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淄博地区“战邮通信”
李圣喜
我在1985年至2006年期间,曾先后参与淄博邮电志和博山邮电志的编纂工作。手头上有一些淄博地区战时邮政通信方面的资料。对当时淄博地区战时交通邮政通信情况有所了解。每当我想起那些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为确保我党、我軍及人民群众的邮政通信安全畅通,而英勇献身的英烈们,心情总是难以平静。

战邮通信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时期,我党建立的地下通信机构和邮政传递工作。在战争期间,为了及时沟通和确保山东各解放区的通信联系,1942年2月7日,在中共山东分局和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的领导下,在沂蒙山区抗日根椐地沂南县双泉峪子村成立了山东战时邮务总局。它是全省战邮通信最高领导机构,是集邮务、交通、报刊发行于一体的战时邮务通信组织,主要负责党内文件传递和党报党刋的发行与投递。邮务总局成立后,省内各区相继建立了邮务管理局,各县也分别建立了战时邮局。

抗战初期,省内各解放区并无邮务通信机构,只有少数武装交通员为部队、机关传递公文秘件。自I940年起,山东各解放区内,先后建起了地下交通站。设在淄博境内的地下交通站,有博山池上小峰的七站;淄川西崖头的六站;临淄境内的淄东站;长山九区〈今卫固一带〉的交通站。他们除担负各大区(鲁中、渤海、胶东)及县间交通干线的通信传递,还积极为驻地党、政、軍及百姓服务。
1942年2月,为适应战时交通和党报党刊发行投送的需要,中共山东分局决定将所属的交通机构合并,组建”战时邮局”。是年4月淄博境内的博萊、淄川、淄西工委战时邮局相继成立,统归泰山区领导。当时淄西工委“战邮局”随县委机关在镇门峪、吉山、王庄、马棚一带活动。10月,随着形势和行政机构的变化,益(都)、临(朐)、淄(川)、博(山)四县联合办事处“战邮局”在益都县仁和区杨集村成立。它即是四县联合办事处行政上的一个组成部门,又是办事处工委的政治交通组织(受党政双重领导)。主要活动在益都的杨集、大岭、邱家峪及淄川的朝阳沟、土泉一带。战邮人员当时配有长短武器。担负传递党政机关的文件传递,报刊宣传材料的投送;侦察敌情,传递情报;充当向导,护送过往干部。四联办战邮局,地处胶济铁路要道,鲁中区前沿,是联系鲁中、渤海、胶东三大敌后解放区的交通枢纽。设有博莱、沂山、渤海三条交通干线,为确保各解放区的通信联系提供了便利条件。

l944年夏,四县联办”战邮局”撤销,分别设立益都、临朐、博山、淄川四个县局。博山县战时邮局局長由原鲁中区交通科长孙仲鲁(张店洪沟村人)担任,后由张成效(博山结老峪村人)、马方清继任;淄川县战邮局局长暂由会计马方清代理,后由張之臣接任,张松山、張庆云分任副局長。博山、淄川两局均归鲁中区领导。
当时敌人为了切断各解放区的联系,到处设卡盘查,甚至不惜设墙挖沟围隔,邮路上布满荊棘險阻。广大战邮人员,为了完成党交给的重任,不畏艰辛,不怕牺牲,提岀”人在文件在”、”誓与文件共存亡”的豪言壮语。乔装打扮,化装掩护;昼伏夜行,避开大道;爬山越岭,风餐露宿。想方设法骗过敌人,躲过盘查,去努力完成各项通信任务。在条条充满险情,血雨腥风的邮路交通线上,涌现出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他们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赢得了人们的敬仰和称赞!特别是那些牺在战邮路上的烈士,更值得我们深切的缅怀!仅我知道的博山籍战邮烈士就有七名,他们有的牺牲在敌人的枪口或屠刀下,有的因长期工作在恶劣的环境中,积劳成疾死在家中,后被追认为烈士。仅留下英烈事迹的只有烈士岳赞臣和山东省战邮劳动模范郑金弟两人。
岳赞臣是1938年入党的老革命,曾先后任中共鲁中区党委组织部交通科長、鲁中区战时邮局交通科长等职。他党性强,觉悟高,能吃苦,经常奔走在鲁中各条交通干线上,检查巡视工作。1942年5月,他去泰山地委检查巡视工作的途中,在山前村遭遇敌人,不幸腹部中弹,为确保身上携带的机密文件和各交通站的驻地人员名单,路线图。他强忍疼痛,一面举枪还击,迅速夺路撤退,以超人的毅力,冲出敌人的围追,机智的躲进一草垛中。当与他同行的交通员徐同志找到他时,已经奄奄一息,急忙把抢和密件交给自己的同志,只说了句交给上级,就牺牲了。 日寇投降后,博山县党政机关,特地在他的家乡为其举行了追悼活动,鲁中区邮政管理分局专门派员前往致哀!并赠送了”精忠报国”四字匾。

战邮模范郑金地,从1939年起在博山七区担任通往益都交通干线的交通工作。这个地区是敌人的活动中心。他和站长两人整天在崖头野坡掩藏着坚持工作。1942年,环境更加恶化,敌宪、兵、特活动猖獗,四处搜捕我革命同志,当时郑金弟一个人担负着过去9个人的工作,交通联络从未中断过。
鹿角山失守后,四面都有伪新四师驻札,抗日民主政府都转移到别处去了,这一带再没有一个村庄可以隐蔽。他只好白天黑夜躲在荒山野坡坚持工作。后來伪新四师又在通往益都的交通干线上安上了许多”钉子”严加盘查,干线又一次被截断。他只好绕过据点从地里走,后來绕路从地里走也行不通了,他就从敌人岗哨下边的山沟里,贴着沟沿穿过,坚持到益都去送文件。经过不知多少个日日夜夜的试探,终于在荒草野坡又建起通往益都的新干线。可是好景不长,这条辛辛苦苦建起新邮路又被敌人发觉,被逼无耐,只好化装重走敌占区。为了坚持工作,郑金弟同志曾想方设法,采用各种方法化装掩护:先后挑过缸,推过山果,卖过盐,当过各种小商小贩。历尽千辛万苦,岀色地完成了上级交给他的各项任务。在全省战邮劳模大会上,光荣的当选山东省战邮模范。正是由于广大战邮人员艰辛付出和贡献,使军令政令及时上通下达,对打赢战争,解放区建设、巩固、壮大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1948年3月20日,淄博全境解放,各地战邮局人员纷纷进城接管当时的中华邮政,饱经沧桑的邮电业终于回到人民的手中。当年那些曾奋战在艰苦环境中的战邮人员,后來都成了人民邮电的创始者。1987年,我在市邮电志办公室工作时,曾不远千里赴呼和浩特市拜访原博山县战邮局首任局長孙仲鲁。革命老前辈,咱们淄博老乡,己从内蒙古自治区邮电管理局副局長的位子上退了下來,双目亦失明。但老八路的作风和形象未改!第二任局长,博山老乡張成效,我们当年到济南拜访他时,也从山东省邮电管理局机要通信局局长位子上离休。

回顾历史,为的是让人们不忘过去苦,珍惜今日甜。颂扬英模,缅怀先烈,亦是让我们的后代懂得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让我们牢记历史,永记先辈!

艺术热线:
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大红门艺术馆
《都市头条》
13325115197(微信同号)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