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章
坑害真的来了。
那天,天气很好,太阳很大,晒得人不一会儿就会口渴。大人们在地里干活儿,都是村里专门安排了人给送茶水解渴的——开水煮竹叶子。
让娃子跟贵娃子等几个小伙伴在村道里玩“解放军打土匪”的游戏,大家都说让娃子胖,长得像土匪,就让他当土匪。其他人当解放军抓土匪。很快,让娃子就被抓住了。再玩时,让娃子不想当土匪了,他要当解放军。贵娃子就问他:“口渴不?”让娃子老实说“渴”。贵娃子就说:“那你得听我指挥,又能解渴又可以不当土匪,还能当解放军。”让娃子敬了一个礼说:“坚决听从解放军的指挥!”
“好,跟我来!”贵娃子下了命令,几个小伙伴就紧跟着跑。
他们来到了村西头郝家屋后的杏子树下。贵娃子安排好几个站岗放哨的,然后就哧溜溜爬上了树,摘了杏子就往地上扔。几个站岗放哨的见了地上绿莹莹的杏子,全都忘记了各自的职责,扑上去就抢着吃。
“人来了!”一个小伙伴喊了一声。
大家看见郝家的女主人回来了。贵娃子从树上跳下来,喊了一声“撤!”大家就四散跑开了。
郝家的女主人可不是省油的灯,看见一群娃娃偷了她家的杏子,就跑过去追赶。到了树下,她看见了地上的十几个青杏子,心疼得不得了,一路的追赶,追到贵娃子的家里把他逮住了。
贵娃子就撒谎说:“是让娃子带的头,是让娃子上树摘杏子的。”
郝家的女主人就跑到田头,对着所有干活的人叫骂,说裴家的让娃子带头偷了她家二十几个杏子(她认为那些娃娃肯定吃了至少十个,加起来应该是二十几个),骂留影子管教不严,教娃害人哩。
这样被人戳脊梁骂着,还是头一回。留影子哪里受得了这个气!她扔了手里的锄头,跑回村里,把儿子逮住领回家里,追问是不是他带的头。儿子起先不承认,留影子就打。儿子被屈打成招,害怕了,就承认是自己带头干的,以为承认了就不挨打了,却没想到母亲留影子正在气头上,打得更凶了,拳打脚踢往死里打。
裴老闷追回来,这才救下了儿子。
留影子二话不说,扛了一袋麦子就去了郝家,说:“是我娃带头偷吃了你家的二十多个杏子,我给你赔罪,赔上这一袋麦子,也有二十多斤了吧?够了吧?”
郝家的女人略显尴尬,说:“也没说要你赔,你要管好你的娃娃……”
“我的娃娃我会管教!”扔下这句话,留影子就出门走了。
回到家里,留影子抓起儿子又打,边打边说:“那一袋麦子陪给人家了,那是咱一家三口一个月的口粮。好了,咱们这个月都把嘴缝上,谁也别想吃了。”
裴老闷头一回发脾气了,说:“他还小,扛得住你这么打?打一回不够呀,还打?打死了咋办?咱们可就这么一个娃儿啊!”
留影子不依不饶,说:“一个娃儿咋了?他带头干坏事,打死也活该!小小年纪就偷人家的东西,长大了还不翻天!”
裴老闷就说:“我都问清楚了,不是他带的头,他只是跟着去的。”
留影子不信,就挨家挨户去找那几个小伙伴追问是谁带的头。最后弄清了不是儿子带的头,而是贵娃子带的头。贵娃子瘦小机灵,三窜两窜就爬上了树,摘了杏子就往地上扔。让娃子胖墩墩的,根本不会爬树,就跟另外几个胆小的娃儿在地上捡了吃,让娃子吃了两个。弄清楚了,留影子的底气硬了,她拽着儿子又去了郝家,当着郝家女主人的面把那一带麦子抢在了手里,说:“不是我娃带的头,我娃也没上你的树,他只是在地上捡了两个吃了。吃了你的杏子就是我娃嘴贱,我赔罪,他吃了你两个杏子,我赔你两斤麦子,多余的不能给!”说着,从灶台上拿过一个碗,从袋子里弄出两碗麦子倒在了地上,又说;“两碗两斤,有的是多余,够你的了!”
从郝家出来,留影子又把儿子让娃子拉倒那棵杏子树下让他跪着认错,说“你妈我就是留影子,雁过留名,人过留声!我这留影子的名声不是叫出来的,是做出来的。今天就是要让你在这里留下影子,让你记住,是你干的坏事,打死你得认!你偷吃了人家的两个杏子,一毛钱都不值,但我陪了人家两斤麦子,这要从你的饭里扣,你一星期不准吃面,只准吃糠咽菜。不是你干的,打死都不能认!”
这件事,让留影子的泼辣名声传得更远了。
也是这件事后,留影子的儿子让娃子就再也没敢干过任何的坏事了。时间长了,大家都夸让娃子这娃乖巧听话,越长越有出息,别人家的东西给他都不要,更别说偷谁家的东西了。
倒是郑家的贵娃子毛病不少。
贵娃子是郑家的独苗,官号郑钱贵,有钱就富贵的意思。贵娃子自从那次带头偷吃杏子后,他家的大人没怎么处罚他,只是骂了几句完事了。后来,这贵娃子胆子越来越大,不光是偷吃人家的桃子、杏子,甚至连人家家里的值钱东西都敢偷。每次被人抓住,他的父母就护短,跟人家闹别扭。日子长了,村里人对这贵娃子的看法越来越不好,对郑家的看法也越来越不好。邻居们教育娃娃时,都拿裴家的让娃子和郑家的贵娃子打比方,教育自己的娃娃,说:“要学裴家的让娃子,争气!不要学郑家的贵娃子,淘气!”。
这个让娃子就是后来被定性为杀人犯的餐馆老板裴千让。
这个贵娃子就是后来被认定为是被裴千让杀死的代理所长郑乾坤。


作者简介:张正剑,陕西商洛山三要人,62年生,青年后漂泊在外,时常梦归故里难成行。生计难持但生命不息,文字情怀不敢有丝毫怠慢,毕恭毕敬于文学胜于孝敬祖先。未入任何协会、文联,无会员之桂冠。但有部分作品如小说、散文、报告文学、影视剧、将军传记及数百篇良心新闻报道等数百万文字散见于各报刊。现居广州。

附:本头条号投稿方式
投稿邮箱:1019623839@qq.com
微信投稿:wx18729698387
合作电话:13991446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