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彩玲,安徽省作协会员,安徽铜陵。
《 智 慧 》
夏彩玲
如果说美貌、财富和智慧,你只能选一个,你选什么?赵本山给出的答案是:“慧智”。没有智慧的美貌和财富,可能是一场灾难,而如果你有智慧,别的什么都不用,拿一手烂牌打出了王炸,你就可能走上人生颠峰。霍费尔说:“愚蠢是人的一种缺陷,根本无法防卫。”困难来临的时候,既然无处躲藏,那就迎难而上,跌倒了怕什么,真正强大的人,谁的身上没有几处暗伤?既然无法强求,那就学会知足,走不通的路,退一步海阔天空,换个方向,也能成长。想不通不想,得不到不要。与其赚更多的钱,不如让自己更值钱,让别人离不开你,角度一变,峰回路转。“坏人”是编织骗局的人,“愚人”是深信骗局的人,蜘蛛结网,飞蛾自投,先让“坏人”去收割“愚人”,再让法律去惩罚坏人!
海纳百川,应追求融合。人要有一颗纯净的心,不要轻易的去指责别人: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别人遭遇过什么,经历过什么;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你不变别人也在变。思想不在一个高度,不必相互说服,只需用沉默和相互尊重;三观不在一个层面,不必相互理解,只需用微笑和相互包容。一切的不幸,只有真正理解它的时候才能自渡,这是一场剪不断理还乱的体验;无奈无助的失落回眸,在转折的风口浪尖中跌荡起伏,孑然来去是每个人的宿命;滚滾红尘中,苦得几许陪伴,已很温暖和感念,唯愿别过,无伤无念却难说再见;笔尖挑起了流年,浮世清欢,墨汁沉淀;一颗他山之石,跌落渺渺尘烟,竞然找不到一种合适的颜色来让自己还原!
佛家的“戒、定、慧”是戒除杂念,安定心神,乃生智慧。无灾无难才是美妙的生存哲学:人生的来去,不过是幸运和遗憾的往复,不外是美好和烦恼的转换;老来之福在于随遇而安、及时行乐,一切的一切恰到好处,缺了不可,过了便錯;优雅地老去,这是文化的境界,体面地老去,那是物质的支撑;还是心平气和、从容地老去吧,以快乐为标准的随心所欲和顺其自然,那些为梦想而奋斗的岁月才是一生的精华。逆向思维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笑着低下头的才是真正的聪明人。換位思考,懂得感同身受他人处境的艰难,爱是会流动的,你惠及了别人,你也会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纵观世界,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智慧的灵魂却万里挑一!
今音(雍赓)评论:
评人对商业和文学的排序意识
这篇《智慧》是随笔,写出了愿望与期盼的合适部分,先后略取名人名言的诠释为第一段,通达求宽的第二段和历史文化璀璨的第三段,计三段。以合适为杆秤,是衡量现实之后所得出的个人见解。于佛、世界和名人名言之间,自然划分为一个三角形的框架,可以说它是一个带有个性意识的思辨模式。
在有限的生命与无限的宇宙之间来进行假设,这就具有了随笔的深刻,比如“财富和智慧”的选择。如果从既得利益出发,绝大多数人会选择财富而不是智慧,因为智慧属于是一个战略层面上的东西,只有遇到风险和非难时,它能够起到抑制或避免等作用。然而,对财富直接性和直观效果的获得和利用,是人性的本质。
如果用智慧去换取财富,又属一个要求等待和迂回的时机,不大好把握。说到财富,也有人会自然和商业联系在一起,那么社会发展也离不开商业对其的推动影响和作用。于是有关商业社会的说法尤其在经济改革的市场经济面前,表现为尤其突出的就是金钱利益。同时也可以试探一下,商业和文学,究竟是哪个重要。
从某种程度看,商业比文学重要。文学解决不了的问题,走商业渠道会立竿见影。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如果离开了商业的发展,也会处于一个贫困落后的境地。也有人说,往往当社会经济萧条的时候,会出现文学巨匠的说法和例子,这没有复制的可能。
这时候再站在这篇随笔的第二段的切入语“海纳百川”的宏观的角度去观察,从宽度讲,有一个政治、商业、文学三者之间的关系存在,从微观认识,就是一个三观现象。至于对“三观不在一个层面”的问题很好解决,这时候利用智慧来解决,就是一个字:避。
能够把这个意识从中挑出来,也就是掌握了这篇随笔的暗线发展。因为这个避,和第三段的佛家意识有相通的一面。比如相通在一个戒字上。通过这样的小结方法发现第一段也缺少一个相应的字,这个字就是聚。它的出处是参考了人以群分,物以类聚这样一个思路得来的。
于是会发现这篇随笔的三段分别为,聚、避、戒。当然作这样的诠释,也有人会不理解和不适应,这就是三观层面上的不同造成的。既不是过,也不是难,是自然而然的形式表现。这时候再去对所谓的好人、坏人、恩人、别人、愚人、法律等的理解和体会,又会生出许多带有趣味性的东西,有趣是在于悦取自心,接着再去放眼社会,甚至是全世界。
同时,也应该指出,这篇随笔的精华其实就文中所提及的“换位思考”四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