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儒家文化的价值
听雨客2022、1(作者:董敷忠 )
《论语与中华文化》是一部宣讲儒家文化的书,以《论语》作为基本典籍。
本书从儒家文化内容中抽取十八个字作为纲领:仁义礼乐和中善勇智,孝敬忠信慎恕耻廉行,逐一讲解,试图寻觅儒家文化源头的清澈与本真,正本清源,剔除糟粕与误解,以便在新的时代落地开花。
2013年11月26日,中国共产党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来到山东曲阜市孔府考察,并参观孔子研究院。他看到摆放的书籍刊物中,有《孔子家语通解》《论语诠解》两本书,便拿起来翻阅,说:“这两本书我要仔细看看。”作为中国共产党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领袖说出这句话,既是在向全世界宣告,一个伟大民族,要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的价值,发掘民族文化的宝藏,推动民族文化的繁荣,助力民族复兴的宏伟事业,又是在向全党全军全国民众,官员,教师,发出号召:人人都要读《论语》,读儒家经典。2014年9月24日,中国共产党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袖,国家执政党领袖,参加全世界祭孔和国际儒联会员大会,并讲话,这异乎寻常的举动,向全世界发送了强烈讯号:一个拥有古老文明的东方大国,在迅速崛起的同时,开始高度重视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以此作为提升国家软实力、推进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装备,从而培育一代代奋发文雅的合格公民,增强民族发展的持久动力;屡遭欺凌的东方大国,在一种文化强势影响世界三百年之后,是时候亮出底牌了,在当今波谲云诡的世界舞台上,中华民族和平发展,突飞猛进,有能力站回自己应当享有的位置,没有谁能够阻止,一个大国,有责任为全人类的文明和谐,贡献出自己的独特方案,也没有人能够阻止民族文脉世界繁延。
2017年1月25日,国家高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说:“迫切需要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迫切需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迫切需要加强政策支持,着力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可惜,国家主席的话,我们很多人,各级官员,教师,没有听到;高层的文件,“迫切”的命令,我们大部分人没有看见,看见了,也无动于衷。关于儒家文化的复兴,这种无法即时见到政绩,又无人跟踪监督的活,基层政府没有动作。有关文化部门、宣传部门官员没有动用政府资源与力量,招揽社会贤达,建立团队挖掘研究,不去集结热心文化人士建立讲师团培训官员、教师等重点人群,无人部署在学校社区村庄建立讲堂,没有招募大量文化志愿者接受培训而后广为宣讲。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一切都没有开始,儒学的田园仍然一片荒凉。只有民间少许爱好者在孤零零的埋头忙活,好像电视剧里的潜伏者,需要用暗语联络。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是主要的内容。儒家文化,是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家,在前代文化的基础上创立的,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成果,其中仁爱中庸的哲学思想、关注民生的治国理念、忠孝节义的君子修养,对于我们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公民人格的完善,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强烈影响了我们民族的精神走向,促进了民族文明的进展,甚至儒家创造出来的许多词语,比如忠孝节义、礼义廉耻,都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了民众,至今仍然在民间运用。
儒家文化,被并列于百家之中,其实它不是其中一家,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主体精神源流,是民族文化的命脉与根基。可以说,孔子在西周末年那个君王昏暗、世道混乱的时代,打出来“仁”字大旗,倡导礼乐秩序,他为我们的民族,制定了价值标准,他呼唤人们要走正道,要做孝子,要做君子,要各尽其责,国君操心民众的疾苦,臣子忠诚服务国家,爹担爹的责任,子尽子的孝心。他要挽回散乱的人心,引领民众走向正道,使国家恢复秩序。他是悲悯天下,拯救民众的卓越的思想家。
有学者说,孔子生活的那个时代,是全人类“轴心突破”的时代。再晚孔子几十年,古希腊出现了苏格拉底。全人类在相互隔绝的两个区域,出现了两种卓越的文化,一些卓越的领袖,文化的巨人出现了,这种奇观,被称为“轴心突破”。也就是说,这个时候出现的这些伟人,他们的思想,为一个民族,甚至可以说为全人类,确立了做人治国的价值标准,他们规划了一个运行图,指引了人类前进的方向。作为我国古代第一个开办私学的教师,孔子首先关注人的发展,关注人价值的最大实现。他认为人不是生来就是人,而要经过学习与训练,才能成为人;人可以将自身打造得高尚与完美;人只有首先打造自身,才能够改良社会。他要建立人类最早的政党——“仁字党”,要培养具有悲悯情怀,勇于社会担当,既文武双全,又人格圆满的君子。这些人,先有道德品格的养成,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注重自身修养;然后再大量阅读典籍:诗、书、礼、易、春秋,诗经,诗歌艺术教育,书经,古代领袖们的高尚品德教育,周礼,各种场合的礼节教育,易经,哲学思想与道德思想教育,春秋,历史教育;同时,训练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数,就是各种场合的礼仪,各种乐器,射箭驾车等战争技能,还有写字与计算。他希望,先培养一部分这样的优秀人才,在全社会打造一个精英团队,然后由这一部分人,再去教育训练更多的年轻人,凭自身的榜样作用与持续的宣传,水纹般扩展,影响到更多的民众,然后有一些人有机会去担任县长、市长、省长,甚至作为国君的老师,辅佐国君成为优秀的领导者,这样,就可以把仁爱的思想、惠民治国的理想、君子修养的理念广泛的推行开来,整个社会风气就能够得到改良,人民的生活也能够获得改善。
(至此,我们应该明白,儒家君子远非孔乙己那样的废物。)孔子希望有这样的一批优秀君子,充实到社会各层政府之中,直到国君身边,这样来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问题。任何国家体制,任何治国理念,最终必然落实到个人手里。只有优秀的人掌握权力,优秀的人治理社会,乡长、县长、市长、省长,直到最高决策者,才能够改观社会状态,打开新的格局。孔子看得准,下手狠,一剑封喉,准备彻底解决问题。他为此殚精竭虑,奔走呼号,奉献了一生。
《论语》是儒家文化典籍“四书五经”中最基础的著作,由孔子的弟子收集编排而成,记载有孔子的大量言论,几乎囊括了儒家文化的基本理念。孔子要收拾人心,整顿秩序,他教导人们如何做人,如何处世,如何做官,教人孝亲敬人,忠诚做事,尽职尽责,担当社会。它最浅显好懂,又方便落实做出来。《论语》就是古圣先贤制定的人生指南,做人须知,家庭的红绿灯,处世宝典,是我们中国人的圣经,古人把什么都为我们准备好了,应该人手一册,妇孺皆读。
这是当前社会较为迫切的任务。它就是一剂良药,应该马上支起砂锅,积聚柴薪,熬制起来,多些大砂锅,多些柴薪,三五十年功夫,方见成效。
作者简介
董敷忠:男,语文教师。喜文学,偶为之,自得其乐
读后感怀随笔
文/了凡
中华文脉渊,智慧世流传。
三黄五帝始,黄帝内经传。
去除人疾苦,针炙药草捡。
稳定民心乱,国君策略绽。
孔孟礼仪学,救世精英选。
仁义礼智信,君子诗圣篇。
治国齐家道,忠孝思想联。
外交使臣节,礼数精彩炫。
君威德昌世,家国稳固源。
庙堂圣贤聚,江湖民心连。
家家和睦处,幸福长久远。
荣耀羞耻心,道德塑规范。
2022,01,10日晚上7点0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