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运
文/陈书林
年终将至,一场有关归乡的大戏正在逐渐拉开帷幕。“春运”,中国特有的一次集中大迁徙,它事关亲情传递,家园情怀,怀着对故土的依恋,也包含着对传统节日发自内心的敬畏,都会在这个时段不断上演。随着“春运”的到来,各地的游子思乡心切,纷纷踏上回家的路途。近两年由于疫情的原因,能不能回家过年是每一位游子所担心的首要问题,所在的城市一旦出现疫情病例,回家的希望就成了未知数。恶劣的天气尚能克服,唯独对疫情心怀恐惧。在盼望回家的日子里每天都在祈祷中度过,焦急的等待中夹杂着莫名的一丝紧张,随着“年味儿”的越来越浓,他们躁动的心早已是归心似箭了。
满面沧桑的农民工,每年都是春运大潮中的主角,年年如此。这些分布在城市各个角落的建设者们,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吃力的拎着各种颜色的大小包裹,脚步蹒跚。为了保持身体的平衡,努力地侧弯了身子,用另一只手快速的用袖子蹭了一下脑门上的汗,焦灼的眼神中带着回家的喜悦。温暖的阳光洒下来,使他们有点眩晕,腾出一只手,遮住刺眼的阳光,在人群中昂起头努力搜寻着自己的亲人。这些大大小小的包裹,除了生活必需品之外,全都是“珍贵”的礼物或美味。带给家中长辈的一条好烟,两瓶好酒。亦或是带给孩子们的玩具,两包特产。包裹里装载着对长辈的敬仰,对亲人的问候以及对孩子们的所有爱恋,这是对漂泊在外的一次见证,也是对曾经的过往留下一段回忆。
普通的机油桶,仿佛成了他们每年回家的标志性物品,在漫漫的归乡途中,它可以是凳子,也可以盛杂物。回到家,它还是质量极佳的盛水容器,一物多用,这也是从多年的漂泊生涯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智慧。
离别,总有那么多的不舍。在新年到来之际,热恋中的男女,不得不忍受短暂的离别之苦。无尽的柔情和委屈就在分别的这一刻彼此相拥而相互慰藉。这分别的日子屈指可数,却为何变得那么漫长,在未来独处的时光里,每一分钟都是心理上的煎熬,即使现在的通信工具既可闻声,亦可谋面,但总有一种触不可及的虚拟。因为,有一种真实的想念叫热情相拥。山水的阻隔隔不断绵绵情意,短暂的分别只为体验什么才叫‘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出站了,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只见一位满脸喜悦的大妈快速“跑”上前去,伸手接过一位年轻妇女怀中的孩子,在小孩的脸上亲了又亲,发出“啵啵”的声响,然后就把孩子的小脸蛋在自己满是皱纹的脸上蹭个没完,随后又把孩子紧紧的抱在自己怀里,好像怕被别人抢走了似的,再也舍不得松开。
一年一度的春运,给各地的交通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或压力,但在政府各级部门的积极协调下,努力使每一位奔波在外的游子能早日回家与家人团聚似乎也成了一项政治性任务。家,就在前方。家中的亲人在等您一起回家包饺子。回家,即日启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