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传记文学《裸山》
第30集《悟出真谛秘方泄真言》
文/王世安 诵/旭洋
20世纪70年代,在咱的家乡有个流传甚广的故事,说的是,有位老农只认死理。他认准的事,绝不会因周围人反对而改变,为此遭受了不少磨难。他的坚持感动了一个神仙。这位神仙偷偷下凡,找到这个老农,赠送他一个秘方和六句真言。
到底是怎样的秘方和六句真言?许多人都想知道,也想得到。这件神秘事传来传去,都说是咱爹获得了,并且深知底细。再后来,还说这件事就发生在爹的身上。
可是,不管咱当时怎样追问,爹都矢口否认。1978年,当时的生产队集体经济还普遍存在,社员的生活仍旧贫困,家无存粮,总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咱也是常常饿得无精打采,经常眼睛都懒得睁开。这样下去怎么能行?为寻找生路,咱去询问爹,求他给个灵丹妙药……爹沉默了许久,才对咱说:“办法倒是有,就怕你嫌弃太苦、太累、太脏干不了,就是干了起来,也很难坚持。”
下麦窝村民刘志民说,鸟无食无法飞行,人没钱无法生存。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为能够治饿,咱挺起胸脯:“只要是人能干的事,累不死的,咱就能拼命干。”咱暗自发誓: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非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谋生之路不可,只有这样才算是真正的男人。“
咱就等你说这句话,有骨气才是咱儿子!编筐织篓,重在收口,有一门手艺就能养家糊口。爹看过城里的豆腐坊,也细心考察过,凭眼力心力手力,也能做出豆腐来。做豆腐是水里捞财,累死人的活,一般人干不了。
有爹做后盾,咱要争当先锋,妈和老婆做后勤,全家四口人齐上阵,在老宅的中心地角率先创办了王家豆腐坊。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筹备,王家豆腐坊鸣锣开张。村民喜笑颜开,逢人便说:“平常咱们每年只有过年才能吃上豆腐,这回好了,只要有钱可以天天吃上老王家的大豆腐块啦。”
王家豆腐的制作经泡黄豆、煮汤、过滤、挤压等多道工序,因味道鲜美、块大、筋道、价格便宜、卫生过硬等众多优势,一炮而红,备受乡亲们的青睐……两年之后,虽然豆腐坊多如牛毛,但乡亲们仍然认可王家豆腐。有童谣曾经称赞王家豆腐唱道:
豆腐嫩,豆腐香
唇咂不吃心发慌
豆腐嫩,豆腐香
咱娃眼馋咱爹想
那么,王家豆腐好吃的秘诀到底在哪里?
多年以来,许多人都思考过这个问题,甚至追问王家的历史,老王头是不是有什么神仙秘方和真言。爹听后仍然不作声,直至临终也没有泄露过,这秘方和真言,到底是个啥模样呢?
历史已经证明,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必须走在前面。在跟爹反复制作豆腐的过程中,咱也走过好多家豆腐店,不用问也知道他们家的致命弱点在哪里,出于行业规矩,只是不揭穿他们而已。咱们家的优势具体在哪里,咱能说得一清二楚。许多人对爹说,你家从来没做过豆腐的小安子,如今咋成了行家里手。
在这里,咱偷偷地告诉你,做豆腐可是个良心活儿,其中也曾有极个别人偷工减料,应该投入十八斤黄豆而少投了两斤,即使勉强出两板豆腐也会砸牌子。在这方面,爹每次除了足斤足两之外,会再另外多添一大碗豆子,以保证豆腐的质量。再就是做豆腐是累死人的活儿,有套老嗑儿令人玩味:
豆腐香来豆腐软
雪白鲜嫩令人馋
吃起容易做起难
一年四季把水担
起早贪黑腰累弯
身疲体乏筋骨酸
好汉嫌脏远远躲
水里淘金实艰难
七十二行,行行难,再难也得有人做,知识和秘方,都是咱家的宝贵财富。不献出就是小心眼儿,在没征求爹意见的情况下,咱擅自做主,向外界透露,这样的做法大家说合适吗?只要对社会有帮助,咱想爹会支持的。在此咱就将所得的秘方全部拿出来,权当王家做一点儿贡献,对王典家族有个念想。
早听说下麦窝村有句“不怕学不成,就怕心不诚”的至理名言,在咱心里早已化作行动,在做豆腐的几年中,通过大量的实践,感悟人生颇多道理,获得了精神财富。其中最值得推广的是,要想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这样的硬气话,必做堂堂正正的人,才能获正果。
要做一个真正有原方引子的良心,再配上灵验的道德正方,它们在一起锤炼,方能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秘方。将良心道德放在掌心掂上一掂,再拍拍自己的心口扪心自问,自己做事对得起一撇一捺的人和良心道德吗?对得起!你才能获得人生的秘方。
经过深思熟虑,咱认为,这就是神仙给人间最大、最珍贵的良心道德上的一个秘方,是人类获取财富的绿色通行证。 做豆腐看似简单,其实是一门学问,是高尚的手艺。只有“良心道德”四个字做得好,手艺才好,口碑就好,生意才能红红火火。做好豆腐是考究生意人品德的试金石。在历史上,手艺人多如牛毛,只有品德好,豆腐才能做得好。
1981年秋,为继承父业,打造一身好手艺,咱可下了一番苦功。一熟三分巧,一通百样好。一丝不苟,千锤百炼,终于练就了六句真言,成为咱们传家至宝:
第一句,凭良心精选原材料。病从口入,根在原料。在选豆子时必选无虫眼、无豆瓣、无杂质的精豆。只要符合这三大标准,价钱再贵也要买下。否则再怎么便宜,甚至白给也不能要。
第二句,精选优质的制作工具。必须用上等用品,像选磨、选木料、选布料等必须细而再细,不得有半点马虎。
第三句,熬熟豆浆,掌握火候。锅下不用很冲的柴火,专用软软的文火,反复地熬制豆浆,只等翻滚到了十分成熟时才能用。第四句,做好点豆腐,心力眼力到位。卤水往锅中要慢慢地滴,要用勺子均匀搅动,到一定的时候才能停止。
第五句,压力视火候为宜。豆浆用纱布包严,用大木板压上,再加上一块大石头,压的时间太短显然太嫩……压成了四不像更没人要。做豆腐必须细看火候,火候是经过苦功练就的,正所谓梅花香自苦寒来。
第六句,严把食品安全关。人勤、活儿好,做豆腐必须在干净的房间里进行。任何一道程序,必须讲究、干净,让人吃起来放心才行。
这六句真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本来连一个字也不愿外泄。谁一旦获得,谁就成了豆腐仙子。秘方真言,是咱家至高无上的宝贝,血汗的结晶。 其中有一件事,让咱一辈子忘不了。当年,爹找不到抹布,突然看到抹布堆了一大堆,不由得训斥道:“这么多抹布堆放在一起,能不起球繁殖生娃吗!”对此,帮忙的妈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还被爹逗得“扑哧”一声笑了。这是多么生动的语言艺术,对于抹布起球,不管妈怎么笑,爹一直在严肃教训人:要讲究!抹布必须洗干净,放到每一个该放的位置上,随时将有水的地方抹干净。这是铁的规矩!
咱在精心做豆腐的时候,看到刚刚出笼的豆腐,在豆腐板上冒着腾腾的热气,似仙境一般,放在盘里,四周都充满着灵气、香气;豆腐在豆腐板上,不断地移动,像仙子一样活跃,又像一对连体胖妞儿互相拥抱,喜笑颜开,十分地招人喜爱。
有人看热闹,让咱白送豆腐。说起白送,还真的有了奇效,今天你听好了,咱白白送给你新知识。经过反复实践,发现豆腐对女人养颜防病大有奇效,这是咱的一大发现。豆腐有利于防范妇女常见的乳腺癌;雌激素有助于中年女性减轻潮热、烦躁等更年期症状,还有助于延缓绝经期的到来;有润肤美容和延缓衰老的作用,女性每天多吃豆腐,益处多多。
咱们做的豆腐,不管怎样嫩,都能立得住、切得住、炒得住。很多人回家不等豆腐下锅炖,就情不自禁地放进嘴里吃一小块儿,那鲜嫩的味道,扑鼻的清香,让人陶醉,民间就有“小葱拌豆腐”“鸡刨豆腐”等多种美味的做法。
那时豆腐进了肚里,不仅营养丰富,还能耐饥饿。每天吃上一顿,可以挺住一天的心慌。那些年,王家豆腐不仅好吃,还大显了精气神儿,相传,就连小孩在跳皮筋时,也边跳边唱那时有关王家豆腐的童谣:
豆腐热豆腐香
一天不吃心发慌
豆腐嫩豆腐鲜
品尝豆腐似神仙
1983年,咱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豆腐匠,直至现在,还有人在戏言:那个“土疙瘩记者”,咱早年就知晓,还是下麦窝村做豆腐那个臭小子。很好,咱爱听这话,听后心里臭美得很,欣慰之时频频点头。抚今追昔,心里的酸甜苦辣,油然而生,不由得飘飘然。
昨夜凌晨,正在赶写这篇稿子,因太晚、太累的缘故,在朦胧之中,爹忽然飘然而至。咱忍不住询问:“一个秘方与那六句真言”的事。爹沉默了半天才慢慢地说:“你们老是要的那个‘秘籍’埋在柳树下,你们谁有能耐自己去找呀……”梦醒了,留下了无数个疑问……
天大亮了,咱猛跑到太子河畔。太子河两岸全都是柳树,数也数不清,宝贝到底埋在哪棵树下了?也不能将整个河滩翻个遍吧!此时,就算神仙也难找到它的踪迹……
这让咱冷静再冷静地想了想,反复琢磨好多天,突然悟出了人生真谛:爹为什么不告之秘方与真言?他看得很远,是担心后代人不动脑筋不想事,不劳而获,坐享其成,过上寄生虫式的生活,那样就是彻底地坑害了下一代……
爹给咱留下的疑问,让咱找呀找,永不止步地找……经过长时间的寻找,咱忽然醒悟,扎实自身,才是王典家族奋进的精髓所在。也是王家豆腐细嫩、好吃、实惠,做成一绝的秘方与真言,这些已经达成,王家的豆腐已经成了长盛不衰的品牌。 凭这一点,下麦窝村村史曾经有过王家豆腐的记载也就足矣。然而,这已经成为过去,一切不复返,咱们必须重整旗鼓,振作精神,去追求新的秘方和人生真言…
《裸山》作者简介
王世安,一九五五年九月生于辽宁省辽阳市文圣区小屯镇下麦窝村。资深记者、职业作家、社会活动家。《中国企业改革文集》主编,《中国企业报》“创富平台"主编,中企传媒社社长,世界创富企业联合会创始人、主席。
历任创作员、首席编辑、新闻部主任、记者站站长。世界经济论坛、亚洲经济部长会议、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全国两会等大型会议特派记者,被《中国企业报》授予全国十大标兵优秀记者站站长、先进新闻记者;曾赴美国、日本、韩国、越南、泰国等国家访问。
著或编著的书有《开拓者》 《企业领袖》等十二部,共计五百余万字,发表八百余幅新闻照片。撰写的多篇纪实文学作品在《中国企业报》等报刊连载。有多部作品获奖,其中《中国女骑警》获特等奖,《拒买国际金奖》获一等奖。
主播简介
旭洋 实名李桂杰 政法机关退休干部。大连市语言艺术学会会员;《北京古塔读书会》主播团团长;采菊文苑现代诗社副社长等多家平台金话筒主播!热爱生活,喜欢朗诵, 愿意用声音诠释美好,陪伴夕阳醉美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