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来是很佩服王安忆的,但他和陈思和(是叫这个名字吧?)对上山下乡的这个态度我认为是怨妇心理。好像就只有他们那一代人受过苦,而且是人为的。我记得在一本《他改变了中国》的书里,江泽民说,他的父辈是中国历史上最苦的一代人。他的父辈是谁呢?就是毛泽东赵一曼这一代人。是的,翻开中国历史,有几次惨绝人团的时代,比如汉末、比如八王之乱、比如五胡乱华、比如元末、比如明末。但是,与江泽民的父辈那一代比,惨烈确实还逊色些,那一代人为什么就没有怨言呢?也许王安忆之辈会说那是大时代所致,非人力所为,而他们的不幸就在于是人所为。那么,我倒要问问他们,如七十年代生的我们,在改革开放中长大,真的是在福中长大的吗?非也!你看到的是媒体要你看到的光鲜的一面,你根本不知道我们的一生比你们心酸艰苦的多,但是,我们却没地方发出我们的苦声!你们说上山下乡是人类历史上少有的人口迁徙,我倒要问问,改开四十年来,是不是四十年都是人口大迁徙?年年的民工潮、春节潮是不是人间最苦的离别?也许你们会说,是经济发展必然的付出,那好,我问你们,这种付出收获的果实农民工们分到了多少?四十年了,是不是还在温饱线上挣扎?你们老是说知青在农村怎么怎么受无赖与官员的欺辱,那么,我问你们,四十年来进城的农民,又受了多少欺辱屈辱?有诉苦申述的地方吗?你们能把怨气撒向毛泽东和文革,这些进城的农民该把怨气撒向谁?又敢撒吗?你们说,人口大迁徙都能促进文化交流,唯有上山下乡对农村文化没有什么触动,我倒要问问,改开四十年确实促进了文化交流,但交流得道德崩溃、沉渣泛起,是倒退还是进步?你们说,上山下乡没有对乡村的文化起一点作用,这是放屁,你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打听一下,我这一茬人和我哥哥他们那一茬人的老师是不是都是天津知青?这怎么说是没有促进?实际上你们是以被放逐的贵族自居的,你们根本就不把那些乡巴佬放在眼里。据我所知,我们那里是纯朴的,从知青下乡,把勾心斗角打架吃醋之风带进了农村。我不是声讨你们,也不是借机诉苦,我是想说,哪一代人都有自己的苦,这是宿命!你们能把怨气撒向毛泽东和文革,我们能把怨气撒向邓小平和改革吗?问题来了,我们是想撒,但不敢,而你们却是有恃无恐地撒,什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