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维君,网名:山高林密,辽宁沈阳市人。现为中外诗人注册会员、签约诗人。喜欢诗评和影评,崇尚古诗词和现代诗。作品发表在网络平台。活着与古人论诗,死后与上帝握手。愿蘸一缕墨香,书写余生。 在《中外诗人》多次发表了个人作品专辑。同题诗作品《南湖》已被编入贺敬之顾问题字的《南湖—庆祝建党百年诗选》全球出版发行并获得”优秀奖“,同时获得”建党百年优秀诗人“称号。
题记:
2021年11月6日(农历十月初二)晨(明日立冬),朔风骤起,寒雪纷飞,大千世界,银装素裹!然,慈母久病,卧榻痛吟,随有感而发,草作小诗,寄情于景:
★七绝·冬日首雪
文/秋韵
冬日寒潮骤剧来,辽原瑞叶朔风裁。
琼装素裹无心赏,痿弱尊慈卧疾哀。
★五绝·雪
文/秋韵
夜来天欲雪,朔气彻街衢。
晓看琼装裹,儿童尽戏娱。
★七绝·雪
文/秋韵
青女抚琴情放纵,寒英千里玉纷纷。
文人墨客寻灵韵,逐景吟诗面悦欣。
佳作赏析:诗人秋韵老师的这三首小绝,堪称佳作。都是写雪,角度不同意境也就不同,但慈孝的感恩之心是相似的。下面让我们一起领略一下诗人的文采。
第一首《冬日首雪》。
起句:“冬日寒潮骤剧来/”开篇将入冬的寒冷,描写出季节的变化。围绕雪前写景,紧扣主题。
承句:诗人用朔风吹落叶继续渲染凄凉的景物。前后呼应十分连贯,也为转句做好铺垫。
转句:力求新颖巧妙,诗人是这样写的。“琼装素裹无心赏/”,为何无心赏,给读者留下了悬念之笔。
合句:原来是“痿弱尊慈卧疾哀/”。合句点明本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也抒发了对母亲病痛的挂念之情,彰显了儿子尊老尽孝之心。
第二首《雪》。首句和承句:“夜来天欲雪/朔气彻街衢/”。开篇描述冬夜的景象,雪要下还没下。寒气已在街巷串来串去。
转句和尾句:“晓看琼装裹/儿童尽戏娱/”。诗人开始描写下雪和儿童嬉戏的场面。暗示了人们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同时也歌颂了人文情怀的美好。与第一首诗的意境截然不同。
第三首《雪》,此绝格调欢快清新,淡雅的生活气息跃然纸上。
起句:“青女抚琴情放纵/”,描写年轻的女子,正在抚琴感受生活的静美。
承句:窗外大雪纷飞,诗人写道:“寒英千里玉纷纷/”。此处借景状情,衬托琴声的雅兴。情与景的融合,生动形象感人。
转句:“文人墨客寻灵韵/”,诗人在动与静的描写中,从而勾起了读者对文人墨客的向往。
合句:文人吟诗抒发内心的情感与抚琴画面相吻合。诗人写道:“逐景吟诗面悦欣/”。把文人喜悦的心态刻画得栩栩如生。意境深远,弘扬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这首诗与第二首诗又是截然不同的意境构建。
综上点评:诗人用意象的语言,在起承转合的情节中,将雪的主题表达的活灵活现。意境典雅深远,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点评:山高林密)
《鹧鸪天*小雪》
依钦谱(晏几道体)
作者/雲兒(詩香雲兒)
落叶疏枝恁可怜,凄凉谁个忍心看。低迷夜雨阴风里,斑驳寒雲小雪天。
身似梦,梦如烟,閣香①詞赋觅清欢。且将愁绪藏眉底,只把柔情落笔端。
(注:①雲香閣)
佳作赏析:《小雪》这首近期创作的抒情词,总体给读者的印象是:清丽婉转、婉约蕴藉。作者将抒情的品质融入了词人的个性与情怀。字里行间深寓词人的现实生活之感,人性的深度被词人精彩的叙写表达得极为深刻。
上片:词人在开篇借景寓情,通过咏物的描写,为下片做好铺垫。在低迷的风雨之夜,正值小寒节气,天空下起了小雪。街上的树木也是枯叶疏枝,给人萧条和凄凉之感。实在不忍心多看两眼。寥寥几笔就把环境勾勒出一幅画。无论是言情还是咏物当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词人通过咏物将景物叙写立体画呈现在读者面前。
下片:笔锋一转,重点抒发内心世界的情感。词人善于运用复杂的联想来表现情绪发展的曲折过程。词人写道:“身似梦、梦如烟/阁香词赋觅清欢/且将愁绪藏眉底/只把柔情落笔端/”。尽管悲凉的节气,但词人内心却慷慨激昂,从笔中寻找清欢。写出一首首感情激越、气势磅礴的诗篇。充分彰显了词人热爱生活的态度和开朗、乐观的心灵世界。同时也弘扬了一种积极向上敢于拼搏的精神。
整首作品格调清新淡雅,生活气息浓厚。在抒情色彩浓重的艺术境界中,有我之境的描写,往往是借助景物描写来表现喜怒哀乐。词人将自己的情感融合于景物,使得物具我情、物因情活。完美地表达了主题与诗境。
(点评:山高林密)
现代诗·源头
胡小康/香港
喜欢那姹紫嫣红的春天来了
空气中伴着雪的乳汁味道
妖娆的桃花蓓蕾
精心打扮着准备绽放
枝桠上挂着的绿叶便是一首诗
为辞海写尽风流
把诗词化成春雨
洒向大地生根发芽
春的夜
散发的花香
沉甸浮躁的心灵
微风拂过常青藤的枝蔓
满室的馨香交错纠缠
春天是万物复苏成长的始端
成长过程中
我喜欢母亲的呢喃
犹如康乃馨洋溢着温馨
浪漫又慈祥
春雨般的叮嘱
母亲
我行遍万水千山
走不出你牵挂的视线
感恩之心永存
惟愿漫天星光洒向我
借这斑澜
祈祷……
佳作赏析:《源头》是诗人胡小康近期创作的又一首经典之作。读后给人带来一种格调清新、主题鲜明的特征感悟。他描写和抒情的语言优美,意境悠远绵长。这首诗寄托了诗人对母亲的感恩情怀。意蕴丰满,耐人寻味。
第一小节:开篇诗人用姹紫嫣红、空气中的乳汁味道和桃花蕾的欲放,来描写春天的景象。春天给人带来温馨和温暖,草木泛绿、花儿在枝头绽放,它是生命的源头。诗人紧扣主题写道:“枝桠上挂着的绿叶/便是一首诗/为辞海写尽风流/把诗词化成春雨/洒向大地生根发芽/”。将春天万物复苏的蓬勃朝气展现在读者面前。
第二小节:“我喜欢母亲的呢喃/犹如康乃馨洋溢着温馨/浪漫又慈祥/春雨般的叮嘱/”诗人笔锋一转,开始写母亲。因为母亲也是生命的源头,哺育我们成长。从而使意境不断地深化,主题的表达更进一层。同时也增添了情节的厚度和张力。
第三小节:诗人借春天的铺垫,继续抒发母爱的情感。“母亲/我行遍万水千山/走不出你牵挂的视线/感恩之心永存/”诗人情感的渲染,在诗歌情节中不断地构建和升华精神世界。让鲜活的灵魂丰润立体地呈现在诗情画意中。结尾句诗人用漫天星光的斑斓,向母亲祈祷。表达对母亲的缅怀之情!
整首作品是对春天的赞美,也是对母亲的讴歌与怀念。诗人将一颗感恩的心,化作泉水潺潺的源头,滋润着生命的过往。宛若一幅色彩斑斓的亲情画卷。情节曲折委婉,节奏引人入胜。赋比兴融成了统一完美的诗境。
(点评:山高林密)
七律*元旦
文/萍水相逢
(辽宁·本溪)
元旦归时庆早春,三冬换岁喜迎新。
故园惜別辞难赋,游子思乡念远亲。
似水流年催鬓雪,如云幽兴扫衣尘。
文明盛世通天地,礼乐中华富国民。
佳作赏析:《元旦》这首七律诗,是诗人王丽萍近期创作的佳品。主题围绕庆元旦、思远人,抒发了浓浓的情感思念。同时也歌颂了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和愿望。
首联:“元旦归时庆早春/三冬换岁喜迎新/”,新年源远流长,喜庆氛围凝聚了多少民俗文化。早春和换岁的意象构建,呈现出喜庆的画面。三言两语便在诗人笔下勾勒出形象生动的新年景观。
颔联:“故园惜别辞难赋/游子思乡念远亲/”,笔锋一转,重点抒情怀乡。在元旦喜庆的日子里,难免要惜别故园思念远亲。如此写法深化了节日氛围,也增添了作品的厚度。
颈联:诗人写道“逝水流年催鬓雪/如云幽兴扫衣尘/”,年华如水逝,岁月不禁老。又到扫衣尘的时节,头发也白了。抒发了内心深处对人生的慨叹。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心态。
尾联:“文明盛世通天地/礼乐中华富国民/”,呈现出盛世文明和礼乐中华的温馨画面。将主题意境升华至社会繁荣昌盛的高度。
整个作品典雅有致,传神动人。在优美的语境中起承转合,将庆元旦思远亲的主题表达的淋漓尽致。
(点评:山高林密)
现代诗·旧时光久了,要不要晾晒
文/悠闲的云
看见樱树上的疤
总会想起海水的漩涡
陷进去
万劫不覆
铁器久了
阳光让它铮亮
脸上的斑
却是太阳晒出的锈
旧时光装订起来
闲暇时翻阅
久了
不知道要不要晾晒
佳作赏析:《旧时光久了、要不要晾晒》这首现代诗,是诗人悠闲的云老师近期创作的佳品。诗人富有弹性和力度的描写,无论是意象构建还是诗句的提炼,都具有一种含蓄性。她短小精悍的诗句,总能为读者昭示一种生活的哲理。
第一小节:开篇诗人写道:“看见樱树上的疤/总会想起海水的漩涡/”,可以理解为曾经有过的伤痛,诗人不愿意去想它,更不愿意提起。一旦勾起这种伤痛,就会像海水的漩涡,陷进去将万劫不复。这里的意象表达含蓄,诗境渲染也很艺术。
第二小节:诗人继续深化主题诗境,“铁器久了/阳光让它铮亮/脸上的斑/却是太阳晒出的锈/”。阳光虽好,可使铁器恢复锃亮。可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外表会老,会长出老年斑。太阳照射(好像心里的累累伤痕,太阳无论如何也不会消除)。就像心里的伤疤,锈迹斑斑。诗人用形象语言表达诗境是作品的一大特色。
第三小节:也是结尾诗人给自己过往的经历,镀上一层金色的光。诗人写道:“旧时光装订起来/闲暇时翻阅/久了/不知道要不要晾晒/”。曾经的过往历历在目,有记忆生活的美好,也有不尽人意的伤痛。把这些装订在一起,像一本书闲暇时可供翻阅。诗人将复杂的心理展现在读者面前。情感波动的内心世界,充满了明亮的光泽。同时又向读者昭示着什么?
整首作品:诗人将深刻的哲理蕴含情节中,给人带来一种精神慰籍。诗歌分为意识流和生活流两种创作,这首诗可归结为意识流。诗人细腻深沉的描写,主题具有人文精神特质。整个诗境的表达曲折委婉、哲思深邃。
(点评:山高林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