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传记文学《裸山》
第23集《连续叫板小舅姐夫掰手腕》
作者:王世安 主播:旭洋
要讲这个故事前, 必须先介绍两个人。 一个是在工人堆里的技术大咖王德汉; 另一个是刻苦钻研、 老实且不得志的农民, 他是咱胞兄王世国。有人会着急地发问: 怎么将工人兄与农民哥凑在一起? 可千万甭急, 两人就是组成这个故事的主人公。
1978 年 11 月 18 日上午, 咱哥骑着自行车到辽阳城东的庆阳亲戚家办事, 在过铁道口时正巧遇见工人王德汉。 说起德汉, 他可是咱的表姐夫, 是个办事非常扎实的男人, 又是位不怎么爱凑热闹的男人。 可他偏偏看中咱哥的为人处世, 对别人可是少言寡语, 可他见了哥则特别有话, 有时高兴也小闹两句, 权当是活跃气氛。
德汉微笑地说: “ 听说你被国营农场炒了鱿鱼, 炒了就炒了, 不要怕, 更不要生气上火, 这不, 还有姐夫在支持你呢。”哥也打趣地说: “ 你多下点及时雨, 少放点马后炮, 有二姐夫在此, 咱绝不灰心! 你有啥样的锦囊妙计, 亮出来, 让咱看看?”“ 咱考虑过了, 就怕你一朝被蛇咬, 十年怕井绳。 有贼心没贼胆, 有喊声无动静。” 德汉的嘴还是不饶人, 没说啥事儿干脆与哥叫起板来。 “ 你可别先卖关子, 有话赶紧说, 先看看啥名堂, 然后咱再说也不迟。”
德汉说: “ 老弟, 咱给你介绍到新的农场去, 换换环境, 干干老本行去承包土地, 种种大田怎么样? 你小子还敢不敢去?”哥也笑着说: “ 这个嘛, 你得给咱点时间考虑一下。 好饭不怕晚, 越陈的酒越香, 陈年的老窖越放越纯越好喝。”德汉干脆叫起板来了: “ 明人一点就透, 愚人棒打不回。 看看, 做缩头乌龟了吧? 胆小不敢干了吧? 告诉你, 胆小不得将军做, 历史上只有胆大的人才能发大财!”
哥被姐夫的叫板激怒了, 反击道: “ 庄稼人用力不用嘴。 姐夫, 如今你不领咱去包土地, 却在此处乱吠啥?”下麦窝村民王成志说, 蜡怕风吹, 人怕日追。 姐夫小舅子本来是闹着玩的, 一般情况下没有什么正经事。 可经这么一闹腾, 又经德汉叫板, 很快俩人都当了一回事。 德汉是位较真的人, 很快将哥领到庆阳的职工农场, 见到了陌生的肖场长。
肖场长非常精明, 先上下打量一番哥, 然后不由得问: “ 想包多少地? 能拿出多少钱? 咱这些地可要上打租 ( 先交款后办事的意思)。”哥一时没吭声, 德汉以为哥没拿定主意, 二次叫板, 他挺了挺腰, 硬掐脖子似的进言: “ 你可不能包一亩半亩的, 最少也要包五亩!” 他以为哥要打退堂鼓, 气哼哼地说: “ 非五亩地不可。 否则, 胆小如鼠, 你就不是个真男人, 今后别出门, 回家抱孩子算了!”哥还是没理这个茬儿, 先看了看肖场长, 然后又瞧了一眼德汉, 看他们俩都没电了才一甩袖子, 伸出三个手指。 他俩见罢, 不由得惊讶地异口同声: “ 三亩? 就包三亩地?”哥摇头, 低声说: “ 看菜吃饭, 量体裁衣。 少的不来多的不要, 第一年, 咱再加个零吧。”
三十! 是三十亩吗? 他俩瞪圆了眼睛, 异口同声地说, 仿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和眼睛。 在他们心里, 兔子不拉屎的破山地, 能有人种就不错了。 勇于创新的肖场长, 原以为对外承包土地仅是个戏言耳, 是随便和德汉说说而已的。 德汉是热心肠的好人, 看哥被农场炒了鱿鱼, 怕他上火, 便想转移一下他的注意力, 让哥消消火气, 逗他玩。 真没想到, 哥竟然一下子承包了三十亩山地, 让人咋舌。
哥看他俩那个模样儿, 从怀中掏出了一个包, 包了三层纸的一沓子人民币, 往办公桌上 “ 哐当” 地这么一放, 不由得说: “ 你们看够不够? 先给你们打租钱, 先礼后兵嘛!” 看着厚厚的一沓子现金, 再看着哥憨厚的脸庞, 工人两兄弟肃然起敬。 谁小瞧农民, 谁就忘了 “ 根”。
有脑不如智商高, 手巧不如家什妙。 那时节, 哥租来大牲畜和各种农具, 全力以赴, 精心耕种这片山地。 很快, 在这片凹凸不平的山坡地上, 出现了新搭建起来的棚舍, 能干又贤惠的嫂子张丽, 陪着君郎撸起袖子加油干, 在周围不歇脚地连续播种、 铲地、 施肥、 秋收, 热火朝天地大干了起来。
下麦窝村人说: “ 无事田间走, 谷粒长几斗; 日日行不怕路万里, 常常做不怕万事多。” 人勤地不懒, 对于勤劳能干的农民哥, 老天爷都特别地照顾。 那一年, 风调雨顺, 天遂人愿, 承包的三十亩凹凸地, 获得了“ 颗壮粒实” 的意外丰收, 这让两位工人兄实在没有想到。 他们仰天长叹, 同样是这般田地, 过去连年歉收, 如今一换了农民耕种, 地也变了笑脸, 怎么变成了两个天地? 是老天爷偏心眼儿, 待咱们门外汉太薄了?
其实, 有些人看事物总是只看外表, 没有深入底层, 没有看见草根农民夫妻的劳苦, 更没看见他们在狂风暴雨中, 赤膊光脚, 昼夜守护着自己的庄稼, 拼命大干的真正实景———顶着小雨在移补幼苗; 冒着大雨在扶植倒下的秆枝; 在齐腰的深水凹处, 调水筑坝, 与水抢时间, 争粮食, 感动天地。
咱记得, 那年的冬天, 一般的农民刚卖完苞米, 就正式解放劳力开始猫冬 ( 农民俗语, 休冬) 了。 可是, 猫冬并不耽误想事。 去年尝到了大甜头, 肖场长的心里在琢磨事, 他恳求德汉: 请您再到下麦窝村去一趟, 再找一找世国, 看世国还能不能再继续承包? 德汉是个热心肠的人, 他想头次去没答应, 还得再次力争。 他二话没说, 骑着破旧自行车去了。
可是, 这回还是让哥一下子给谢绝了。这是因为, 当时小屯公社正在接受培育新式种子的任务, 要求每个社员都要培育出优良的玉米种子, 这样下来, 社员的收入也会大大增加。 坐在家里都能育上优良品种, 何必舍近求远去庆阳?德汉是多么聪明, 虽是这样, 但一想还没完成重托, 不管怎么讲, 也算是个失败。 他眼珠一转计上心来, 第三次叫起板来: “ 老弟呀, 单眼皮算什么美? 双眼皮才算真正的美!” 他接着说, “ 下麦窝村的地你种, 庆阳的地你也种, 如今的双眼皮, 才算美得厉害!”
此之前, 在下麦窝村社员当中, 哥是一枝独秀, 被小屯公社评为种田能手。 哥不自满, 要再创丰收, 早已在琢磨, 一个鸭子也是放, 一群鸭子也是赶, 就在德汉没来之前, 他的心里早就有了想法: 可甭让工人笑话, 咱农民有勇气绝不当孬种。 于是果断一挥手, 斩钉截铁说道: “ 姐夫你去回话吧, 告诉肖场长, 咱明天八点就到, 继续签合同!” 哥的决定, 令德汉十分惊讶。
翌日清晨, 还没等他们到来, 哥便早早地到了, 让他们实在没想到。德汉说: “ 还是老价格、 老亩数, 老弟呀, 你意如何?” 肖场长也连连说: “ 人没变, 政策也不变!”哥将背包往办公桌上 “ 哐当” 一放, 又从背包里掏出一大堆整捆整捆的人民币, 坚定地说: “ 可这回, 咱的政策变了, 变得大气了, 凑了一个大整数。” 他们一愣, 连连追问: “ 多少亩?”哥不动声色: “ 两位贤兄做梦也没想到吧? 咱再添点钱凑个整数, 这样好记, 又好算大账。”他们万分惊讶, 不约而同地喊出了声: “ 一百? 一百亩吗?”
看书看皮, 看报看题; 从上到下, 办事看人。 过去, 有些人总是瞧不起小农经济的农民, 这回, 哥一下子就承包了一百亩。 知道此事的人都很兴奋: 世国兄弟真棒, 真给下麦窝村人提神气, 长脸面!于是, 哥领着嫂子, 刚一出正月, 就在庆阳山区的百亩田地上, 找遮风挡雨的山旮旯, 很快垒起了临时的家舍, 准备大干一场。咱知道, 哥嫂有智慧又有经济头脑, 身体又很棒, 令人羡慕。 甭说在十个甚至三十个人的人堆里, 单挑单干, 还得是哥嫂, 不用咱多嘴, 你一定早知结果: 哥嫂两头跑, 经过辛勤的劳作, 大获全胜, 又是一个丰收的年头, 更是一个翻身振兴的年头!
德汉望着一大片丰收的景象, 自豪地说: “ 老弟呀, 如果没有咱三次叫板, 岂有你今天的场景?”对此, 哥爽朗地笑了, 笑得很是开心, 他兴奋地说: “ 强医单找难病治, 能人专找难活干。 咱衷心地感谢二姐夫的鼎力支持!” 但是咱哥一转身, 神秘地变换着另一种口气: “ 其实, 你不晓得内情, 咱早就在心里, 跟你实对实地叫了三次板了, 你可是个绝顶聪明的人, 英雄所见略同, 咱心明不便明挑。”
德汉是了解哥的, 用手一指说道: “ 原来你是手软不明掐, 在抬举、恭维咱的坏小子!” 姐夫与小舅子的关系, 从来都是 “ 左手搬右手———没反没正” 的, 掐来再掐去, 仰望蓝天白云, 都不由得开心大笑起来。一晃又是一年。 等哥再去庆阳承包土地时, 肖场长一口回绝: “ 今后, 咱农场不对外承包了。”哥追问: “ 到底为啥?”德汉生气地接过话: “ 得了红眼病, 留着自己种呗。”
一晃又是一年的秋末, 德汉又来到下麦窝村走亲戚, 正巧遇见哥, 这回他迫不及待地说: “ 换一个人则换一片天, 没有老弟种地, 职工农场又走了下坡路, 今年的老天爷一个雨点也不下, 大地旱得直冒烟, 裂开了大缝子, 颗粒无收, 农场彻底赔了个底朝天。
《裸山》作者简介
王世安,一九五五年九月生于辽宁省辽阳市文圣区小屯镇下麦窝村。资深记者、职业作家、社会活动家。《中国企业改革文集》主编,《中国企业报》“创富平台"主编,中企传媒社社长,世界创富企业联合会创始人、主席。
历任创作员、首席编辑、新闻部主任、记者站站长。世界经济论坛、亚洲经济部长会议、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全国两会等大型会议特派记者,被《中国企业报》授予全国十大标兵优秀记者站站长、先进新闻记者;曾赴美国、日本、韩国、越南、泰国等国家访问。
著或编著的书有《开拓者》 《企业领袖》等十二部,共计五百余万字,发表八百余幅新闻照片。撰写的多篇纪实文学作品在《中国企业报》等报刊连载。有多部作品获奖,其中《中国女骑警》获特等奖,《拒买国际金奖》获一等奖。
主播简介
旭洋 实名李桂杰 政法机关退休干部。大连市语言艺术学会会员;《北京古塔读书会》主播团团长;采菊文苑现代诗社副社长等多家平台金话筒主播!热爱生活,喜欢朗诵, 愿意用声音诠释美好,陪伴夕阳醉美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