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重看《战争与和平》,深感托尔斯泰思想的深邃。在这部小说里充满了他对政治军事人生的思考。尤其是军事,我认为他的军事思想很了不起。他认为一支军队的灵魂就是士气,一场战役的关键就是看谁的士气始终昂扬,而哪方士气崩溃,也就是失败的征兆。所以,如安德列对比埃尔的回答那样,战争不是下象棋,有时候三万人在几千人面前土崩瓦解(这种战例太多了:昆阳之战刘秀几千破王莽几十万;肥水之战谢安几千破苻坚几十万;逍遥津张辽八百破孙权十万)。我们就拿在莫斯科家门口俄军和法军的波罗金诺战役来说,战役进入交织状态,图库佐夫不像拿破仑那样不时下命令,而是什么也不干,在山顶静静地观战。因为他明白,仗打到这个份儿上,全靠士兵的浴血奋战,指挥员已经没法掌控战局。就是说,战役胜败就看哪一方的士兵失去了士气。当战役结束,图库佐夫关心的不是伤亡什么的,而是士气!当他知道阵地还全在俄罗斯军队手里,非常高兴,这说明军队的士气还在——这是图库佐夫几十年军旅生涯总结出的精髓。就是说,一支军队,能保证士气昂扬,它必定能胜利——激励保证士气,才是一个统帅该干的事。由此我想到,一个国家,它的人民始终保持着民气的昂扬,它一定能战胜一切对手——激励保证民气,是执政者该干的事,一颗支离破碎的民心,一颗涣散的民心,一颗对执政者不再相信的民心,这个国家怎么能不失败?
保证一支军队的士气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保证一国的民气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民气就是士气。
附录:【专政不是专制】
今天我才明白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政体上的区别,那就是资本主义实行法治,封建主义实行人治、德治。推而广之,社会主义或者说共产主义,也是法治。就是说,一个社会,不管它怎么标榜自己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只要它还是推行个人崇拜、竖立个人权威、推崇英雄,人们渴望成为英雄渴望建功立业,标榜圣人,要人们见贤思齐,竖立模范标兵,要人们向他们看齐,它就是封建主义社会。还有,我今天才明白,专政与专制是两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