有一次,咱们居住的屋角处,不知怎么爬进一条有小胳膊粗的大花蛇,凶猛异常,能把人吓个半死。一般男子都吓得浑身哆嗦,咱也不知怎样处置它。姐闻讯从外边跑进来,随手拿个锄把,哐哐一顿暴打,将直吐信子的大花蛇给活活打死了。还拿锄把一下子挑起蛇身将它送到大墙外,挖了一个深深的坑将蛇埋了,然后像没什么事儿似的该干啥还干啥。咱在一旁直愣愣地望着她,惊讶得直伸舌头,三姐太厉害了。
那年代,咱刚到北京工作不久,刚买楼房安置小家庭,在经济上勉强自给自足,平时又常常被报社派到全国各地采访,任务繁重,一时半会儿还帮不上她的什么大忙。姐理解咱的工作,从来没有责怪咱,还鼓励咱勤奋工作,多出成果。
下麦窝村人感慨地说:“要有伯乐支持小玉子的话,她不仅可以当一个总经理,还可以成为一个很了不起的企业家。只可惜与丈夫性格不合,长期拉锯直至离婚。她孤苦伶仃独木难支,没个人帮扶,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做对了可能发家,做不对可能毁了自己的前程。”她不仅胆大敢干敢为,而且精力也特别充沛,这一点是天生的,谁也比不了。她可以连续几昼夜想事与做事,像吃了灵丹妙药似的从来不知道什么叫疲倦。她像是一张弓,只要开弓就没有回头箭,在她的生活字典里,从来没有“打退堂鼓”四个字。租地的事情一旦决定下来,她就会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设备,攒足了所有的力气,去征服这片谁都认为绝对不行的大洼地。在选地、育苗、春耕、插秧、放水等各个环节中,精益求精,做得十分出色,显示出了特殊的才华和实战能力。
下麦窝村老人都记得,在那一年的夏天,天气特别干热,烈日当空,连一丝风都没有。道边过往的行人都在驻足观看,只见一大片绿油油的稻田地里,一个小媳妇在猛劲拔草,累得大汗淋漓,活像从水里捞出来的一般,行人好奇询问:“你为何这般拼命地大干?”她拨起长头发不假思索地说:“咱那两个孩子都在长大,为她们多攒些钱,这需要大把大把的票子,当娘的不想法子,不干累活怎么能行?”当时姐不分昼夜地劳作着,终于到了秋天,那一片金黄色的稻穗有的很饱满,一部分稻粒儿还是瘪瘪的。虽然她敢让老天爷不下雨,但大部分稻地虽然没被水淹,可还是严重歉收。追根溯源,是该授粉时而没有及时授上粉,该扬花时而没有扬出花……尽管如此,投入与产出也就是打个平手,几乎是白忙活没有利润。对此,姐也不灰心,仍然信心十足地干下去。
人算不如天算,这几年老天爷突然赏脸,干打雷就是不下雨,天旱得很,只是下过零星几场小雨而已。面对这几场小雨,只要雨水一来,姐都能及时地把水引走,对稻田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这一年的产量比前一年提高了不少。对此人们都说姐是活神仙,是菩萨下凡,上能测天下能测地,能掐会算,能耐大了,有的人简直把她捧上了天。
尽管那个时候,咱们的经济能力实在有限,但也没少帮助过她。当亲兄热妹遇到困难时,岂能见死不救,还有人出人,有钱出钱,都在全力以赴无私地相助,让她收回成本,能够多攒点钱。
当年她还拉上了一腚沟的饥荒,又着急又上火,可咱们都劝她顺其自然,千万不要急于求成,只好说不等钱用。姐的钱都压在稻子上,手里又没现金。虽然咱当时很忙,但忙里偷闲,咱帮她往外卖稻子、催欠款等,忙得不亦乐乎。承包土地虽然没有较大的丰收,毕竟是个小成功,也算是开启了创业大门,对此当时姐还是很自豪的。但随后的麻烦事接踵而来,让她一时招架不住,出现了谁也不想看到的情况,终于造成了人间悲剧。
追根溯源,她与丈夫长期不合,因琐碎事情吵闹不止。她常说,丈夫经常把她关在家里,让她待在家里侍候家中老小。丈夫工资较少,抽烟、喝酒、打麻将,又交了些朋友,每个月都花个精光,哪里有钱养家糊口?只有走出去琢磨挣点钱,生活才有保障,丈夫却不这么想,不给生活费还让她料理家务,对此她坚决反对,非要出来不可。两人争吵不断,吵架成了家常便饭,还逐步升级,乃至出现家庭暴力,最后迫不得已离婚了。
对于姐与姐夫之间的种种矛盾,咱实在不了解,但在心里判断也许姐说的做的全在理。从表面上,咱家人总是站在姐夫的那一边,总是一边倒地一直在劝姐,一切要按姐夫的安排去办。特别是爹严厉训诫:“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你活是赵家人,死是赵家鬼。”姐有千条理由,娘家人不予支持。那个时候,姐的正义无处伸张,气不打一处来,只见她悔恨自己无能,用拳头直打自己的脑袋甚至撞墙,撞得头破血流。
如今咱老婆王伟还清楚地记得,姐有理无处诉,有冤无处申,憋气上火闷死啦。她常说:“丈夫不要咱,但好女不嫁二夫郎。说到做到,她还很年轻,没有再次出嫁。”
下麦窝村民丁树华有所感悟,男要搂拉妻富贵,妻要搂拉活受罪。由于家庭矛盾复杂,再加上她家里家外受尽了窝囊气,昼夜忙碌休息不好,精神长期压抑,越来越糟,甚至出现神志恍惚,经常产生幻觉。这时有些江湖骗子乘虚而入,不断地吹捧她,在她身上打歪主意。说她是菩萨转世,能让人逢凶化吉,说她道行极深是大神仙会神机妙算,还说她能挣到大钱长生不老,等等。
从此以后,姐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地也不种了,整天神神道道,要漂洋过海,游走四方,有时谁也找不到她,有时突然出现,又突然离开,咱们兄弟姐妹着急上火,积极筹集资金为其治病。那个时候,咱省吃俭用拿出两千元,四处奔波为她治病。大姐、二姐、老姐她们都离三姐很近,她有时神出鬼没地突然出现,在某家大吃大喝一顿,每顿能吃上一小盆,像一年没吃饭似的。吃饱喝足大闹一通,然后突然说有大仙找她商量大事。一挥手,她像腾云驾雾一般,无影无踪了。
之后,她又告诉咱们她没一点儿病,都是别人有病,她自己动手不断熬药,自己先尝然后给别人抓药熬药。姐说,她抓的药能给别人治病,还能给自己治病。为治病她尝试不少中草药,误品误尝,她在2002年1月26日因病身亡,享年五十晋一。盛年辞世,怎能不让咱心碎?看着姐的遗体,咱们兄妹悲恸欲绝,哭成泪人。
当时,咱在北京采访企业家,离辽阳较远。闻讯赶回去,待心急火燎地赶到辽阳新城时,姐的遗体已经火化,没有看见姐最后的遗容,是咱终生遗憾。泪如泉涌,咱再也见不到那英姿飒爽的姐了,再也见不到那热情、熟悉、富有人格魅力的姐了……咱疯跑到楼顶的最高处,大声疾呼:“姐———你不能走,决不能走!咱有能力养活你一辈子!权当你出了一趟远门,咱企盼你早点归来,早点归来……”
咱知道,姐最牵挂的是她的两个孩子,咱想为她孩子做些实事,好好地写写她们。经多方联系,终于在2016年3月29日下午,在辽阳火车站的站台前,见到姐的大女小丽及二女小杰的丈夫。
亲人相见,分外亲热,得知姐的两个孩子都很有出息,咱为之高兴。但出于种种原因,截至发稿,尚未见到姐妹俩与咱再联系,咱很想借此机会表达一下深情厚谊,但终未如愿,这不能不说是目前的一大遗憾。时至今日,谨以此文深情缅怀咱那苦命的同胞三姐。三姐呀,每当咱想起或提起你时,都泪如雨下,控制不住感情,作一首小诗吧,以此哀悼:
香消玉殒尽仙归
驾鹤西游唤不回
姐弟至亲频入梦
苍天涕泪我心悲
《裸山》作者简介
王世安,一九五五年九月生于辽宁省辽阳市文圣区小屯镇下麦窝村。资深记者、职业作家、社会活动家。《中国企业改革文集》主编,《中国企业报》“创富平台"主编,中企传媒社社长,世界创富企业联合会创始人、主席。
历任创作员、首席编辑、新闻部主任、记者站站长。世界经济论坛、亚洲经济部长会议、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全国两会等大型会议特派记者,被《中国企业报》授予全国十大标兵优秀记者站站长、先进新闻记者;曾赴美国、日本、韩国、越南、泰国等国家访问。
著或编著的书有《开拓者》 《企业领袖》等十二部,共计五百余万字,发表八百余幅新闻照片。撰写的多篇纪实文学作品在《中国企业报》等报刊连载。有多部作品获奖,其中《中国女骑警》获特等奖,《拒买国际金奖》获一等奖。
主播简介
旭洋 实名李桂杰 政法机关退休干部。大连市语言艺术学会会员;《北京古塔读书会》主播团团长;采菊文苑现代诗社副社长等多家平台金话筒主播!热爱生活,喜欢朗诵, 愿意用声音诠释美好,陪伴夕阳醉美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