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家乡洛南县
文/胡姓娃
秦岭是中华父亲山,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我的家乡洛南县地处秦岭东段南麓,位于华山之南,这里是秦岭国家公园的核心区。
横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的洛南,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分明;是22度商洛的重要组成部分,享有避暑之都之美誉。
秦岭最美是商洛,商洛最美在华阳。地处华山之阳的洛南,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早在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境内的花石浪猿人洞穴遗址就是证明。5000年前,轩辕黄帝的史官仓颉曾造字于洛南保安,仓颉所造的28个文字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开创了人类文明的先河。近代“洛南八景”声誉远播,引得无数文人墨客吟诗作画,留下了许多美丽动人的故事。近年我县精心打造的老君山景区、仓颉小镇、音乐小镇、锦绣大地及伶伦文化研究院,将全域旅游又提高到了一个更高更新的水平。
洛南森林覆盖率高,是陕西省的重点林区县。丰富的森林资源,优越的生态环境,造就了一批闻名全国的古树名木,形成了洛南特有的森林文化景观,养育了勤劳朴实的洛州儿女,洛南页山古柏、洛南核桃、洛南油松、洛南连翘是其中的姣姣者,它们是洛南特有的靓丽名片。
页山古柏,又名“栖霞柏”,洛南八景之一。传说此柏乃轩辕黄帝巡视时亲手栽植,距今已有五千年历史,树高23.1米,胸径7.73米,比黄帝陵轩辕柏高3.1米、粗0.73米。如今,历经沧桑,依然枝繁叶茂,苍劲挺拔,树冠覆盖面积半亩有余。是陕西省目前发现的最大古侧柏,已列入洛南县古树保护名录。
洛南核桃,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个大、皮薄、出油率高,享有核桃之乡的美誉。闻名全国的核桃王就在洛南县古城镇蒋河村安家,据林业专家测算树龄在500年以上,是我县古树名木的重点保护对象。洛南是“中国核桃之乡”、“中国十大金牌核桃县”,国家农产品保护品牌。
斗转星移,岁月如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坚果类可食品种也越来越多,洛南核桃失去了往日的辉煌,不再是香饽饽、金果果。
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核桃之乡洛南引进的红仁核桃、良种核桃必将带来一场新的核桃革命,洛南核桃也必将步出低谷,重塑新的辉煌。洛南核桃也一定会走出洛南,销往全国,迈出国门。
油松适应性强、管理粗放、功能多样,在我县极为常见。是洛南分布范围最广、数量最多的优势树种,也是蓄积量最大的一个森林类型。全县现有油松林面积156万亩,占有林地面积的60.4%。秦蟒两岭、洛河两岸上游各地多数是天然油松林,古城、石坡、保安三个国有林场营造有大片人工纯林,其余各地多与其他树种组成混交林。油松与华山松、白皮松共同作为我县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是国土绿化中的绝对主力,也是主要的速生丰产林树种。
俗话说,寿比南山不老松,是因为松树能使人健康长寿。松树是生命常青的的象征,洛南人历来把松树视为吉祥物。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古往今来,诗人喜欢以松为诗,画家喜欢引松入画,群众喜欢把松竹梅装饰在门楣上、照壁上、家具上。作家许地山说得好,松是中国人的理想性格,中国人爱松是因为它长寿,风飘飞雪的时节能够站得住,生机不断,能给人一种兴奋和壮美,所发出的逸韵能使人忘掉名利。
洛南油松久负盛名,是国家油松种子基地县,国家在古城林场建有油松种子园、子代测定林、优树收集区、母树林,这些足以说明洛南油松的地位之重要。
洛南连翘栽培历史悠久。资源开发和药用历史已经超过两千多年,由于资源丰富,品质优良,有效成分含量稳定质量好,近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发展连翘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生态效益。连翘适应性强,栽培技术简单,管理粗放,用途广泛,市场前景好,位列我国常用中药材品种前40名,是洛南县中药材产业中的骨干品种。投入少,见效快,风险小,是我县新兴的主导产业,群众发展的积极性高,有望成为继洛南核桃之后的又一项主导产业。
药圣李时珍曾誉连翘为“疮家圣药”, 我国的山西、陕西、河南、山东是主产区,其他地区也有栽培;我县的野生连翘主要分布在秦蟒两岭沿线的中山地带,人工栽培极为广泛,是陕西省连翘基地县。
近年来,我县的连翘育苗已经形成规模,是省内连翘的主要育苗区域,吸引着来自省内外的客户,为当地群众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初冬的洛南,山青、水秀、天蓝。秦蟒两岭松柏苍翠,绿意盎然。清澈的洛河水,一路向东进入中原后汇入黄河。
1999年以来,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引领带动下,全县生态建设成效明显,森林覆盖率从1999年的54.09%提高到目前的69.8%,境内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得到有效遏制,曾经的大字报田早已是绿树成荫,生态得到有效修复,生产生活明显改善,野生动物在林区、乡间随处可见。
广大群众真真切切享受到了青山绿水带来的经济效益,生活水平和质量日渐提升,幸福感、获得感、自豪感油然而生。
今日的洛南县,山绿了,水清了,天蓝了,人富了,城美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洛州大地更加绿意盎然,焕发出勃勃生机。
今天,绿水青山已成为洛南的靓丽名片,洛南也必将成为人们养生休闲度假的胜地。
2021年11月25日



作者简介: 胡姓娃,男,生于1964年10月,陕西洛南县人,高级工程师,从事林业技术推广工作40年。商洛市林学会会员,洛南县县级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第三届陕西青年科技奖推荐人选,陕西省核桃等干杂果经济林专家。在《陕西林业科技》、《中国现代化建设研究文库》、《安徽农学通报》、《陕西林业》等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林业专业学术论文20余篇;曾荣获县政府以上奖励十五项,其中省、厅级林业技术推广成果奖三项。有多篇散文在《青年文学家》杂志、《陕西农村报》、《秦岭文学》上公开发表。热爱林业,敬畏自然,崇尚山水田园生活。

附:本头条号投稿方式
投稿邮箱:1019623839@qq.com
微信投稿:wx18729698387
合作电话:13991446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