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诗家集评】
麦 后
张明新(山东)
黄金收罢碧禾生,农子归乡又返城。
布谷不知人世改,飞来飞去尚催耕。
独孤食肉兽点评:三四出古入新。诗言现实,当有现实景、境,不得一味议论。此诗能避时弊。
探家途中
张明新(山东)
燕子寻巢衔落霞,麦黄时节益思家。
车飞不及归心快,眼里已红庭院花。
英子点评:题为“探家途中”而以“燕子寻巢”起兴,自比归燕也,在麦黄时节里更是思念家乡,化“每逢佳节倍思亲”而不落俗套。转句大妙,蕴“归心似箭”而不着痕迹,用车速与归心对比,突出归心之急,即使在途中,“眼里已红庭院花”也,间接地说明家乡的一花一草早已经深深地烙印在诗人的心里了,从而表现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晚 春
张明新(山东)
春色阑珊夕照红,堤边柳絮又飘蓬。
一行归雁浮青岫,几缕游丝袅碧空。
每听莺啼寻动叶,因怜花谢斥来风。
此生本是多情客,争奈东君不始终。
杨雪窗点评:题目曰“晚春”,自然内容并非仅仅铺叙晚春之景,而是以“惜春、伤春”为主旨,来裁剪景物,抒发情感。首联“春色阑珊夕照红,堤边柳絮又飘蓬”,即有强烈的惜春情绪,尾联“此生本是多情客,争奈东君不始终”,言此生多情,惋惜春光逝去。情感主题贯穿首尾,惜中间写景有不太关联处。如颔联“一行归雁浮青岫”,即不甚切主题,并不见惜春之情。且雁行北归,多为初春之景,古人诗云“洞庭春水绿,衡阳旅雁归”。颈联“每听莺啼寻动叶”,纯为写景,虽饶有趣味,亦不切情感主旨。下句“因怜花谢斥来风”,构思既佳,亦深寓惜花之情,妙句。
摊破浣溪沙·探家
张明新(山东)
捻段柔条弄笛音,垂杨陌上觅童心。欲嗅鲜花何用买,近芳林。
新燕高飞嫌日短,故园浅驻惜春深。身似浮云来又去,泪涔涔。
张庆凯点评:柳条弄笛,想见童趣。此特写镜头,可堪“记住乡愁”。“浅驻”已言其短,故“浮云来又去”未能惜墨。
采桑子·探家
张明新(山东)
春风吹送来还去,来日桃花。去日樱花,红似乡愁减复加。
情怀也共花开落,喜是归家。恼是辞家,絮又飘蓬鬓更华。
王海亮点评:春日匆匆,脚步匆匆。来时桃花开放,去时樱花正好,乱红从中心情起落。两结恰到好处。
湖边赏樱
张明新(山东)
春浓时候好凭栏,玉鉴如磨绿复丹。
谁种樱花湖岸上,一千可作两千看。
张庆辉点评:尾句扣“湖”。“新巧”虽时蒙古墓派讥,其实非尽不可,要在能绾合,有别趣。此例可证。
姚泉名点评:雅事俗写,转结生新。尤其投凡心所好,故而我亦解颐。
何其三点评:此诗妙在构思,妙在切入点的选取,妙在借助“湖水”这一外物。君子性非异,善假于物也,有时只须凭借一物,诗趣意趣便可立现。
夜 渔
张明新(山东)
夜色晴明柳覆堤,桃花水涨接山溪。
小船不荡闲双桨,一网抛圆捉月儿。
沈利斌评:如儿时看水墨动画,画面缓缓展开,诗心、童趣、美景俱得,洵为佳作。
谢良坤评:清雅。动静得宜,简而有法。
致老妻
张明新(山东)
昔日艰难百事哀,服装店里久徘徊。
为卿今欲择千套,只是青春补不回。
韦散木点评:绝句以今昔对比,感慨青春不再,感情哀婉,化用元稹《遣悲怀》意。选题与角度甚佳。可惜文字稍欠佳,末二句可作“为卿今择衣千套,只是青春穿不回。”更佳。
楼立剑点评:生活或许是无数幸福堆积起来的遗憾,也或许是无数遗憾堆积起来的幸福。从“百事哀”的局促到“择千套”的豪奢,日子在变,真情不变,以小见大,方见诗心。
题燕柳图
张明新(山东)
桃李花间莺啭日,芭蕉叶上雨来时。
始知春色亦弹得,燕是音符柳是丝。
韦散木点评:前二句对仗典雅工整,拖出春声。后二句议论比喻,巧妙贴切,极具画面感。
张庆凯点评:予尝谓:画中有诗贵在读。有“柳丝弦”、“燕音符”,“春色亦弹得”!此作从《燕柳图》中读出音乐,其阅读力、联想力非同凡响。诗人眼光,正当在此。唯“芭蕉雨”形象于春,并非最宜之所。
庚子春
张明新(山东)
清泪时常洒,芳醪久不斟。
恨无驱疫术,空有补天心。
江岚点评:每当国难临头,便知“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诗的份量。
咏 梅
张明新(山东)
独于冰雪破红来,忍见枝摇坠绿苔。
花有孤标春也妒,东风吹落不吹开。
张庆辉点评:梅诗难写,难脱“香自苦寒来”“横斜水清浅”“为有暗香来”之类。此绝别开一境,以“孤标春妒,东风吹落”喻人世一态,好。
雨夜
张明新
卧听潇潇小院槐,忆中往事绕清斋。
儿时最喜眠宵雨,明早无须去拾柴。
归樵点评:由卧听夜雨打槐,勾起对童年的回忆,“眠宵雨”,“眠”字见推敲。即夜雨中踏实睡眠,因为明天不用再早起去拾柴了。童年的艰辛淡淡道出。
听 雨
张明新(山东)
侵窗湿气冷霜茎,夜听芭蕉梦不成。
滴在各人心坎上,一般秋雨万般声。
归樵点评:转结“滴在各人心坎上,一般秋雨万般声。”颇妙。芭蕉雨乃凄切之音,然而滴在各人心坎,却各不相同。所谓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
咏毁钟
张明新(山东)
深山藏古寺,月夕复霜晨。
万杵铁钟破,犹多未醒人。
熊天锡点评:万杵铁钟破,犹多未醒人。特赏转结警醒。
阿杕点评:立意很好,咏物之体。唯前二句与所咏有些疏隔,第二句“月夕”与“霜晨”从逻辑上说有可能时间隔的又太近,表现岁月流逝稍欠。
杨逸明点评:原诗前二句交代钟所处时空,何“疏隔”之有?“月夕”与“霜晨”指钟响日复一日,如何又“时间隔得太近”“表现岁月流逝稍欠”了?没读懂原诗,就敢指手划脚自以为是说三道四,所以点评才会“疏隔”与“稍欠”。
高铁上
春风相送一程程,窗外杨花更伴行。
车是针头人是线,穿来穿去补离情。
杨逸明点评:只要有一个有美感的贴切的比喻,就能写成一首诗。但是这样的比喻,又必须是诗人在生活里去细心发现的。这首小诗就是如此。
冬日登山
张明新(山东)
石径挂高岑,登阶独探寻。
稀云笼峡谷,积雪满松林。
雪上留痕兽,云间绝影禽。
银河冰冻否?欲去洗胸襟。
梦欣点评:中二联状景笔力遒劲而结句奇绝,着一“洗”字,境界尽出。
怀 友
张明新(山东)
相见无期思愈浓,南天久望暮云彤。
离人不及衡阳雁,一岁春秋两度逢。
杨雪窗点评:后两句构思比较巧妙,句式似受到王昌龄“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的影响。首句“相见无期思愈浓”,略嫌不妥,生离不当作此语。况当今日科技高度发达之时代,如此苦语,微觉刻意。
咏桂花
张明新(山东)
移于娥月殿,秋日发天香。
一见花颜色,吾衣拟着黄。
孤山梅雨点评:起承句状秋天桂香痕典,可。转结有点魔幻主义手法。假如不是梵高的视黄症也助力…
咏钟表
张明新(山东)
碾压边城十二重,古今无计阻游踪。
恨来欲断三根剑,割尽年光是此锋。
江合友点评:咏物佳作也。比喻新颖,边城拟时间刻度,三根剑喻时、分、秒指针,令人印象深刻。
村口见妻送夫
张明新(山东)
车声响处手频挥,云泪花心逐路飞。
垂柳不知人去远,依然摇曳似牵衣。
孤山梅雨评:转结句以物拟人关情,得诗词形象思维精髓也。次句云泪花心意象亦同效。主人公之间的离别镜头只有首句频挥手处局部得见,整首诗写得蕴藉真情,用语平实,比喻贴切,以景物烘托主题得法。
重阳后二日漫吟时居灵山卫
张明新(山东)
秋色正堪怜,新花老叶天。
嫩寒霜菊发,余热火枫燃。
海沫时飞鬓,山堆欲上肩。
此间良有趣,何必五湖船。
段维点评:首联承句“新花老叶天”,新老对比强烈,句式新颖;颈联次句“山堆欲上肩”手法独到,生动可感;尾联化典无痕,怡然自足之情令人羡慕!
荟萃湖之秋
张明新(山东)
西风泼树叶成金,雁背红霞过碧浔。
谁展长天秋水画,夕阳钤印在湖心。
楼立剑点评:明新兄诗笔到处,往往新人耳目,此作亦然。画印之喻,今人亦多用之,然能嫁接无痕,非有郢匠手段不可办。
沈利斌点评:咏湖之秋色,出新甚难。“夕阳钤印”入诗中,语虽不俗,但今人用之已多,便少新意。“雁背红霞”,如此相似用语,古人诗中亦能得见。而“西风泼树叶成金”一句,令人耳目一新,能有此句,全诗生色。
中秋怀各地亲人
张明新(山东)
玉露笼金桂,华灯照绮筵。
所嗟今夜月,不在一家圆。
苏俊评曰:
借唐人“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归”句格,得夺胎之法。
湖岸有石,石有细孔竟生小花,因赋
张明新(山东)
何处飞来也?嶙嶙卧水涯。
三生承雨露,五彩想云霞。
灵窍含情种,痴心发丽芽。
因怀补天梦,顽石竟开花。
卢冷夫点评:作者观察细,赋得巧,寄情高,为这丛石孔中的小花赋予了旺盛生命力。最后一句颇为大胆,小花竟有补天之梦想,不由让人想起那首《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客 思
张明新(山东)
水皱相思绿,枫燃客梦新。
每闻丰岁喜,长忆故园亲。
燕去空巢草,菊开无主人。
秋风归远宦,况我是闲身。
刘鲁宁点评:颈联最为动人。
湖 上
张明新(山东)
何处消残暑?夕香湖水亭。
无波堪照镜,有月始嫌萍。
林密吟心碧,天深望眼青。
银河底应漏,时见滴流星。
肖三羊点评:
此律淡然清湛。中二联情景互见,各有侧重,锱铢匀称。尾联想象奇特,出意外之笔。
郊 行
张明新
树欲成荫鬓欲华,风吹过雁水流沙。
眼前春色谁能挽?今日空枝昨日花。
归樵点评:绝句中如果一二是相对独立的单句,则三四句在逻辑上应是贯穿一体的不能各自独立的“流水”句式。如此,诗人的主观意识便具超越客观景象,此法易表现感动、感慨、感叹、感喟。读此诗,可识此法矣。
乡 望
张明新(山东)
客中多旧梦,望处又新秋。
云海难穷目,乡关不入楼。
逝波自东去,归思向西流。
莫近阳台久,苍烟起暮愁。
卢冷夫点评:诗重在抒写情怀。首联重拾旧梦,牵挂乡愁;中二联在乡望中挣扎,有几多无奈;尾联一句“莫近阳台久”,则游子意绪,愁更愁也。
少年游(姜夔格)
张明新(山东)
棋争楚汉,诗研唐宋,书柜暗生香。白鬓夫妻,绿茶情味,对坐忆沧桑。
田间稼穑灯前笔,耕读旧时光。花老西风,人闲南牖,看柳系斜阳。
肖三羊点评 :
以少年游词牌,写老来夫妻诸般情形,已见选调之意蕴所在。词中更是极尽曲婉,说大半生你侬我侬,深情依旧,的是动人好词。
何其三点评:
冲淡闲适,笔轻韵秀,细品可于言外得情味。
绮 怀
张明新(山东)
深宵月出照人家,香蔼满庭明似纱。
清露沾衣眠不得,身边一树紫薇花。
陈仁德点评:此诗写得清新空灵,如《聊斋》中遇仙场景。四句层层递进,引人入胜,最后结于“身边一树紫薇花”,给人非常多的遐想空间。这时容易联想到“忽然从假山后传来一阵环佩声……”蔼当为霭之笔误。
张明新,山东省齐河县人。中华诗词学会、山东诗词学会、北京诗词学会会员。足荣杯丁酉好诗词、中华诗词杂志两届中华好诗词、第二届诗词中国一等奖获得者。诗联获两届中国文联、文化部主办的“百诗百联”奖。
编后絮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