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卧荒山著】
《历史生命哲学规律体系论述》连载25
原子论和数论
在我们人类认识和深化宇宙规律的过程中,“两论”是不能忘记的,这就是原子论和数论。
5.1、原子论
希腊人最初最主要的哲学研究对象是“自然”,他们不同于神学家不是以幻想和想象的方式,而是以理性认识的方式试图以自然说明自然,形成希腊哲学的早期形态即“自然哲学”,其核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和生成演变过程,收获了当时自然哲学的最高成就或者构成了自然哲学的终结,这就是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
德谟克利特是古希腊原子唯物论学说的创始人之一,他探讨了传统观念的“物质”结构(空间法则、体系法则等)的问题,提出了原子论的思想。他认为万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
原子是一种最后的不可分割的“物质”微粒,它的基本属性是“充实性”,每个原子都是毫无空隙的。虚空的性质是空旷,原子得以在其间活动,它给原子提供了运动的条件;他认为原子的数目是无穷的,它们之间没有性质的区别,只有形状、体积和序列的不同。运动是原子固有的属性。原子永远运动于无限的虚空之中,它们互相结合起来,就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复合物。原子分离,物体便归于消灭。
他将认识论建立在这样一个假定之上,即构成事物的原子群不断地流射出事物的影像,这些影像作用于人的感官和心灵,便产生了人的感觉和思想;他认为原子和原子之间只有形式、排列和状态的不同。
伊壁鸠鲁却发现了原子的质量(重量)也是彼此不同的,推动了原子论的深化,并且意识到事物运动的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
这些可贵的思想至今光芒四射,从哲学具体内容的一元论、本源论(本体论)和原子论与历史生命哲学殊路径同归,殊时空同归;当然本质上是不一样的,前者是物质论,后者是生命论。
原子的“双11”,这就是新原子论或者原子特征或者原子本质。时过境迁,只有历史生命哲学为原子提供完整的认识,或者抽象出原子的认知。
那么,原子到底是什么?答:原子就是一个辩证体。
其具体表现:
其一、原子既是始端又是终端。从宇宙的历史来说,137亿年前发生大爆炸诞生了氢原子、原子,便有了宇宙,并直到现在;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说,一切“物质”都是原子结构的,都是原子化合的,都是原子演绎运动的,直到现在也都是这样;从生命的角度,起初先有了原子生命体,后来再有了元素生命体、直至无机物、有机物、细胞、植物、动物、和人类生命体,直到现在都是如此。始终都是原子,离开了原子便没有了一切,原子是宇宙的本源,是自然的本源,是世界的本源,是生命的本源。宇宙的开始是原子,现在还是原子。
其二、原子既是低级的又是高级的。这是从宇宙生命角度考虑的,一个金塔就说明了这一问题。即:原子作为第一级别无机物一个层次生命体处在这个级别的最低位置,然后发展成第一级别无机物生命体,再后来发展到第二级别有机物生命体、第三级别植物生命体、第四级别动物生命体、第五级别人类生命体,直至现在,任何一个高级生命体都是以原子生命体为基础而存在的,其统一体内部原子作为最次级的生命体始终无法分离,始终固有的或者自在的存在,使高级生命体内部才分为不同层次的次级生命体,没有原子就没有这些次级生命体,从而也就没有任何高级生命体,所以,高级生命体就是原子化合或者集合的高级生命体。
其三、原子既是生命的又不是生命的。从自然科学性质的角度来讲原子既是生命的又不是生命的。即从化学的角度看,原子要保持化学的性质至始至终坚守着存在,就是保持化学统一体的存在。在化学性质的前提下,原子统一体是绝对的不可在分割的,是不可自然、自在分割的、分解的、分裂的。因为原子自身没有这种作用和力量或者属性,原子自身就无法提供这种作用和力量,从过去到现在、到将来都是这样。这个化学性质就是生命性质,所以,原子是宇宙生命的一级(基本)生命单位和功能单位;从物理的角度看,原子依靠外力,依靠机械的力量是可以分割的,可以分解、可以分裂,这时就失去了原子的统一体,从而就不是生命。
其四、原子既是微观的又是宏观的。原子作为自身的个体是微观的,这是众所周知的;同时它的社会群体又是宏观的,即原子不断化合的本级别的生命体,从其自身一个个体化合为元素,然后化合为宇宙中无数的不同的星球,构成了地球、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外星系、总星系等等,但它们都离不开原子元素,它们唯一的还是原子元素,所以原子又是宏观的或者宇观的。
其五、原子既是独立的又是不独立的。在元素、无机物和分子没有诞生的那时,或者原子保持自身个体时是自由独立的,因为它存在的空间是“虚空”;但当它步入本级别的化合或者升级的化合以后,就进入了它的社会群体或者高级别生命统一体它就不自由不独立了,从此就有了“自转”和“公转”。“公转”就是一种对自我的约束和自我的限制。
其六原子既是爷爷又是孙子。说爷爷是因为宇宙生命就它辈分最高,它的年龄(时间法则)超大,没有它就没有后辈;说它是孙子因为任何高级的生命体都可以欺负它,控制它的自由、控制它的独立,把它置于自己的生命统一体之内,压迫它,管理它,让它为自己服务。
其七、原子既是体系又不是体系。说它是体系是因为,它的内部从宇宙生命基因或者因子的角度可以划分出质子、中子、夸克、量子等等不同的层次的有生命性质但又非生命的单元(量子)构成;说它不是体系,从生命(化学)角度它就是一个生命体,是一个宇宙中生命的一级(基本)单位和功能单位,是生命一个基本统一体。
其八、原子既是科学的范畴又是哲学的范畴。在古希腊,“原子”这一符号,这一名词先是在哲学中提出的,是哲学的臆想的或者抽象的概念;后来又用到了物理化学中,是科学的具体的统一体的概念,现在又回到哲学中,是抽象的本原的概念。
其九、原子既是原因又是结果。原因在于它是宇宙、是生命或者是宇宙生命诞生的原因、发展的原因、社会的原因、升级的原因等等,没有它就没有后来的一切;但正是因为它的存在,宇宙、生命或者宇宙生命有了今天的结果,而这个结果就是它本身或者自身数量无限增加的结果、化合的结果,结果就是它本身或者自身,只是数量及其结构不一样了。
其十、原子既简单又复杂。简单是“一”的统一体;复杂是宇宙的统一体。它就是宇宙的“精卵细胞”,宇宙就是它发育的“人”;它是宇宙的一部分,又是宇宙的缩影,反映着宇宙的一切;它是生命的缩影,又潜藏和反映着生命的一切。
其十一、原子既是已知的又是未知的。已知是我们已经知道的原子的生命性及其相关的一切;未知是我们还不知道原子作为一个生命的体系,还将怎样被发现,被划分的这种无限性;或者在无限的将来,有一天原子将是另一个层级的金字塔,我们高级的人类生命体将读懂它内部丰富的信息和数据,它运动中某一时空的影像就是一本无字天书,蕴涵着丰富的生命思想。
原子这种充满对立与统一、量变与质变、否定与肯定的辩证性质的抽象的哲学精神和自然科学形态是完全对称、完全吻合的;也就是说其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是完全对称、完全吻合的。这是历史生命哲学对原子全新的认识和完整的概念。
5.2、数论
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客观唯心主义者毕达哥拉斯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事物的性质是由某种数量关系决定的,万物按照一定的数量比例而构成和谐的秩序;认为音乐的和谐是由高低长短轻重不同的音调按照一定的数量上的比例组成,音乐是对立因素和谐的统一,把复杂导致统一,把不协调导致协调。
这是古希腊艺术辨证规律思想的萌芽,也蕴含着艺术中寓整齐于变化的普遍原则;认为天体的运行秩序也是一种和谐,各个星球保持着和谐的距离,沿着各自的轨道,以严格固定的速度运行,产生各种和谐的音调和旋律,即所谓诸天音乐或者天体音乐;认为外在的艺术的和谐同人的灵魂的内在和谐相合,产生所谓同声相应,认为音乐大致有刚柔两种风格,对人的性格和情感产生陶冶和改变,强调音乐的净化作用;认为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一切立体圆形中最美的是球形。
最早发现了所谓黄金分割规律,而获得关于比例的形式美的规律;认为数是真实物质对象的终极组成部分。数不能离开感觉到的对象而独立存在,数是宇宙的要素。研究数的理论和数的性质,注重实际的计算,依据几何和哲学的神秘性来对“数”进行分类,按照几何图形分成三角形数、正方形数、长方形数、五角形数等等,对几何形式和数字关系的沉思能达到精神上的解脱,而音乐却被看作是净化灵魂从而达到解脱的手段。
希腊数学的辉煌成就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比这个更重要的是产生了数学精神,即数学证明的演绎推理方法。数学的抽象化以及自然界依数学方式设计的信念,为数学乃至科学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由这一精神所产生的理性、确定性、永恒的不可抗拒的规律性等一系列思想,则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原子论和数论的伟大科学成份,在于从另外一个角度阐释了我们的生命哲学和金塔,即生命就是原子之数的不断变化;金塔就是原子之数的不断积累。
原子论﹢数论﹦生命论。
当然,前提是通过《微生物生命哲学》将物质观点和精神观点彻底的引导从而树起生命观点,或者对原有的“物质”和“精神”进行重新的审视、重新的认识,以确认宇宙的生命性,以确认原子的生命性;确认原子演绎发展的宇宙体系,确认原子演绎发展的生命体系;通过《宇宙生命金字塔》抽象的规律之内容、之本质,或者几何图形金塔之三维、之现象,表达和表现数之增加或者减少,数之量大或者量小,数之化合或者分解的演绎变化或者运动发展。这种变化发展是原子本级或者本层次的就是天体星球,升级的就是金塔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