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佳作欣 赏==
天草
有火炉“雅称”的南京夏日里格外炎热,特别是到了七,八月份更是整个夏天最难过的日子。屋外娇阳似火,大街上的柏油马路在烈日的烘烤下变成了一块块面包,踩上去软棉棉的而且烫脚。常常有调皮的孩子光着脚丫在上面踩着跳着,烫得“哇哇“直叫也乐在其中。稍大一点的孩子这时候大多到附近的水塘里游泳去了,即消暑又好玩。离我家二,三十米就有一个大水塘,这就是我和邻居的小伙伴们消暑的场所,孩子们在水里游泳,跳水,打水仗似乎把夏天的炎热也忘掉了。但自从有个小孩在水塘里淹死的事出现后,家长们非常紧张,所以,大人们是严禁小孩下水游泳的。可玩皮的孩子们好像不理会家长的禁令,只要是大人不在家,总是有人偷偷的下水塘游泳,被家长发现后少不了吃些皮肉之苦。自从有了“禁泳令”后,我也很少在家门口的水塘里游泳。受酷热驱使,我常常一个人跑到离家不远的雨花台的河塘里独自享受河水的清凉。
雨花台是南京城的南郊风景区,全称雨花台烈士陵园。每到清明时节学校就会组织学生给烈士们扫墓。我们那个时代的雨花台远没有现在的美丽壮观,但漫山的松林和散落在树林山间的古典建筑相映成趣,也不失为一种美丽的自然风光。尤其是那星罗棋布的大大小小池塘,更像是一颗颗崔灿的明珠镶钳在青山之中。主峰塘就是这些明珠中最为灿烂的一颗,她南靠雨花台的主峰,东西两侧是南北炮台(南北炮台也就是两座山)水面宽阔并且很深,周围树木昌盛沿池塘周边长满了各种青藤和长长的扒根草,河面在山的影映下有点阴森,水性不好的人是不敢到这里来游泳的。那是在一个下午,我和往常一样带着一本金进迈的《欧阳海之歌》准备游泳后到东炮台的树林里去看。这本书我读了有五,六遍,而且每次读完后总有几天心情不能平静。从欧阳海的童年到牺牲那一件件一幕幕摧人泪下的故事情节,在我童年的心中早早的结下了英雄主义的情结。
水中的世界是清凉的,但享受她的人首先得会游泳,其次还要有点胆量.虽然,我那时也只有十二,三岁吧,但每每望见宽阔的水面我就有点兴奋,总想着下去畅快一下。那天也一样,到了池塘边立刻脱去外衣跳进水里,从北往南游了两二个来回后,我开始在河的中间试着潜水,摸河里的石头。有时运气好的话也能摸到一些名贵的雨花石,河里的雨花石不但漂亮而且大,大概是没有人能看到她吧,不然的话早就被人捡回家去了。有时妈妈也会问我,“卫兵今天到那里去了?没有游泳吧。”摸到了雨花石也有了回家骗妈妈的依据了,哈哈,,,,我说:“到雨花台捡雨花石去了”。一个猛子潜到河底摸到了一块石头抱住它回到了水面,不好,腿不能动了,稍微动一下就痛的很,“纠筋了”,丢掉石头,只用手划水,但身子还是往下沉,用力划,忍住痛,,,,,,,看看离河岸还有些距离,“这下完了,今天肯定要死在这里了”,死神离我越来越近,我想喊“救命”。,,,,,没用,四周空旷旷的见不到一个人影,就在我绝望的时候感觉到耳朵好像被什么东西碰了一下,我用手一摸回头一看,是一根草,,,,。
我轻轻的抓住这根草,这时身体好像轻了许多。定下神来,从水中望看这根草就像是从天上伸下来的,长长的并且结实,我并住呼吸抓住这根草就着劲慢慢的划向岸边,我活了,我深深的吸了口气。也奇怪,上岸后我的腿好了,我坐在岸边仔仔细细看看这根救了我命的草,愿来是一根扒根草。它长的特长且粗,从岸边伸到河里“谢谢你啊,草”我怀着感激的心情对着这草说。我想这是根“天草”,它伸长到河里就是为了救我命的。是啊,尽管它只是根草,可在关键的时候却能发挥重大的作用,救人一命也未必不可能的!
2007年9月8日


晋卫兵1958年出生 南京 私营企业主, 喜爱写作但水平很业余。著有个人专集《桃源斋文集》,所著文,诗在《现代快报》,《江南时报》,《东部红叶》,《诗苑》,《江苏版权》等刋物中时有发表,仅此而已。
玉兰如雪等
您如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