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传记文学《裸山》第26集
《犟劲冲天“ 脑尖” 长脚》
作者:王世安 主播:旭洋
看到这个题目, 你也许会直摇头, 认为作者是在胡诌八扯。其实不然, 这是一个令人警醒并充满正能量的真实故事。 这件事让咱知道, 适当的激将法, 是催人奋进的灵丹妙药。
1969 年 3 月 14 日上午十时许, 距今已有 50 个年头。 吾舅 ( 化名) 在太子河的北岸, 确切地说是在辽阳市文圣区小屯镇下麦窝村南一里地的平坦的河滩上, 看着生龙活虎的孩子们正在河边嬉笑打闹, 开心地玩耍着。他是村中长辈, 人们都叫他 “ 吾舅”。
此时的吾舅, 突然一转身, 指着一个孩子说: 这个孩子的面相长得多好, 天庭饱满, 地阁方圆, 将来一定有出息。 大家不由得看过去, 孩子是从市里来老刘家串门的小外甥, 人长得的确精神, 圆圆的脸蛋, 虎头虎脑, 着实招人喜爱。这句话说得谁也挑不出毛病, 大家以为说完就罢了, 但他又走向另一旁, 对着另一个很蔫儿的男孩, 拍他的肩膀说: “ 你看人家那个小孩多有出息, 将来一定能当上大官。”
一听这话便可立刻判断出, 吾舅没看得起这个孩子。 从外表上看, 男孩也真的不争气: 一副无精打采的蔫巴样子, 确实很不招人待见。瞅着生厌吧, 可以不理睬; 看着不顺眼, 也可以干脆走人。 可他偏偏不走, 还慢慢地绕着男孩转悠了一圈, 指手画脚, 由此引来众人的注意。吾舅又开腔了, 声音很大, 在场的人都能听到: “ 城里的小孩就是有出息, 再看你那个样儿, 整个村里就你将来没有一丁点儿出息!”恶言一出, 像天上突然炸个响雷, 让人震惊, 现场的气氛立刻紧张起来, 一群小孩都围了过来, 看这儿出了什么事。 吾舅还没说够, 用手指着男孩: 如果你要有出息的话, 咱脑尖①长个脚走出下麦窝村。
脑尖长个脚走出下麦窝村, 这么新鲜的词儿, 出自农民的口中, 大家从来没有听说过。 对这种蹦出来的新词, 小孩子们虽然听不大懂, 但也能听出个好赖话来。 人群中, 有些不怕把事情闹大的人, 不停煽风点火, 怂恿男孩跟他大干一场。 其余的孩子, 也围过来起哄, 不停喊 “ 打他! 打他! 打他!” 生怕他们打不起来似的, 现场加油点火的人也不在少数。 孩子们都很天真, 有爱看热闹的天性。
可是, 吾舅火药味很浓的话语, 像一只无形的大手, 扇在了蔫巴男孩的脸上, 也打在人的心里, 男孩立即觉得脸上火辣辣地疼, 想和吾舅大打一番, 即便不打也要好好地理论一番: “ 您凭什么在大庭广众之下, 这么狠地损人?” 这时, 蔫巴孩子忽然想起了韩信受胯下之辱的故事, 他的内心一下子平静了许多。男孩慢慢地站了起来。 看看大家, 又看看吾舅, 小心翼翼地说: “ 您老说得对, 您千万不要用脑尖走出村, 那样走怪累的, 还会崴着脑尖, 路若不平坦还是挺危险的。 今后的路还很长, 还是让晚辈的脑尖长成大脚, 扎实地走出下麦窝村才对。”
声音虽然很是低沉, 但大家还是听清了。 男孩说罢, 弯腰低头, 很恭敬给他及在场的众人们, 深深地鞠了一躬, 像自己犯了什么大错误似的, 给人家赔礼道歉。 人们看到, 他的脸色是铁青的, 眼泪汪汪的, 像夹着尾巴的小狗儿, 鞠完躬一溜烟儿似的往自己家跑去。 众人见他一副像 “ 杀猪不吹———自动蔫退” 的熊样, 脸上不由得写满了 “ 嘲笑” 二字, 笑他不敢打架, 笑他胆小如鼠……
无人的时候, 蔫巴孩子偷偷地跑到这个伤心地, 痛恨自己无能为力。吾舅从门缝里瞧人, 把人彻底地看扁了。 他自己猛捶打自己的头, 怎么能这样无能, 总是让人瞧不起? 索性像癞蛤蟆跨洋刀———当个邋遢兵算了?然而在此刻, 他的身旁仿佛有人在说话: “ 胆大漂洋过海, 胆小寸步难行; 山大压不住泉水, 牛大压不住细毛; 胸无大志, 空活一世!”这些话让人惊醒, 催人奋进。 蔫巴孩子听罢, 仿佛是爷奶在激励自己。
这个不起眼的蔫巴孩子, 原本在村里就被人藐视, 通过这件事情, 处境更加窘迫。 下麦窝村有话: “ 土疙瘩也能绊倒人, 鸭子踩水暗使劲, 学会低头的人才会出头。” 蜘蛛网拦不住燕子飞, 蔫巴孩子憋了一口气, 下决心将来一定要好好地改变和发展自己。
瞧瞧, 蔫巴孩子的家是村里的孤户, 人丁稀少, 没个背景, 家族中连个芝麻大的官都没有, 办事也没人帮扶。 论成分是中农, 上哪儿都遭冷眼; 蔫巴孩子的文化底子薄, 更谈不上考大学; 想当兵吧, 成分不行, 也与其无缘。 他真是叫天天不灵, 呼地地不应; 上天无门, 脚下无路啊。
不行! 现在不行, 难道永远不行了吗? 实事求是地说, 当年不只是吾舅一人下了那样的定论, 大部分人也都下了同样的定论。 即使生活中有一百个理由哭泣, 自己也要有一百零一个理由微笑面对。 然而, 蔫巴孩子没有被这些讥笑的话语所击倒, 反而却唤起内心深处极其强烈的自尊心、 奋斗欲。 心字头上一把刀, 忍得住来是英豪。 经过几天的自我挣扎, 终于有一天, 他彻底地想通了。
一天清晨, 空气特别新鲜, 让人心情也好了起来。 蔫巴孩子一口气跑到村南的小树林, 登上一个大土包, 把这个大土包当作讲台, 做了自己的演说, 发表了人生首个宣言。
咱是个人人瞧不起的蔫巴人, 是世界上第一个特大号的傻瓜软蛋。 然而, 这个大软蛋要在事中练, 练出真本领; 刀在石上磨, 自然快又光。 马不知脸长, 牛不晓角弯, 做人应知弱点, 把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才算成功。 咱郑重发誓: 天下无绝路, 敢拼有出路; 早晨勤锻炼, 心中存大志; 勤多读书多领会, 写作放在第一位; 追逐人生梦想, 成就一生辉煌; 努力再拼搏, 全靠多琢磨, 实力会说话, 功到自然成。 用脑尖当脚, 倒立走出下麦窝村, 那才是纯爷们儿。
强者成材, 石缝挤出参天树。 这是弱者发出人生最强的呐喊, 在微微的晨风之中, 在绿叶掩映的树林里, 久久不息地回荡。
随后, 他疯狂地向河中心跑去, 边跑边甩掉衣裳, 一丝不挂地扑向河中, 甩开膀子拼命向河的对岸游去。 当膀子酸疼再也游不动时, 力气也已经消耗殆尽, 只好让赤裸裸的身躯浸入水中, 让水冲去身上的污泥。笨拙的身躯停留在河中的小洲上, 无力动弹, 他感觉自己像个木乃伊。他太累了, 不知不觉, 他竟然在河之洲睡死了过去……此时, 他梦见自己躺在小洲上, 让自己的小鸡鸡往天上直射尿, 由低往高, 再往更高处喷射, 突然间, 他发现自己的尿, 直直地射到了九霄云外, “ 吱吱” 地射呀射呀, 人只有这样才会长生不老……下麦窝村人说, 人的尿水能直射多高多远, 人就能活多久; 他还感到, 自己的身体周边, 有无数个一寸长的小鱼儿, 蹦蹦跳跳在跳舞, 舞姿美妙, 跟人玩耍, “ 众鱼托人” 浮动向前, 看来人生有贵人相助, 一时受点儿委屈, 权当享受罢了。
见此情形, 他不由感慨万千。
裸上似九天 裸背大沙滩
穿衣多虚伪 裸身方上天
裸人不怕险 折腾不畏难
裸身常游泳 虽死胜似天……这一切的一切, 还没被传播出去, 却引来了嘲笑讥讽声。此后, 村里人不时地冒出闲言碎语: 你瞧那样子, 在小树林里乱跑, 肯定没当上作家, 疯了……看这小子, 一张纸画个大鼻子, 显摆他的大花脸……
下麦窝村人常讲: 眼跳眉毛长, 不怕背后讲。 那时的他, 暗暗下决心学王典爷爷, 只有在苦练七十二变的硬功中, 才会笑对人生八十一难。 不怕山高路远, 就怕途中偷懒。 人要有目标, 有恒心, 多读书, 不要怕百战失利, 不要灰心丧气。不怕身上衣服破, 就怕肚里没干货。
从此, 他向书本汲取营养, 向自然获取阳光, 向乡里乡亲获取智慧, 增添力量。不靠天, 不靠地, 不靠他人, 靠谁不如靠自己。 在小树林里, 有了一个闻鸡起舞、 发奋砥砺, 誓做 “ 语不惊人死不休” 的人。
生活如逆水行舟, 这个世界从不相信眼泪与运气, 只青睐人的实力。从此, 在风景如画的下麦窝村前, 在清澈见底的饮马河畔, 有了一个笨鸟先飞的弱小子, 他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 他认为人绝不是被别人打倒的, 而是被自己打倒的, 只要你有足够的信心, 在哪里跌倒, 就会在哪里爬起来。 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自助者天助, 自胜者强。 十几年过去了, 世上少了一个焉巴孩子, 多了一位专业的新闻记者, 多了一位名誉厂长①, 还多了一位小有名气的草芥文人。当别人说你不行时, 你就行! 蔫巴孩子终于可以对自己说出一直深藏在内心的独白! 当他拥有了学问, 真正践行了凭自己的刻苦努力, 脑尖长脚走出下麦窝村, 从市到省, 从省到进入北京大展才华……
光阴似箭, 是庸才还是人才, 岁月可以充分验证, 给人以坚定的答案。一个人最大的能力是能抗事。 苦要自己吃, 事要主动扛。 下麦窝村刘申志说: “ 人生从外打破是压力, 从内打破是成长。 只有主动扛起人生必经的苦楚, 在黑暗与泥泞之中脱胎换骨, 才能坦然应对生活的每一次严峻考验。”
这个令人瞧不起的蔫巴孩子, 是作者的原型。 人不是靠别人捧红的, 是自己真的行才成, 这些不是说出来的, 是踏踏实实干出来的。
终于有一天, 咱从北京回村休假, 正巧遇上了这位昔日的吾舅 “ 贵人”。 见面笑吟吟的, 他尴尬地小声问: “ 小安子, 咱的小外甥, 想起当年的往事, 如今你还怨恨咱吗?”吾舅早已做足准备, 也许会挨上几个大嘴巴, 也许会挨上一顿臭骂, 也可能遭受白眼, 自作自受、 自食其果。然而, 他被面前这个人所说的话弄傻了。
吾舅大人: 您好! 此言差矣。 咱怎能怨恨您老呢? 没有您老人家当年的激将, 岂有当今的晚生! 咱在心里向苍天发誓, 这句话不是虚伪、 讽刺、 挖苦, 而是发自肺腑的心声。 下麦窝村的俗语说得好: 情人鼓励, 小人监督。 所有的一切, 都是人生最好的安排, 应该铭记并感恩, 所有看不起咱的人、 猛激过咱的人, 才正是激励咱出彩的人。
一个有作为的人, 其胸怀应该是宽广的, 连容人之量都没有, 那他还怎样在外边做人、 做事?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吾舅也深深晓得, 他的远房外甥, 是一个老实本分的蔫巴孩子, 从来没有说过谎话, 他当年只是恨铁不成钢说了些气话, 岂能当真? 就是这些气话, 造就了一个村里的小秀才, 谁能把现在的文人和当年的孩子联系在一起?
现在, 吾舅在村里养老, 始终没有用脑尖走出山村。 而当年在他看来不争气的远房小外甥, 却真的用自己过硬的本领、 聪明的头脑和常人无法拥有的自制能力, 凭借智慧, 彻底地摆脱了困境, 兑现了当年用脑尖走出下麦窝村的承诺, 越走越远。
这不是虚构的故事, 是真人真事, 下麦窝村的老人都可作证。 正像村中前任老书记金明林所言: 小安子是咱们村有史以来书念得最少, 学问却最高的秀才, 他是个成功者!村中前任老书记樊德生也感言: 小安子, 是万吨巨石也压不倒, 永远挺拔的一棵蒿草!
听闻用脑尖长脚走出下麦窝村这样的新鲜事, 身为高级政工师、 庆阳报社总编辑的张吉福, 很受感染, 即席赋诗:
世安走麦城 卧薪尝苦胆
谁解其中味 而今著 《裸山》
著名青年学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原大连陆军学院副教授于江, 也感慨献词:
名士逸事声在外
但有雄心无人猜
君尝少年胯下辱
老天不负酬贤才
《裸山》作者简介
王世安,一九五五年九月生于辽宁省辽阳市文圣区小屯镇下麦窝村。资深记者、职业作家、社会活动家。《中国企业改革文集》主编,《中国企业报》“创富平台"主编,中企传媒社社长,世界创富企业联合会创始人、主席。
历任创作员、首席编辑、新闻部主任、记者站站长。世界经济论坛、亚洲经济部长会议、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全国两会等大型会议特派记者,被《中国企业报》授予全国十大标兵优秀记者站站长、先进新闻记者;曾赴美国、日本、韩国、越南、泰国等国家访问。
著或编著的书有《开拓者》 《企业领袖》等十二部,共计五百余万字,发表八百余幅新闻照片。撰写的多篇纪实文学作品在《中国企业报》等报刊连载。有多部作品获奖,其中《中国女骑警》获特等奖,《拒买国际金奖》获一等奖。
主播简介
旭洋 实名李桂杰 政法机关退休干部。大连市语言艺术学会会员;《北京古塔读书会》主播团团长;采菊文苑现代诗社副社长等多家平台金话筒主播!热爱生活,喜欢朗诵, 愿意用声音诠释美好,陪伴夕阳醉美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