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传记文学《裸山》第十六集
《曝光老爹王尖子的 “ 怪现象”》
文/王世安 诵/旭洋
辽阳市文圣区小屯镇河北的下麦窝村里, 人才济济, 稀奇古怪的事也不少, 要是论有特点的老年人, 很多乡邻都知道, 这里曾经有位有传奇色彩的老汉, 人称第一尖, 雅号王尖子, 身份证上名字是王冠山。 顾名思义, 他做什么事情都企盼当冠军, 对儿子的期望也很高。
胸怀坦荡, 不隐瞒家史, 这位王尖子不是别人, 正是咱的亲爹。 爹教导咱: 做事要公正, 诚实守信; 春借平斗, 秋还尖斗……
早些年在下麦窝村, 曾有一套古怪理论: 如果有人说那个人可傻了, 那么反过来这个人就是机灵鬼; 如果说他是机灵鬼, 那反过来准是个傻瓜。 咱家在村里独门独户, 有个别人总想欺压咱们。 对此咱爹就是不服, 做了一些事不让别人欺压。 有人恨死了爹, 在背地里叫他 “ 王尖子”, 妄想用舌根压死人; 然而, 他们费尽心机却也是痴心妄想而已, 总是不能得逞。
如今的爹, 虽已仙逝多年, 依然常有人提起他的不朽故事。
40 年前秋后的一天, 王尖子从灯塔煤矿往回给乡邻韦妫①拉一车煤。这车煤比平时装得多, 质量又好, 让人动了歪心眼, 结果这车好煤没送到韦妫家, 倒被王尖子拉回了自己家。 没得到煤的韦妫家自然生气, 在人后添油加醋地说: “王尖子这事办得精, 鬼点子多, 今后没人敢托他办事。”
当年的下麦窝村, 还有人不断地传播这些老掉牙的事, 听了怪有意思的。 当年爹是生产队的车把式, 给别人拉煤是常有的事。 真实的情况与传说根本不同。 若不是亲眼所见, 详细地了解了内情, 可不能乱说乱传, 不① 韦妫: 化名。然会干些坑人误己的蠢事。
还记得当年咱就围绕这件小事, 问过爹数次, 他没当回事: “ 他们瞎扯, 传说不真实。” 爹不想多说, 可咱紧追不放, 非要问清楚来龙去脉。
经再三追问, 爹才勉强说: “ 韦妫很爱开玩笑, 他来咱家看到咱家煤质特别好, 乌黑发亮, 很眼馋, 也想要一车。 他是大户人家, 绝不会背后瞎诌, 是个别人瞎扯。”
后来咱认真地问过韦妫, 他说根本没有这回事, 全是别人瞎诌的。
后来, 人们终于搞明白了从灯塔煤矿买煤有一个潜规则: 两瓶酒 = 好煤, 多煤; 没有两瓶酒 = 一般煤, 定量煤。 这本明白账, 连个傻瓜都能摆弄明白。
下麦窝村有人很生气地说: “ 王尖子确实是个好人, 个别人给他泼脏水, 真是太损了。 村上总有那么一些别有用心的人, 唯恐天下不乱, 常从别人的话中断章取义, 让不知情的人误会。”
爹说: “ 为别人买煤是件好事, 咱也直言相告, 灯塔煤矿管煤炭销售的老缪头很贪酒, 你多送他两瓶老白干, 他才肯多给一些好煤。” 老缪头背后悄声跟咱说: “ 老哥以后谁想多拉好煤, 只要能捎来两瓶老白干就行了, 咱就好这一口。” 一般人舍不得送酒, 韦妫也舍不得, 老缪头知晓后直摇头走了。 你该明白了, 有人说咱在这件事上做得猾, 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 有些人叫咱怎么说他好呢? 光想要好煤, 又舍不得出血, 要知道, 天上岂有掉馅饼的好事? 做人做事一定要把良心放正。 随后爹转身加重语气: “ 韦妫是好人, 一些人想浑水摸鱼, 幸灾乐祸, 这些人真是可恶至极。” 爹又感慨道: “ 宁与聪明人打架, 不与糊涂人说话; 聪明人好说话, 糊涂人乱打岔。”
对此咱不予任何评价, 可咱在大学给学生讲课时说过, 看问题要具体分析。 《三国演义》 作者描写曹操时, 形容他是大奸雄, 对曹操的评价是不公的。 鲁迅评曹操: 豁达自信, 知人善任, 遇事当机立断, 是个大英雄。 咱很赞同这种看法, 应按此去看人做事。
那时节, 小队有头大倔牛, 叫 “ 天不怕”, 你叫它向东, 它偏向西;打着不走, 牵着倒退, 谁也驯服不了。 它干起活来, 经常不听吆喝, 连人都敢顶。 有一次, 它乱蹦乱叫地发起脾气来, 硬是用犄角把一个人的大腿肚剜掉一块肉。 还有一次, “ 天不怕” 拉车, 刚开始还算温顺, 当与另外一辆牛车相遇时, 拉套的母牛发情, 扬起脖子一叫, 这一声召唤, 让 “ 天不怕” 大眼珠一翻, “ 哞哞” 地乱叫, 飞快追赶那辆车, 欲与母牛交欢。这可惹了大祸, “ 天不怕” 一下把车掀翻在地, 咱差点儿没被车轮碾死, 在场的人吓个半死……从此, 不管农活怎样繁忙, 它都不用干活待在牛棚里悠闲。 当时有个派活的人, 心术不正, 想拿它搞事捉弄人。
一般人都晓得 “ 天不怕” 的厉害, 派活人把 “ 天不怕” 分派给王尖子, 想看他使唤时的笑话。 王尖子的眼里岂能揉进沙子, 一眼便看穿了派活人的险恶用心。 心想他要是真心瞧得起咱, 与咱商量, 让咱帮忙的话, 也许咱能帮上一把。 可他小瞧咱, 想让别人看咱的笑话, 就凭这个歪点子, 肯定没门儿, 咱就是不上这个当, 今天不伺候你。 宁可不挣高工分, 也不使用这头倔牛。
那个时候, 工分是钱也是命, 派活的人看王家困难, 猜想定会挣这高工分, 然而王尖子却扬长而去, 让所有人没有料到。 这下派活的人没了辙, 不仅奸计没得逞, 自己还惹一肚子气, 最终害了一场大病。
社员对王尖子不使用 “ 天不怕” 很是迷惑, 人前人后不断地追问, 爹不愿讲, 架不住有人一个劲儿地追问。 碍于情面他才说: “ 牛发疯时要顶伤人的, 到时不但没人给疗伤, 养伤还挣不到工分, 损失更大; 干活时出现弯曲的垄沟, 不会有人说牛不听使唤, 反而会说你技术不行, 以此为借口扣分。” 这点鬼把戏谁还不懂, 岂能把别人当彪子, 来取笑耍玩? 只怪他睁眼瞎看错了人。
有人将此事传扬出去, 又添油加醋地说: “ 王尖子实在是尖, 硬是捉弄不了他。 看来, 他还是个人尖子, 机灵鬼!” 有人气愤地说: “ 派活的人骨子里坏透了! 欺负老实人, 要换个别人他敢?” 还有人说: “ 坏人堆里,人要不学精点, 非让他小子熊彪了不可!”
人站的角度不同, 观点肯定不同。 不仅如此, 还有一件大事, 是尖是傻说法不一。很多乡亲都说王尖子既有尖的一面, 也有马失前蹄的一面,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 在咱老家的大门前, 有一大片自家的自留地。 这里既可以盖房, 也可以做其他用途。 村中有位窦尖子早看好这片田。 有一天, 他托人主动找王尖子说情, 请求将这片田换给他盖房子养老。
窦尖子深思了这件事情: 王尖子老谋深算, 奸猾得很, 平时与他不对付, 肯定不会答应。 再说了, 谁家的好地舍得给人, 何况是给他窦尖子……
可是结果, 却大大出乎窦尖子意料。 成人之美, 不成人之恶, 这是王尖子的真实想法。 他很爽快地答应了窦尖子的要求, 将自家门前最好的地, 顺利地换给了窦尖子。
有人说, 王尖子这一善举, 窦家永远欠王家一个大人情, 就此事许多人给予很高的评价, 认为王尖子心怀敞亮, 大气坦荡, 是个顶天立地的大老爷们儿。
王尖子换到的地在村的最北边那条街上, 是一个很不起眼的旮旯处, 盖上了新的房子。 院中还有一个一尺粗的大电线杆子, 都说这是不祥之物, 然而王尖子不信那个邪, 由前街迁入了后街, 来了一个战略性的大转移。
对于这件事, 村干部、 乡亲们都给予了较高评价: “ 王尖子厚道, 不是尖子, 从这件事上可见他很傻。” 有人为此建议, 从今往后, 让王尖子彻底改名算了, 叫王彪子就名副其实了。
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 有人这样评价: 王尖子没鬼过窦尖子, 太丢人了。 还有人认为王尖子是傻, 在做具体事时还真是: 油梭子发白———短炼。
当咱知道这件事, 反复地思考了尖与傻的辩证关系。 爹说: “ 看问题既要看到现象, 更要看到本质。 从表面上看, 窦尖子占了好地, 盖上房子, 占了很大的便宜。 但从另外的角度看, 他是个大傻子。”“ 怎么见得?” 咱惊讶地追问。“
如果再遇到大洪水, 在村前居住的房子会被洪水冲毁。 20 世纪 60 年代的大洪水, 就是个惨痛的教训。 若来盗贼, 先到第一家行窃, 第二家可防可抓。 河沿边风沙特别大, 第一家就会遭受风沙的无情袭击, 其子孙后代也跟着连连遭殃……”
可一切都发展得太快。 国家在太子河上游及时修建了葠窝水库, 大水库有力地拦住了洪水, 让洪水无法泛滥; 村南及时培植了杨柳树防沙林, 植树造林阻拦了风沙, 使风沙再也无法猖獗。 这么来看, 窦尖子确实有远见卓识, 全村第一尖名副其实。 后来还有人评价: 还是王尖子看得远, 做人有德行, 君子成人之美, 子孙才会兴旺发达。
《裸山》作者简介
王世安,一九五五年九月生于辽宁省辽阳市文圣区小屯镇下麦窝村。资深记者、职业作家、社会活动家。《中国企业改革文集》主编,《中国企业报》“创富平台"主编,中企传媒社社长,世界创富企业联合会创始人、主席。
历任创作员、首席编辑、新闻部主任、记者站站长。世界经济论坛、亚洲经济部长会议、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全国两会等大型会议特派记者,被《中国企业报》授予全国十大标兵优秀记者站站长、先进新闻记者;曾赴美国、日本、韩国、越南、泰国等国家访问。
著或编著的书有《开拓者》 《企业领袖》等十二部,共计五百余万字,发表八百余幅新闻照片。撰写的多篇纪实文学作品在《中国企业报》等报刊连载。有多部作品获奖,其中《中国女骑警》获特等奖,《拒买国际金奖》获一等奖。联系电话18841172939 18841172798
主播简介
旭洋 实名李桂杰 政法机关退休干部。大连市语言艺术学会会员;《北京古塔读书会》主播团团长;采菊文苑现代诗社副社长等多家平台金话筒主播!热爱生活,喜欢朗诵, 愿意用声音诠释美好,陪伴夕阳醉美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