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夏余尝过杭,始识西子面。西湖清丽甲于天下,余自幼耳闻之,心慕之,神往之,而头白才及一见,何寻芳之晚也。乃买舟沽酒,访孤山、花港、苏、白二堤、三潭之胜;循地经所指,望雷峰、南屏、玉皇、南北二高之翠。所经之处,多所题咏,而胜迹星罗,以未能遍游为憾。至午则饭于楼上楼,得尝宋嫂鱼、东坡肉、莼菜汤,叹为至味。醉中赋别,有“几生修到坡公福,能结杭州两度缘”句,则聊寄衷情,冀异日重来也。 洎去浙至今,倏忽数稔。其间虽屡动游兴,奈尘俗羁縻,无计抽身。旋新冠疫起,茧足闭户,顿辜夙约,然未尝一日忘之也。盖余平生痴于水石,癖乎烟霞,每见佳山水辄不能忘怀,况天下之至丽者乎。数年间梦去魂回,缠绵于西湖怀抱者不知凡几。而前所未至者,化蝶而遍寻之。梦相与昵,醒则怀思,遂搜图索网,但凡与西湖关系者,皆存于案头,以备时时赏玩也。 辛丑冬月下浣,余卧病乡闾,日以书半架、茶数盏、榻一张以为活计。而西湖之思愈亟,痴之愈甚。忽动吟兴,合其所亲历、神游者一一题咏,旬月间计得七绝百篇,都为一卷,命之《石头斋西湖百咏》。余绝知才卑力弱,何足尽西湖之丽。而痴情一往,不能自已,想湖山有灵,必不见嗔也。 半百衰翁,久绝世望。唯所冀者,大疫尽去,苍生无恙。果如其祷,则履其旧盟,放棹于山眉水眼之间,使佳人吹笛船头,余则叩舷而诵此百诗,料有老鱼脱波而起舞也。辛丑除夕前二日苏俊谨识 【石头斋西湖百咏】 苏堤春晓 六桥莺早一声啼。桃柳青红纺织齐。 九百年间春有主,湖头认得我家堤。 曲院风荷 好风无事肯来过。湖上清香便觉多。 恰似白衣携酒至,红潮忽涨半池荷。 平湖秋月 乾坤抹到净无埃。水镜风奁缓缓开。 最爱晶莹一盘玉,西湖掌上捧秋来。 断桥残雪 恍惚前生过此游。雪残桥断梦杭州。 明年许作骑驴客,要守西湖到白头。 按:余游西湖而未及见雪。 花港观鱼 何人到此不徘徊。水下鱼窥水上台。 第一牡丹时节好,争看万口吃香来。 柳浪闻莺 宫莺不让女儿娇。唱绿湖边第几桥。 试坐钱王祠下听,四围春浪柳千条。 三潭印月 月明都在小瀛洲。占得湖天最靓秋。 三十二轮齐入水,一轮无赖挂船头。 按:世传三潭印月者三十三轮。 双峰插云 亦自温文亦自豪。此湖才大压诗曹。 云端半截留人看,顿悟双峰境界高。 雷峰夕照 西子湖南一卷帘。水肤山骨两能兼。 晚妆偏觉斜阳好,红到雷峰塔上尖。 南屏晚钟 天风撞落寺楼钟。惊醒南屏翠几重。 一只乌篷两支桨,摇他清响过雷峰。 按:南屏山恰对雷峰塔。 吴山天风 第一峰曾立马谁。千年霸业尚依稀。 夕阳红堕吴山脚,自挟天风两袖归。 满陇桂雨 掬来疑雪又疑云。金粟堆香带夕曛。 白鹤飞回听玉笛,一帘灵雨四山闻。 按:此景傍白鹤峰。 玉皇飞云 左抱钱塘右揽湖。白云飞动欲来扶。 玉皇头上容人坐,西子何妨亦丈夫。 云栖竹径 万竿齐笑一筇闲。倒曳天青地绿间。 欲问白云家住处,悠然不肯伴人还。 九溪烟树 涧鸣十八溪飞九,屐过一双峰不孤。 爱煞寮边小儿女,逢人笑问买茶无。 按:此景又名九溪十八涧,所出龙井茶甲于杭州。 黄龙吐翠 栖霞岭上碧参差。龙口喷泉又一奇。 涓滴苍生私自愧,唯将活水润新诗。 龙井问茶 老龙井畔问东坡。雨后明前几度过。 贮月分江还记否,大瓢小杓近如何。 按:此处老龙井三字传为苏轼所题。 虎跑梦泉 一寺千年万绿包。寻泉有客把门敲。 匏尊自在和春舀,乞得新茶试虎跑。 按:苏轼虎跑诗曰:道人不惜阶前水,借与匏尊自在尝。 阮墩环碧 忆芸亭外水涵空。翠百青千裹一篷。 不用争墩墩自在,阮公翻觉胜荆公。 按:此墩纪清人阮元芸台。 宝石流霞 葛洪炉里漏丹砂。宝石山前泼作霞。 十二万春容小住,呼龙种圃凤看家。 风雨孤亭 秋花到死抱枝香。风雨如刀割客肠。 百拜亭前无一语,须眉我亦愧红妆。 按:秋瑾风雨亭。 浣纱清浅 清湖水是女儿眸。半浣云纱半浣愁。 千古温柔流不尽,连花带柳入杭州。 按:浣纱河。又名清湖河,自西湖流入杭州城。 埋香瘗玉 山孤雪瘦月黄昏。不见梅花映墓门。 我是人间啼血鸟,放声来哭女儿魂。 按:明才女冯小青墓。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尽毁于人祸。今孤山仅存遗址。又,冯遗诗曰:岭上梅花三百树,一时应变杜鹃花。 孤山访梅 千年只待一枝开。花恰生时我恰来。 莫怪诗人新意少,孤山看过更无梅。 西泠抔土 照到西泠月亦寒。女儿生死太悲酸。 何堪一滴幽兰露,过了千年尚未干。 按:苏小小墓。墓毁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祸,近年始修复。又,长吉题苏小小墓诗曰:幽兰露,如啼眼。 栖霞忠骨 忠臣不似佞臣多。青史青山奈尔何。 我拜岳坟髦发耸,千秋岂止一风波。 按:岳鄂王墓。 忠肃遗风 不厌西湖百遍过。三台骨气两峨峨。 短长那怕闾阎说,天下清风此独多。 按:于谦祠。又,袁枚诗曰: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 南屏正气 杜鹃啼血洒南屏。直向泉台唤姓名。 听到肝肠俱裂后,归来转觉厌莺声。 按:明张苍水墓。墓在南屏山下。先,为避耳目,托名王先生之墓,及至乾隆年间始重见天日。 桥认西泠 难怪诗人爱此桥。二分香艳八分娇。 西泠最是销魂地,流水无言送六朝。 按:西泠桥。 印学朝宗 我游先下西泠拜,剔藓题襟两不材。 指点湖山最佳处,百年人物眼中来。 按:西泠印社。 水竹幽居 万竹青苍一水涵。四周明月不唯三。 乡愁忽坠空蒙里,却向江南认岭南。 按:西湖刘庄。庄有西湖第一园林之目,为清末粤人刘学询所建。 蕉石鸣琴 梦回疏雨滴蕉屏。付与人间半夜听。 我亦软红尘里客,倦来双耳忽然醒。 按:蕉石鸣琴景点。 景苏池阁 柳眉新画镜新磨。邀月谁人得月多。 偶过池台问名姓,儿童解道属东坡。 按:西湖宋庄。内有苏池、景苏阁。又有乘风邀月轩,盖出苏轼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耳。 竹窗高蹈 归种西溪玉万竿。一窗晴雨任人看。 能为门外湖山主,胜作台前傀儡官。 按:西溪高庄。庄为康熙之师高士奇(号竹窗)隐处。 湖山养志 花港春风帚弗如。殷勤为扫湛翁居。 湖山历劫余青眼,不见先生坐读书。 按:花港蒋庄。庄为马一浮先生读书处。上世纪六十年代浩劫中,先生藏书尽毁,被迫迁出蒋庄。今蒋庄已辟为马一浮纪念馆。 五云缥渺 千年事逐五云飞。谁见君王一个归。 真际寺前金布地,野莺啼处梦依稀。 按:西湖五云山。 法相唐樟 作伞曾遮长耳院,披云尚立大头山。 不期修得千年寿,只占西湖一味闲。 按:法相寺。寺为定光佛所辟,以定光耳长,故名法相,又称长耳院。 法雨涌泉 康乾御笔记题名。只自流来只自清。 我道君心不如水,至今涓滴济苍生。 按:理安寺法雨泉。 定慧参禅 竹符曾调虎跑泉。石塔犹铭宋济颠。 明月满天花满地,生香活色不妨禅。 按:虎跑定慧寺。 净慈济祖 不是僧颠是世颠。人心参透即真禅。 易从菩萨堆中坐,难在黎民口里传。 按:净慈寺济祖殿。 上竺花开 我来无福见花开。花到开时我不来。 万一明年花待我,何辞日日供莲台。 按:上天竺寺古玉兰。此树每年二月十二开花,二十即凋落,花期仅八日。 中竺灵岩 疑是山僧示现身,月圆如钵伴嶙峋。 一岩犹自甘千岁,何限人间万岁人。 按:中天竺寺千岁岩。岩为宝掌禅师讲经处。 下竺三生 我身非我我非谁。除却多闻众莫知。 今世更坚来世约,三生石畔读题诗。 按:下天竺寺三生石。 湖心看雪 错认堤痕是月痕。陶庵梦里忆前身。 知谁戴笠亭边坐,看我舟中数粒人。 按:湖心亭冬景。 无边风月 虫二看来是二虫。亭前拍手笑儿童。 占他风月无边处,人在西湖最正中。 按:湖心亭秋景。又,虫字按原刻。 梅林归鹤 孤山雪后鹤归时。哭醒梅花冢畔枝。 终是林逋心太忍,千年不管旧妻儿。 按:放鹤亭。亭在林和靖墓侧。 冷泉清坐 忽闻清响落空亭。洗出肝肠一片冰。 半日山中容避客,不知天下有炎蒸。 按:灵隐冷泉亭。 湖山叠秀 捧来山水到亭前。叠作西湖第一联。 我下两行文字拜,风流直拍大苏肩。 按:西湖天下景亭。亭联“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为陇人黄文中撰。 六一诗源 六一亭前草不枯。泉声月影夜流珠。 窃嫌诗熟无生气,半勺清新足药吾。 按:六一泉。 过溪遗韵 乘醉归来不用扶。过溪犹记别浮屠。 最怜龙井多情月,送了前苏复后苏。 按:龙井寺过溪亭。 洗心涤洉 地净天干镜面铺。低头了了见眉须。 不妨掏出心来洗,且看先生有垢无。 按:云栖洗心池。 峰自飞来 鹫峰何事忽飞来。受我西湖水一杯。 却恐排云便归去,缚他双翅不教开。 按:飞来峰。 白傅诗堤 一堤轻吻两湖唇。桃面红羞柳眼新。 不管姓苏还姓白,始终西子属诗人。 按:白堤。堤划分里、外湖。 竹径兜云 绿天环合径中分。万玉声来十里闻。 山似幽人无个事,不妨兜大只装云。 按:兜云亭。 葛岭朝墩 四边云捧一台浮。夜气随潮喘渐收。 掌上搓来半丸日,照他西子正梳头。 按:葛岭初阳台。 光汉雄风 桃花血滴墓门红。国士肝肠在眼中。 合借湖山埋侠骨,美人怀里抱英雄。 按:徐锡麟墓。徐号光汉子,就义时遭剖腹剜心,极壮烈。 六和登眺 塔飞何待白云扶。插破青天莫漫呼。 到此真无毫发憾,从头至脚望全湖。 按:六和塔。 秋雪浮庵 行遍湖山更倚楼。一声弹指万方秋。 芦花更卷西溪雪,不许词人不白头。 按:秋雪庵弹指楼。 两浙清音 两浙词魂久寂寥。忽听庵外一声箫。 芦花雪怒秋如海,压倒钱塘百丈潮。 按:两浙词人祠。 西溪风雅 天下词人半此留,西溪更觉比湖幽。 让他桃柳无双艳,飨我江山本色秋。 钱祠间气 风驱万马踏天嘶。雪幕高张日毂迷。 欲向钱王借神力,敢将词笔压潮低。 按:钱王祠。 四库文澜 可怜文命不如虫。兵匪难逃又祝融。 窃幸江南留此阁,放他澜起怒翻空。 按:文澜阁。四库全书所藏,江南三阁独剩西湖文澜阁。 古洞烟霞 吸江来煮雨前茶。逃世还开洞口花。 癖到扁仓皆缩手,今生只合老烟霞。 按:烟霞洞。洞边有亭名吸江,以此处能望钱塘也。 白云精舍 剑吼箫鸣两不闻。只留山骨挂斜曛。 何时得似风无事,日向庵前扫白云。 按:夕照山白云庵。庵之住持得山和尚支援革命,孙逸仙甚嘉许之。秋瑾、徐锡麟亦曾聚此议事。 盖派元音 坡横十字口三叉。打出江南第一家。 独恨彼苍难叫醒,人间那管骨如麻。 按:盖叫天墓。盖殁于上世纪浩劫中。 长桥影事 梁祝曾同过此桥。至今花月不胜娇。 若将情路量长短,行尽天涯未是遥。 按:长桥。长桥不长、断桥不断、孤山不孤为西湖三绝。 风雅俞楼 孤山月罅泊轻舟。六一泉边漱古愁。 联绝我曾呼老杜,不因经义已千秋。 按:俞曲园纪念馆。拙编《清十五家楹联精华录》推俞樾为联中杜甫。 太炎风骨 南屏矗处补天苍。酹罢前张又后章。 变姓鞭尸难兄弟,何堪地下说兴亡。 按:南屏章太炎墓。墓在张苍水墓侧。上世纪浩劫中,章惨遭发冢鞭尸。章妻汤国梨诗云:异代萧条同此志,相逢应共说兴亡。 西湖画工 不见能诗老画工。西湖绝代为谁容。 松篁绿抱栖霞墓,犹似生前水墨浓。 按:栖霞岭黄宾虹墓。黄有诗云:愿作西湖老画工。黄六十后所作世称黑宾虹。 保俶风姿 山飞宝塔拨云开。不着人间半点埃。 恰似弥陀伸一指,指他风景自天来。 按:宝石山保俶塔。 云水诗僧 行云流水读僧诗。未到情深那解痴。 一样孤山山畔月,听人歌哭不同时。 按:孤山苏曼殊墓遗址。墓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浩劫中尽毁。又,苏尝泛舟湖上,诵西人拜伦《哀希腊》诸诗,歌哭如狂,舟人大怖,以为其精神病发。 灵隐谈禅 峰为何飞任去来。泉因我冷洗尘埃。 落花时节寻常见,花落谁能守到开。 众生诸相 一齐修得众生缘。地气能霑胜在天。 五百尊中诸相里,我来寻我坐谁边。 按:灵隐寺五百罗汉堂。 石佛沧桑 肠宽肚大又如何。奈此人间积垢多。 万事随他开口笑,是非成败只呵呵。 按:大佛寺弥勒石佛。 杨堤闲步 六桥烟雨六桥风。并作西湖十二虹。 白傅苏仙来往熟,登堤更欲访杨公。 按:杨公堤。堤上六桥为里六桥,与外六桥合称西湖十二桥。 韬光观海 日从沧海忽飞回。惊起钱塘百斛雷。 独倚僧楼最高处,唐人诗境眼中开。 按:韬光寺。唐人宋之问题句“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堪称绝咏。 望湖胜处 已后坡公九百年。不曾同看水如天。 化工那识文章价,乱把明珠泼入船。 按:望湖楼。苏轼《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真有驱神役鬼之力。 蛤蟆奇峰 一自银蟾落九重。蹲来宝石最高峰。 防他见月生乡思,跃入湖心便绝踪。 按:宝石山蛤蟆峰。 血园英烈 明月磨来作宝刀。更倾湖碧浣征袍。 园留北伐英雄骨,撑起南峰百丈高。 按:南高峰血园。 财神在上 只将温饱乞吾曹。千古文章运太糟。 到此无人不趋拜,何须更借靠山高。 按:北高峰财神庙。 空谷传声 玛瑙坡前洗耳闻。声来响往两俱真。 青山莫道无言语,隔水相呼解应人。 按:玛瑙坡空谷传声景点。于此向宝石山长啸,回响甚真。 绿云幽径 三千吨绿一筇拖。云自悠悠鸟自哦。 休怪目中无万岁,只今谁见翠华过。 按:乾隆行宫绿云径。 东岳仙真 神仙境界在中和。山水无妨佛占多。 听到十分亲切处,满城人唤铁哥哥。 按:东岳庙。庙中有铁铸四侯,杭人称之铁哥哥,盖杭人之守护神也。 山水留余 眼熟遥遥见御书。山招水唤两留余。 听泉横卧凉亭下,便觉龙床亦不如。 按:留余山居。匾为乾隆题。又,旁有亭曰听泉,颇清幽。 玉泉观鱼 黄金不换玉难如。泉独能容百尾居。 我愿苍生游此水,从今免作罟中鱼。 按:玉泉。泉中见鱼约百尾,皆长尺余。 灵峰探梅 香南雪北一徘徊。来访西湖第二梅。 不似人间有机密,东风任拆蜡丸开。 按:灵峰以蜡梅最着。 西山茗事 吃茶去便入西山。游戏苍龙头角间。 泉煮一瓢留数滴,泼他飞瀑落尘寰。 按:西山龙坞。山中白龙瀑殊壮观。 洗眼去来 文选楼前宝鉴平。劫灰流过细无声。 苍天有目须防瞽,好向池中一洗明。 按:昭明太子庵洗眼池。上世纪六十年代浩劫中,西湖人文罹毒尤甚。 湖滨晴雨 波意欲晴山欲雨,里湖多伞外湖无。 天公秘技谁曾识,黑白都凭信手涂。 按:湖滨公园。 勾山樵舍 门扣千莺万柳边。白头来问再生缘。 易安而后哀巾帼,一作诗人便可怜。 按:清女诗人陈端生故居。樵舍外为柳浪闻莺景点。又,陈撰《再生缘》弹词。 尚书刺竹 苌弘瘗碧向重泉。望帝归魂化杜鹃。 独有坟前尚书竹,叶刀枝剑刺胡天。 按:明尚书陈文龙墓。墓前竹刺出如刃。 国殇永纪 淞沪横戈挽夕曛。积尸为垫阵为坟。 漫夸游击全师胜,死国当时尽铁军。 按:国民革命军八十八师殉国将士纪念坊。 漫说澄庐 为问春风几度过。门前水镜不妨磨。 飞来百舌争枝急,且听禽言说什么。 按:蒋中正行辕。 雪舫幽情 雪舫斜临浴鹄头,陆居非屋水非舟。 唯供柳笠严裘坐,一钓苍茫万古愁。 按:浴鹄湾雪舫。亭临水若舫,故名。 九里云松 一声谁打寺楼钟。惊醒唐时懒睡龙。 久昵西湖飞不起,自甘鳞爪化云松。 按:洪春桥至灵隐景观。 红顶烟云 春风门巷忽萧条。花到全红便合凋。 地下难编关系网,只应生不恨今朝。 按:胡雪岩故居。朝,阳平。 铁骨红妆 天崩地缺看拳头。活在民间八百秋。 人世太污心太烈,却从泉下识温柔。 按:西泠武松墓。其墓傍苏小坟。 楼外楼上 鱼馋宋嫂肉东坡。食壑填来不厌多。 楼外楼看楼外月,包成馅饼味如何。 按:楼外楼饭店。 藕花香处 佳茗佳人尽可逢。藕花香里说雷峰。 涎垂西子千年色,耳洗南屏一杵钟。 按:藕香居。今在雷峰脚下。 溯梦千春 穿过杭时到汴时。落花如雪柳如丝。 挑他近水亭儿坐,欲唤莺黄唱宋词。 按: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