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传承弘扬历史文化,挖掘整理民间故事。十一月三十日,冒着凛冽的寒风,六汪文联张存民、陈道俊、庄燕、孙志宝一行四人,在六汪镇政府文旅办主任逄伟,前立柱村党支部书记王雪梅陪同下,走进文化底蕴深厚的前立柱村,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采风活动。
王雪梅书记邀请了本村五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与我们进行了座谈。年龄最长者八十五岁,最小的也已七十八岁。但老人们精神矍铄,思维清晰,对本村的历史传说、风俗人情娓娓道来,给我们讲述了一段精彩的民间传说,丰富了该村的历史文化。我们也深感受益非浅。
讲好六汪故事,传承本土文化。这是镇党委政府领导对我们文联及文化工作的总体要求。今后,我们文联将继续深入到文化名村,挖掘搜集整理民间故事和历史传说,把这些珍贵的史料形成文字,流传后世。
张存民
2021-11-30
六汪文联走进前立柱村采访专题之二《皇上的恩赐》
陈道俊
明朝第二任皇帝朱允炆,公元1398年登基,年号建文。允炆登基后派遣多路选秀官员,在全国多地民间挑选娘娘,其中一队人马来到山东胶州地界,在各处巡查,并张贴告示,召告才貌双全,知书达礼的少女前往县衙应选。前立柱村少女桃花经多轮选拔后,有幸被选中为娘娘。
娘娘乘坐宫轿,随同选拔官历经千里迢迢进了南京城。娘娘正值豆蔻年华,沉鱼落雁之容,倾国倾城之貌,皇上一见倾心,随即口谕,册封为西宫娘娘,并嘉奖选拔官员官升一级。
娘娘上位,皇上给宫廷玉雕工匠下一道圣旨,命工匠师用宫廷玉料汉白玉雕一对狮子,一对石鼓,一对宝瓶。
三对玉雕很快完工,皇上下旨火速运往胶州前立柱刘氏家族,并恩赐一幅御㻾。
刘氏家族接到圣旨,跪拜大礼,谢主隆恩后,将御㻾请进了刘氏祠堂。一对石狮子安放在村东大道旁,为镇村之宝,也供路人观赏。石鼓和玉瓶则安放村内。
皇上的御赐很快传遍了山东大小官员,刘氏家族名声远扬。无人不敬仰,无人不羡慕。从此,路经前立柱村的文官会下轿,武官会下马,都会到刘氏祠堂参拜。
村东头的狮子,数百年打坐修身,尽职尽责的守护着百姓的平安,观音菩萨见它们尽忠职守,不辞辛苦,数百年无怨无悔,便点化它们成仙。雌性狮子成仙后并不守天条,拈花惹草,浪子成性,花天酒地,昏庸度日。
翠花是村里出名的美人,三年前男人命亡归西,她拉扯着一儿一女艰辛度日,虽然日夜操劳,花容并没失色,想入非非的男人不在少数。翠花站的正,坐的稳,对于男人的挑逗视而不见,她从不往心里去,也不给任何人机会,白天做事,夜晚早早关门,避免惹事生非。
这天翠花吃罢晚饭,关插好大门,在油灯下做针线,一阵风扑来,灯火摇晃了两下,翠花刚一抬头,看到炕前站着一位英俊潇洒的男子,翠花惊讶的问道:“你是谁?怎么进来的?”男子嘿嘿一笑,回翠花一句:“我是你的白马王子啊,我喜欢你好久了,这几日我天天从你门前经过,你的姿色让我神魂颠倒,今夜我是来找你消魂的。”翠花听罢吓出一身冷汗,连忙说:“使不得!使不得!你赶快走吧,我不是你想像的那种人,你别枉费心机了,这事传出去,我还怎么做人。”男子说:“我来都来了,别枉费了月圆良宵啊,来吧。”便抬腿上炕去抱翠花,翠花吓的连连后退,又不敢大声呵斥,她怕惊醒了孩子,又怕邻居听见,只有小声哀求男子放过自己。男子看到翠花的心思,抓住这一弱点,男子煞时面目狰狞,伸手将翠花搂在怀里,翠花顾不得思前想后了,她奋力挣扎,破口大骂。尽管翠花洒了泼的反抗,这一切都是徒劳,最终是让男子扒光了衣服……男子满足兽欲后,一阵风溜了。
翠花被糟蹋后,光着身子,一动不动的躺着,任凭泪水流淌,她的心碎了,她的声誉毁了,这个世界再也容不下她了,她起身擦干眼泪,穿好衣服,洗了把脸,梳理了把头发,到院子找了根绳子搭在院子杏树杈上,搬了个板凳上去,把绳子系了个死扣,她两手把着绳子,头刚伸进绳扣,刚要撒手那一刻,一声尖叫,惊醒了翠花,翠花撒手,跑回屋里,看见儿子汗水淋淋的在喊娘,翠花急切的问:“儿啊!你这是咋了,吓死娘了。”儿子哭泣着跟娘说:“我做了个梦,梦见娘被一头狮子扑倒,狮子张开大口,锋利的獠牙咬着娘的脖子,我拼命敲打狮子的头,娘还是闭上了眼睛,我大声喊娘,娘才睁开眼的。”翠花听后,一把把儿子抱在怀里,哇的一声哭了,哭的肝肠寸断。她恨那个畜牲,她也恨自己,自已不该丢下孩儿一走了之,让孩儿孤苦伶仃的留在世上,她要把屈辱藏在心里,委屈地活着,把儿女拉扯成人。
第二天,翠花无精打采,六神无主的度过一天,她怕天黑,她怕那个畜牲再来,天黑了,翠花恍惚不安,她战战兢兢地熬到夜深,最终她还是没有逃过那一劫。她这次,没哭也没闹,她知道,哭闹都救不了自己,她想好了,她不再苟且的活着了。天亮了,翠花叫开族长家的门,把这两晚上发生的事情跟族长说了,族长听后也很震惊,这是村里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族长想了会儿,跟翠花说:“你回去吧,该干什么干什么,晚上我会安排人去保护你,他如果再去,你就喊一声,抓着他送衙门,让官家问罪。”听罢族长的话,翠花心宽多了。
晚上翠花跟往常一样,吃罢晚饭,关门在灯下做针线,就等男子入笼。半夜时分,男子刚进翠花房内,翠花大喊一声:“你个无耻的畜牲,给我滚出去。”话音刚落,十几个彪形大汉闯进院内,男子见事不妙,越墙而逃,保护翠花的人穷追不舍。
这夜星辰高挂,月光如昼,刘栓赶泊里大集刚刚走到村头,习惯的看了看石狮,突然发现,两只石狮子少了一只,正在纳闷,就听见村内传来吵杂的叫喊声,他向村内望去,只见一人慌里慌张的往这边逃跑,后面跟着一群人追赶,刘栓见此情景也慌了神,赶紧躲在路边,追赶的人追到路口,男子消失了踪影,来人四处寻找,刘栓再回身一看,两只狮子稳稳妥妥的蹲坐在原处。刘栓目瞪口呆,着实奇巧。刘栓把追赶的人喊回来,把他所见,讲述了一番,虽然是大家不太相信是真的,还是在狮子身上木棍,镐头乱砸一通,出了口恶气。
从那以后翠花家再没出现男子的身影,村里多数人同情翠花,骂那个男人是畜牲。也有人说风凉话,都是翠花太漂亮惹出的祸端。
三月三,王母娘娘诞辰,大摆番桃宴,宴请来祝寿的仙家臣子文武官员。值日神周东带领部下去御库取玉液琼浆酒,刚打开库房,一个醉鬼在里面手舞足蹈的摇晃着,地上一堆空酒瓶子,周东立马命来人将男子押到宴会厅。观音菩萨定眼一看,原来是她超度的狮仙,观音菩萨算掐指一算,此仙做恶多端,犯了天条,大怒道:你这个畜牲,超度你成仙,你不为民间某福,不尊守天条,在民间欺良霸女,迷酒嫖娼,今天又跑到天庭做恶,真是罪该万死。话音刚落,元始天尊听罢大怒,“留你何用,留着就是个祸害。”随手一扬打神鞭,鞭刑一出,狮头落地。从此,前立柱的两尊狮子,一只变成无头狮,因为狮头落在天庭,凡间只见狮子无头,没人见过狮头的去向。
刘氏家族的威望延绪了很久很久,后来胶州岀了个官位显赫的官员,此人有点傲慢,不守礼仪,路经刘氏祠堂,不但不下马,反而趾高气昂,刘家人不吃这一套,招集人追上将他好打一顿,本想给他个教训,谁知此人怀恨在心,回到官邸设施了一条毒计,重金收买了一个能说会道的江湖浪子,打扮成朝廷官员,骑马来到前立柱,参拜刘氏祠堂。参拜完毕,迟迟没走,一直端详墙上的挂㻾,看守祠堂的觉得好奇,便问来人为啥久看不离,来人说:“我在看这幅㻾,年岁已久,污浊腐蚀,难维持久运。”守祠人便说:“那也没办法,御赐的物件不能重赐,只有加心保护。”来人说:“也不是一定不能更换新的,只要跟朝廷能说上话,以旧换新也是可以的。”看守觉得来人来头不一般,立马给来人泡上一壶上等好茶说:“你品会儿茶,我去找族长来见你,你们商量个上策。”说罢,急三火燎地走了。
本期插图来源于网络,并非实物图片
族长听了看守的讲述,也觉得是个好事儿,如果换成新的,能多延续几百年,族长又找了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一同来到祠堂,对来人恭维一番,就听来人夸夸其谈,说他在朝廷如何被器重,见皇上的机会很多,跟皇室关系密切,花言巧语,云里雾里的,族人听后深信不疑,随即从墙上摘下来,被来人带走了。
胶州官员拿到御㻾后,找人复制了一个新的,又让假官人送回刘氏祠堂,刘氏大席招待了此人。以表诚意。
胶州官人计谋成真后,大肆宣扬,前立柱刘氏祠堂挂的御㻾是假的,一传十,十传百,无人不晓,无人不知,并声称皇上赐的石狮子也是假的,一只狮子被人砸掉了头。后再有官员路经村头,看到无头狮就信以为真,走到祠堂也不下马或下轿,刘氏的声誉慢慢被淡化,那段辉煌的年代,便成了历史,流传给后人的只是传说。
至于那三对玉雕,倒是保存了600多年,可惜在60年前那场浩劫中,粉身碎骨,现有残骸留世。
作者简介
陈道俊,网名追风,青岛西海岸新区人,山东省诗词协会会员,黄岛区作家协会会员,《六汪文学艺术联谊会》副主席兼副总编,青岛西海岸新区诗歌学会副会长,喜欢写作,文字朴实。作品发表于《首都文学》《奉天诗刊》《于都诗词》《大西北诗人》《现代文学》《赣雩文艺》《青島头条》等文学出版社及网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