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十三回
六龄童演铁梅上《秦之声》
芦世清扮文举饰高学生
马上就要过年了,让芦晓峰高兴的不是自己被评为出席古都市的扶贫工作先进个人,而是妹夫一家带着自己的外甥女房春燕,要去上省电视台唱《秦之声》。在他们家,父亲芦世清爱唱戏在方圆几十里是出了名的。他的小生戏,乡党们觉得非常像任哲中。母亲常桂兰有时候也能溜几句,但太业余太不入流,难登大雅之堂。那天张书记和田副局来吃席,父亲那一段《祝福》唱起来,还是让在座的人们眼前一亮。晓峰和妹妹晓云好像都没有跟随父亲学戏,难道是隔代遗传么,他六岁的外甥女房春燕居然能唱戏?还被选到陕西电视台《秦之声》去演唱参赛?芦晓峰对自己的外甥女多少有点儿担心。为了见识一下春燕的能耐,他给张娟雅书记说了外甥女要去省台参演的事情,让她请一下田局和他的两个搭档老宋老秦,在文旅局给孩子过一下戏,好好给扣一扣细节,看唱腔、与乐队伴奏的配合上还有没有其他问题,不要上省台表演时闹出了笑话。张娟雅书记听了特别高兴,马上就安排了田程,让他把老宋老秦请到文旅局。芦父和房国泰他们一家在晓峰家吃了午饭,就一起来到文旅局会议室。田程老师和他的搭档们都到齐了。今天这个乐队里面有了亮点,一个拉二胡的年轻漂亮女人,张局说她是田程老师的女朋友,音乐教师名叫宫雪,这一下,让这个秦腔乐队才更像乐队了。老宋开始起板,一支秦腔牌子曲就开始演奏起来,连曾月杨波都来客串敲梆子打锣的角色。为了让房春燕有一个适应过程,芦世清当仁不让地开腔唱了一段《血泪仇》中王仁厚的《手拖孙女好悲伤》,老艺人就是厉害,不怯场,说唱就唱,声音沧桑,入戏特别快。他一唱完,面对这样的乐队,大家起哄让张娟雅书记也来一段。张书记没有推脱,大方地唱了一段《洪湖赤卫队》里韩英的《秋风吹》:秋风吹月儿高湖水浩荡——
拖腔唱完,芦世清首先带头拍手。晓峰他们这一大帮子人也一起鼓起掌来。田程细听,书记唱起这段戏,既有李梅的柔美,又有马友仙的清亮,真的是功夫老道啊。他不由得就想起了周小红。她才是真正的科班出身的秦腔演员,让她来这里表演,指导房春燕演戏,那才叫专业呢!曾月杨波他们想,我们文旅局的书记就是厉害,会画画,还会唱戏。以后我们也得好好学学!芦晓峰对领导的深情演唱,也暗暗佩服,人家啥时候学的,这一亮嗓子,不亚于专业演员啊!这房春燕已经扮好铁梅的行头了,红棉袄有白花,蓝棉裤有补丁,一双灯芯绒黑布鞋,辫子也扎成了独辫,活脱脱一个《红灯记》里的小铁梅。只见她睁大双眼,痴迷地望着张娟雅,仔细地听她演唱韩英:
望洪湖思绪起怀念家乡。
洪湖啊!我的亲娘!
洪湖啊!我的家乡!
自从韩英生下地,
从小就在你的身旁。
喝的是湖中水;
吃的是岸边粮。
就在你的土地上,
韩英我加入了共产党。
我虽今朝入罗网,
同志们仍然战斗在你的身旁。
望湖水韩英我无比坚强,
听潮浪韩英我浑身都是力量。
没有眼泪没悲伤,
只有仇恨满胸膛。
任凭敌人逞疯狂,
夕阳西下不久长。
任你是刀山火海,
难动我韩英半点心肠。

张娟雅书记唱完,文旅局的同事们掌声雷动,大声叫好。杨波带头喊:“张书记,再唱一段!”张娟雅说,“今天咱们主要是听房春燕小朋友唱,她明天要上《秦之声》呢。咱们其他人,最多就是个配角。来,春燕,给阿姨说说,你唱哪一段?”春燕说,我唱:“爹爹给我无价宝。”“哦!《红灯记》李铁梅!大家欢迎!”房春燕马上站到舞台中心,拉开架势,作好了演唱的准备。乐队过门一起,只听春燕开腔唱铁梅:
爹爹给我无价宝,
光辉照儿永向前。
爹爹的品德传给我,
儿脚跟站稳如磐石坚,
爹爹的智慧传给我,
儿心明眼亮永不受欺瞒;
爹爹的胆量传给我,
儿敢与豺狼虎豹来周旋。
家传的红灯有一盏,
爹爹呀!
你的财宝车儿载,
船儿装,
千车也载不尽,
万船也装不完,
铁梅我定要把它好好
保留在身边。
听完房春燕小朋友的演唱,大家也是给她报以热情鼓励的掌声。芦晓峰说,“田老师,你给孩子点评一下!”田程说:“听了也看了孩子的演唱,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声腔亮丽,唱腔优美深情,虽然有时候不免有奶声;台架好,能端住,有舞台经验。一会儿让张局再给孩子指点指点唱腔。”房春燕认真地听着田老师的点评。张娟雅书记说:“参加比赛,一般还得有一个备选节目,芦师傅,你们准备好了吗?”芦世清说:“好了。《花亭相会》。”张娟雅书记说:“好!乐队,给孩子把这场戏也走一走!”只见芦世清老先生单膝下跪,给他的外孙女春燕配起高文举来了。只听春燕唱起:
下跪的状元是哪个,
报上名来丫鬟听。
芦世清接着唱:
恩姐把弟忘记了,
弟本是上京高学生。
……
文旅局的观众听得很着迷。这秦腔艺术就是大西北人的精神食粮。不管你平时爱听不爱听,但一旦你到演出现场,一旦你把演员的戏听了进去,没有不被感动的。田程就是最被感动的那一个人。他认为这秦腔就是血脉相传。周小红走了不唱了,张娟雅书记接着唱,而且唱得非常好;还有芦晓峰他爸芦世清,一个老把式,一个农村秦腔老艺人的独特形象。他没有把唱戏传承给晓峰晓云兄妹,惊艳的是人家的外孙女六岁的房春燕却能唱。假以时日,谁能料定她不会出息成周小红、李梅?这广袤无垠的西北大地,可以层出不穷的发现演唱秦腔的好苗子。这正是大西北地域辽阔、文化历史厚重、大西北人耿直豪迈之气的血脉传承么!让人感叹,更让人欣慰。关于秦腔,有诗曰:
百年剧祖秦腔戏,传唱陕甘大西北。
祖孙台上扮夫妻,姐妹唱戏演母女。
兰州河畔自乐班,西安城里多戏迷。
板胡悠扬拉豪迈,秦声秦韵传千里!
这六龄童房春燕参赛《秦之声》,表演如何,有没有获奖,下回分解。


作家简介:王瑞祥,陕西洛南人。在咸阳工作。喜欢读书写字,赋诗填词。愿意与志同道合者切磋,共度人生。

附:本头条号投稿方式
投稿邮箱:1019623839@qq.com
微信投稿:wx18729698387
合作电话:13991446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