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风归来,又是崭新的一年新时光,让所有的期待整装待发,包括自己也是焕然一新。
去看岁月花香,去触摸这时光温暖,还要提醒自己一句,不负光阴,鲜活生活,努力生活,可爱生活。
去塑造自我的内心,畅快、力量、鲜活和如意,有所期待,改变懈怠,调整平衡,历练从容,只管走路,不要多心。
在是非尘埃当中有修养,在世态困顿当中能超脱,在心地焦虑间能轻松,在行走苍凉中能昂扬。
宽宽的视野,心地辽阔,生活中的经过,不抱怨,不沉沦,不焦虑,不颓废。有许多的发现等待去发现,有更多的好看等待去分享。
岁月流转,又是一趟春夏秋冬,经过了无数好看,又回到了春风盎然,生命中遇到了很多故事聚了散了,生命中有很多深刻,当时只是喧嚣一场,后来消失不见。不过都是些曾经,有什么了不起,何必耿耿于怀,又何必沉沦于此?
经过不是那么特别好,但也何必烦恼,经过的那些人和事虽然不及心中想的那么好,但是也都放下了自己的执念,也都暗中自我疗伤,默默的经过成长,学会了自己给自己解脱,学会了自己给自己开释,学会了自己不再那么容易受伤,在那些生命煎熬中不再那么敏感和苍凉。
下雨带伞,这不就是一把伞吗,让适应成为一种习惯,而不是一时的好恶选择。所谓的顺风顺水,所谓的一路阳光,问题就在于能不能自我治愈,能不能自我调整,能不能自我反思,能不能自我启迪。
不要说我懂了很多道理,什么都懂,有一种失误就是什么都没做,什么都不做,有羡慕的生活,却支撑不住生活的苦涩。
打开的生活,给生活比个“耶”,在生活里需要坚持自己善意的原则,在生活里还要去支撑自己需要经受的苦涩。运气不够好的时候可以试试勇气,生活有裂痕的时候可以祝福一句,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在生活里摸索、探索、思考和把握,努力学习,去寻找到自己命运精彩的灯塔;在生命苦涩的时候提醒自己这是锻炼,成就一双更勇敢的翅膀,飞向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仰望自己正在飞向的远方。
生活是什么,近处的灯火,远处的星河。一句温暖的祝福,祝福生活那些不期而遇的挑战,点一盏心灯,照亮自己脚下现实和未来的距离,也链接自我内心世界生生不息的希望。中国传统文化是做人的文化。要做事先做人,学会了做人,自然就能把事情做好。而做人,就是要做到这十要十不要。
01
【做一个孝顺的人】
孝悌是我们做人的根本。古人说“百善孝为先”,一切善行都是从孝开始做起,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和别人的关系会怎么样了。
02
【做一个善良的人】
交善人者道德成,存善心者家里宁,为善事者子孙兴。善良是我们修身最好的方法,是处世最好的法门。
《道德经》上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大道、天地的法则都是这样:没有亲疏,却把善果酬善人。
人的心理非常怪,我们做了任何一件不好的事,心理会不安。假如你真正无条件地行善,帮助人家,做了一件好事,心境自然非常快乐。那个快乐,不是道理上讲得出来的。
03
【做一个勤劳的人】
天道酬勤。勤劳是中国人最基本的品质,也是我们干事业的根本。从古到今天下的平常人,都是因懒惰而导致失败。
伟大的成绩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的,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04
【做一个宽容的人】
常言道:“有容乃大”。人要有一颗宽容之心,要能容天下难容之事。
春秋时期,楚庄王打胜仗后,大摆酒宴欢庆胜利。君臣喝得尽兴,庄王把自己的宠姬许姬叫出来给群臣敬酒。突然吹来一阵大风,把大厅上的蜡烛都吹灭了,顿时全场漆黑一片。这时有一员武将凑上去摸了许姬一把。许姬大惊,顺势扯下了那个人帽子上的系缨。
许姬把事情告诉庄王说,“大王快命人点蜡烛,重惩那人。”谁知庄王却没有让人点蜡烛,然后对众人说:“大家都都放松放松吧,干脆把头盔帽子什么的都摘下来,那样喝得更痛快些。”
蜡烛点上以后,酒宴重新开始,庄王始终没有追查那个冒犯宠姬的人。后来,楚庄王兴兵伐郑,前部主帅襄老的副将唐狡,自告奋勇带百余名士卒做开路先锋,立下汗马功劳。
论功行赏时,唐狡辞谢说:“绝缨会上,扯许姬衣袖的正是下臣,蒙大王不杀之恩,所以今日舍身相报。”庄王听后感慨万千。
05
【做一个诚实的人】
诚实是立身之本,诚实是一种美德。人之无诚,不可为交。“欲当大任,须是笃实”。
一个不诚实的人,在欺骗别人之前首先欺骗了自己,既无法正心诚意地修身修行,也无法取信于人,无法立足于社会。
06
【做一个低调的人】
低调是好人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周易》上说,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一个成熟的人,在生活中会稳藏自己的锋芒,低调做人。他们懂得要在特定的时机才会展露自己的才华。
一个低调的人恬淡从容,温厚、宁静,就像大地,永远把自己置于低处,但没有人否认它的博大;守得住自己低处的人,收敛、含蓄,就像大海,永远把自己放在低处,但没有人否认它的深邃。
07
【做一个正直的人】
身正不怕影斜,脚正不怕鞋歪,身正心安。品行端正,做人才有底气,做事才会硬气,心底无私天地宽,表里如一襟怀广。
做人要正道正行,做事光明磊落。孟子有云:“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做人做事,一定要正大光明,处世磊落,不要背地里损害他人利益。做人正直,一定要慎独。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08
【做一个守信的人】
《论语》上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人要是没有信用,就像大车没有车辕与轭相连接的木销子,小车没有车辕与轭相连接的木销子,就无法行走。
守信,是用钱都买不到的人格魅力!堂堂正正做人,明明白白做事!永远不要丢掉别人对你的信任,因为别人信任你,是你在别人心目中存在的价值!失信是人生最大的破产,守信方得人心。
09
【做一个乐观的人】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不可能事事都顺。日子总是在前进,好也一天,烦也一天,不如多看看生活中美好的一面,让自己快快乐乐地生活。
苏轼的一生颠沛流离,命运多舛。然而,豁达的苏轼无论在什么样的逆境下,都不悲声叹气、怨天尤人。无论处在何时何地,他总是保持浓郁的生活情趣,登山览胜,临渊赋诗,总是努力寻找人生的快乐,乐天知命。
10
【做一个厚道的人】
厚道是中国人为人处世的古老原则。《周易·坤卦》上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德载物就是以厚德去包容万物。大地以广厚之德,载含万物,容载万物。君子应该效法大地,厚德载物。厚德是一种观光的胸怀,能够包容不同的人、不同的意见、包容别人的过失。
厚道是最好的人品,最高的精明。一个厚道的人,别人都愿意跟他相处,做他的朋友,对他有一种深厚的信任。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吉人自有天相。
这里的天相就是上天的帮助,天助天佑。《道德经》上也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天佑善人,上天总是会眷顾、帮助吉人、善人。
很多人求佛拜神,无非是想得到上天、鬼神的帮助。但在中国古代主流的思想里,无论儒释道,都说上天的眷顾和帮助,都是无法从自身以外求得的,而是要通过修身、修行、修养,让自己成为吉人、善人,天自然助之。
所谓吉人、善人,未必都是伟人或圣人,生活中就存在着很多吉人,那些行善的人、自强的人、大气的人,就是上天要帮助的吉人和善人。
现代人很强调善良,而中国古人更强调行善、为善。善良只能说明一个人心地纯良,拥有善良的强大力量,而为善、行善则是把这种强大的力量发挥出来,通过帮助别人通过助力正义的事业,扩充、扩大这种力量,增加福报。
吉人,不仅善良,更努力行善,周急济困,看人长处,帮人难处,记人好处。坚信自己是吉人,并为能成为吉人而付出真心,从好的心态开始,从小的好事做起,不以善小而不为,上天一定会善待、帮助你。
吉人、善人必定自强。因为上天不会帮助一个自暴自弃的人,不会眷顾不求上进的人。
《周易》上说,自天佑之,吉无不利。自,即是指自己,又叫做小宇宙;天,即是指上天,又叫做大宇宙。
人的小宇宙与天这个大宇宙合而为一,就是天人合一。自佑者,天亦佑之。自强、自佑,是天助天佑的前提。自是内因,小环境;天是外因,大环境。所以说,大环境、小环境都在保佑自己,当然心想事成、吉无不利了。
吉人、善人,必定自强不息,日新其德,一步一步地通过自己的努力崇德广业,成就一番事业,有如神助。
以有威严而不凶猛。大气的人,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发光点,但与人相处绝不会盛气凌人,让人觉得有光辉又不耀眼。
面对生大气之人,有大眼界、大手笔、大胸襟、大格局。大气做人,对人对事,要超脱,不会深陷各种情感、得失的纠葛之中,要豁达,不会小肚鸡肠。
大气之人,威而不猛,光而不耀,有一种大成熟。大气的人,既庄重又温和,所活,要看得开,拿得起,放得下,当进则进,当退则退,稳重沉静,坚韧不拔,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敢色。
我们一生都在追求大吉大利,想要得到上天的帮助,重点在自己,在修身、修行,不在别人,也不在别处。
总结成一句话就是:你是吉人,自有天相;你是善人,自有天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