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亲的“遗产”
文/马国涛 诵/燕子
母亲永远地走了,一生平淡的用文字很难写出精彩的段落,八十四年的生命历程,就是为我们洗衣,做饭,缝缝补补,一切都是琐碎的家务。
我十七岁下乡,从此就与母亲聚少离多,下乡那阵子,每逢过年过节别的知青都请假回家,我却从不请假回家,不是我不想家,只是不愿经受短暂相逢的喜悦与长久别离的痛苦,更怕见到母亲送我留下的眼泪。大学毕业后飘洋过海在威海安了家,婚后单位四年才给一次探亲假,我想母亲,母亲想我,就只能用一封小小的,薄薄的书信来表达。

我安排完母亲的后事,又要离开这难得回来一次的家,这次离开恐怕回来就更不容易了。站在没有了母亲空空荡荡的家,一切陈设摆放的物件似乎还散着母亲抚摸过的温度,那锅里碗里好像还散着母亲做出饭菜诱人的香味,让我留恋母亲给的温暖,想把这感受留在身边。处理母亲的遗产时,我对兄弟姐妹说,我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母亲的遗产我分文不取。但这次离家,也可能是与母亲永别了的原因,总想带走点母亲的遗物,来满足思念母亲时空白的情感。我在屋里细细地看着母亲用过的物品,当我的目光落到母亲供奉的佛龛时,看到一本已经旧的有点发黄了的地藏菩萨本愿经,我随手拿了起来,慢慢打开,每一页都留下母亲多次翻阅的痕迹,每翻一页,母亲不同的遗容笑貌都会浮现在我的眼前。我回头以探寻的口吻问身边的妹妹:这个我带走吧。妹妹说:只要你喜欢什么都可以带走。

我把佛经贴在胸口,感到母亲那颗纯洁跳动的心,母亲一生不识字,更不要说读“佛”,“道”,“儒”经典之作了,据大姐说,就是母亲念的这本地藏经还是她一句一句教的。一次,我和母亲半开玩笑地说:“你也不识字,还捧着一本佛经一句一句的念,这么虔诚,真能得到好的回报?”母亲显然有点不高兴,说:“我自己到没想得到好处,你们都出门在外,我是希望佛祖保佑你们平安。”听到这话我心为之一热,泪都差点流出来。每一次我离开家,母亲总是絮絮叨叨,不厌其烦告诫我:老实厚道常常在,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多做好事莫问前程。母亲是认认真真的说,我却是马马虎虎的听,这次离家再也听不到母亲絮絮叨叨的声音,心里到不是滋味起来,空荡荡,好像少了很多东西。

母亲不仅告诉自己的孩子与人为善,不干丧良心的事,自己也是拿一颗善良的心对待别人。记得我刚上初中那年,她把刚失去母亲的堂姐接到家,给堂姐从里到外都给做了新衣服,我看着不高兴了,说妈偏向。那时每家的生活都很困难,我从小学到初中就没背过一个新书包,更不要说平时做一件新衣服了。母亲耐心对我说:姐姐没有了妈,在人前就发畏,我们不对她好一点,以后,她一生都强不起来。你们是妈亲生的,好一点,孬一点都没啥,可姐姐不是妈生的就得偏向她。我再看看妈妈身上带补丁的衣服,也就无话可说了。
母亲一生以一颗善良的心,不知帮过了多少人,她总是那么简朴的活着。
我看着手里的佛经心里突然发热,母亲的善良,不就是给我最好的遗产吗?
作者简介:马国涛,大学毕业,做过几年中学老师,喜欢把文字拆开,组合,像儿童玩积木那样,把文字搭建出自己想看到,喜欢的句子。
主播简介/刘丽颖,网名燕子。部队医院退休,曾在部队做播音员工作。喜欢诵读,愿将美好的声音奉献给听众朋友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