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矿前矿后之林
文/周崇民
矿前岭岭柞榛桦,矿后植松百万行。
莫破春秋谋利史,伐冰之主畜牛羊!
注释:1、矿前矿后之林:矿前,即煤矿之前。矿后,即煤矿之后。此说是在这些地方开煤矿之前的森林和这些地方煤矿不开了之后的森林。2、“矿前岭岭柞榛桦,矿后植松百万行!”之句:意思是说,这些地方在开煤矿之前都是原始的自然的一片片的森林,各种各样的树木很多,有柞树、榛树、桦树等等,这些地方是一个完好的生物链。然后,这些地方开了煤矿,几十年来的时间,煤矿开完了,又重新在这些地方植树,应该说这些地方重新植树造林,是利国利民的事。重新恢复植的都是松树。3、春秋:即指春秋战国时期的春秋。4、“伐冰之主畜牛羊”之句:《礼记-大学》有“伐冰之家,不畜牛羊。” 此句也是说,虽然煤矿占用的土地已经全部植上松树了,从经济谋利等方面上讲,植松树相对要优于其它树种,但从长远的自然环境等生物链上看未必可能优越。如果把这些地方新植的松树同比于“伐冰之家”的话,脆弱的生态只植松而不植它树与“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的句意相互矛盾。

作者简介:周崇民,1966年生于黑龙江省鸡西市城子河区,原籍山东省青岛市鳌山卫人,牡丹江电力枝术学校毕业,曾在鸡西矿务局城子河煤矿、鸡西矿务局滴道发电厂、七台河市铸造焦厂等地工作。学校毕业后继续刻苦专研民族传统文化。还曾在市场卖过菜、卖过肉、卖过水果。曾驾车送货天南海北等多年。2010年,决定深入林区、深入农村。今后,坚持守正创新,讲好中国故事,与民同声,弘扬正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