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顶真骨(佛顶骨舍利)指的是释迦牟尼的头顶骨,是佛教界至高无上的圣物,大致可推测为一块周长35厘米、直径10厘米、颜色黄白、有清晰发孔的完整头骨。据传2500 年前释迦牟尼涅盘,火化后弟子们从灰烬中得到了头顶骨、牙齿、中指骨和84000颗舍利子。1987年陕西法门寺出土的四枚舍利震惊中外,其中一枚被认为是佛祖中指骨。2010年6月12日上午9时15分南京大报恩寺阿育王塔中的佛顶真骨千年后重现人间。
佛顶骨,本指佛顶肉髻,“顶骨涌起,自然成髻是也”(《无上依经》)。佛涅槃后,特指顶骨舍利,“顶骨结实,穷劫不坏”(《大般若波罗密多经》卷五)。佛顶真骨是指释迦牟尼佛头顶涌起自然成髻部分的舍利。
据佛教经典记载,释迦牟尼荼毗后所得舍利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遗骨舍利,如佛牙、佛指、佛顶骨等;另一类是珠状舍利子,其中又有骨舍利、肉舍利、发舍利之分。而前类稀有,后类居多。舍利是佛教圣物,《大智度论》说:“供养佛舍利,乃至芥子许,其福报无边。”
南京的佛顶骨是目前为止世界上发现的唯一一枚,法门寺发现的是佛指。那么这个佛顶真骨是如何来到长干寺的呢?专家介绍,这可能和一个叫可政的和尚有关。文献记载,北宋为佛教中兴时期,西行求法,再掀高潮,当时有印度高僧携佛骨舍利来华。北宋太平兴国五年,北印度乌填曩国高僧施护,将佛祖顶骨舍利奉献金陵长干寺,于大中祥符四年,安奉于长干寺阿育王塔地宫内。天禧二年,长干寺改天禧寺。南宋《景定建康志》上记载,天禧寺是长干道场,葬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祥符中建真身舍利塔,赐号“圣感舍利宝塔”。
据传2500年前释迦牟尼涅盘,火化后弟子们从灰烬中得到了头顶骨、牙齿、中指骨和84000颗舍利子。作为佛舍利的重要组成部分,佛顶舍利首先流传在南亚地区,并被视为圣物,受到隆重的供养和广泛的敬信。
唐显庆二年(公元657年),王全策派使者出使印度取回一块片状的佛顶骨。
从公元7世纪以后到2008年之前,世人已经有将近1400年没见到佛顶骨了。
2008年7月,从南京大报恩寺遗址长干寺地宫发掘出土的鎏金七宝阿育王塔高1.1米、宽40厘米,是当前中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已发现的最大规模的阿育王塔。塔身内供奉有两套金棺银椁,其内有 “佛顶真骨”、“感应舍利十颗”等稀世佛教圣物。
2010年6月12日,南京古栖霞寺举行了南京大报恩寺佛顶骨舍利盛世重光法会。密藏千年的“佛顶真骨”和“感应舍利”等一系列圣物重光于世。这是截至2010年世界上唯一的佛顶真骨,也是公元7世纪后的1400多年现世的唯一一块佛顶舍利。南京市向国家级主管部门提交论证报告称,该佛顶真骨为北宋年间北印度来华高僧施护所献。
2013年4月24日,由南京市佛教协会主办的第三届金陵礼佛文化月活动在栖霞寺开幕,礼佛文化月期间,佛顶骨舍利、感应舍利和诸圣舍利将在栖霞寺法堂对外供瞻,接受海内外信众的瞻礼。
根据以下尺寸不一的文献记载来推断,佛顶骨不止一块:
《洛阳伽蓝记》卷五记:“方圆四寸,黄白色,下有孔……闪然似仰蜂窠。”
《法显传》记:“骨黄白色,方圆四寸,其上隆起”。

《法苑珠林》记:“广二寸余,色黄白,发孔分明”。
‘


释迦牟尼佛顶骨舍利盛世重光大典于2010年6月12日上午在南京栖霞寺举行。世界现存唯一的佛顶真骨舍利千年后重现人间。
佛顶,也称髻、顶髻、肉髻相、无见顶相,为释迦牟尼佛的三十二相之一。佛教文献记载,佛的顶骨自然隆起,呈一髻形,这种形象是在常人中所无法见到的殊胜之相,表示此种功德的佛像即称佛顶尊。释迦牟尼佛涅盘之后,遗体火化留下各种不同类型的遗骨,被称为舍利,其中佛顶火化后的遗骨即是佛顶舍利。
此次发掘的佛顶骨舍利为北宋高僧施护携带来华,并供奉于宋天禧寺(古长干寺、明大报恩寺)阿育王塔。佛顶骨舍利将在南京栖霞寺法堂举行为期1个月的供奉瞻礼活动,供信众瞻拜。而位于考古遗址区的金陵大报恩寺文化园区项目也将于年内正式开工,其中大报恩寺琉璃塔重建工程将率先启动。工程完工后,佛顶骨舍利将被迎请至琉璃塔永久供奉。
见佛舍利如亲见佛,礼拜供养,功德利益难可言说,唯佛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