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专员十五年
政协洛南县七八九届文史专员 萧军
2007年,由麻坪镇党委政府推荐,政协洛南县委员会审批,我有幸成为政协洛南县第七届文史专员。十五年来,围绕“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工作宗旨,按照服务中心、服从大局的总体要求,认真履职、积极建言、广泛宣传,基本履行了一名文史专员的职责。十五年来,我立足文史、兼顾文学、涉猎文艺、助力文化、共建文明,努力担当起政协文史专员“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神圣职责,在这平凡的岗位上付出了扎扎实实的努力,也取得了扎扎实实的成果。
一、立足文史,赤子忠心,为家乡树碑立传。
在政协洛南县委员会的领导和麻坪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麻坪镇历史上第一部百科全书式文史资料《巍巍云蒙》列入创作计划。
——全力出书。我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搜集、挖掘、整理、采访工作,历时四年完成创作,于2019年作为政协洛南县第25辑文史资料印刷出版。其中我个人完成的内容占全书的3/4以上。
——热心赠书。除了政协文史委员会按规定向相关镇办村居赠送外,我个人自费向县内外文朋诗友200多人赠阅,仅付出邮资就达3000多元。
——合力品书。发起“弘扬云蒙精神,构建书香洛南——我读《巍巍云蒙》”有奖主题征文,历时三个月,收到征文66篇,并成功在云蒙山脚下举行颁奖仪式。
——创新用书。结合书香校园建设,将《巍巍云蒙》发送到全校每个班级的图书角,并组织“大美云蒙”主题研学旅行,先后带领560人次登顶并担任全程导游解说。结合书中《革命前辈龚贤安》等篇目,组织清明祭扫,将位于云蒙山脚的龚振龙烈士墓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十五年来,我几乎参加了政协洛南县文史委员会组织的所有文史资料征整理挖掘、主题采风、研讨调研等活动,并于2019、2021年两次被评为优秀文史专员。
二、兼顾文学,舞文弄墨,为故土增光添彩。
围绕“讴歌真善美,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文学创作做了以下五方面的工作。
——成立组织。参与创建并运行洛南爱故乡文学小组,2017年10月受聘担任爱故乡文学小组顾问,2019年连任至今。四年来,举办各类文学活动12次,推荐两期6人参加陕西三秦文学写作培训班,爱故乡文学小组的运行经验在2018年陕西爱故乡年度大会上作经验介绍,我本人被提名为2017年陕西爱故乡年度人物。
——发展平台。参与了《馨香盈秀》等多个文学平台的创办,担任《馨香盈秀》《禹平文学》等多个平台的文艺顾问,向《秦岭文学》《洛南文友汇》《松风阁语》《洛畔之音》《格河文摘》等公众号投稿,成为网络平台的核心作者。
——策划栏目。策划并推出《蒙山夜话》《生命的清香》《有话好好说》《中考作文我来写》《高考作文我来写》《教坛红烛》《习作展示》《活动报道》等栏目,协助《四月芳菲》都市头条正常运作,并发起“书家同写《竹石诗》”《生命的光辉》连载”与研讨等大型文学活动。
——致力创作。我本人参与并组织县作协发起的《我的荣誉证书》《盛世乡愁》《亲爱的粮食》《致敬党旗》等十余次主题征文活动,全部参与投稿并获得等级奖。《战地黄花》发表于《环亚源》铜业报以及洛南县作家协会会刊《洛河》。
——凝聚合力。协调并组织“抗击新冠”“抗洪救灾”等主题采风活动,撰写主题系列报道12篇,深入灾区采访、捐赠6次,联系蓝田爱故乡小组为2020年洛南“8.6”洪灾捐款5000多元,向蓝田2021年“8.19”洪灾捐款2000多元,联系爱心企业家,山阳县代胜勇向麻坪2021年“7.23”洪灾捐赠物资3.6万元。
三、涉猎文艺,交朋结友,为成长鼓劲加油。
十五年来来,广泛结交文艺界良师益友,不断提高自己的眼力、境界和修养。
——创新思路。联袂书法界,首次将书法作品作为《巍巍云蒙》有奖主题征文的奖品,在书协张乾翰主席的协助下,66件书法作品名花有主,在广大文学爱好者的心目中播撒下艺术的种子。
——提升品味。在多年了解的基础上,在网络平台推荐了洛南、商洛乃至陕西省知名画家李志全、刘红霞、刘会军、柴琳、梁锋、祝金刚,车震三、贾玉惠、岳弘骥、李中合等洛州籍名家,引发广泛关注,实现了文学、文艺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凝聚力量。创作随笔集《蒙山夜话》时,发起题写栏目,邀请46人次参加了《蒙山夜话》栏目题写,其中包括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原康生、张乾翰等名家,大大提升了文艺品味。
——激发潜能。发起了“书家同写《竹石诗》”活动,引发全网关注,专业协会会员、基层爱好者、艺术院校在校学生等60人积极参与,精品纷呈,小范围内戏称为“最具权威的同堂异构。”
——联合各界。积极协调各方力量,先后参加了玫瑰小镇“七夕有约”诗歌朗诵会,保安仓颉小镇谷雨公祭仓颉文艺展演、仓颉文化主题研讨、陕西省仓颉文化研究会系列讲座、西京书画院作品邀请展、音乐小镇“伶伦文化研究”、金江广场全民K歌等各种文艺活动,展现出政协文史人热情洋溢的新风采。
四、助力文化,里应外合,为人民鼓劲加油。
突出麻坪特色,发掘地域文化,辐射带动文化建设,促进美丽乡村、文明家园,生态村居创建。
——发掘精华。宣传云蒙文化,弘扬麻坪精神,初步提纯了,崇天敬地、崇文进敬祖等麻坪文化,发表了《麻坪文化与云蒙精神一脉相承》等作品。
——彰显特质。宣传汉字故里仓颉文化,弘扬洛南自古而今的创新精神。担任《仓颉文化艺术报》编委,洛南县作家协会会刊《洛河》编委,先后到陕西白水县交流,多次参加陕西省仓颉文化研讨会,撰写的《研究仓颉文化要处理好十个关系》在陕西省《仓颉文化研究》公众号及《仓颉文化研究》报发表。
——立足本土。借洛惠渠建成60年的契机,大力弘扬宣传洛惠渠精神,将洛惠渠的建设与新时代的乡村振兴遥相呼应,撰写了诗歌《洛河在这里拐了一个弯》、评论《传承在洛惠渠的洛南基因》,均被评为获奖作品。
——紧跟时代,追寻红色足迹。先后到河南朱阳、卢氏,渭南高塘、韩城,山西永济等革命老区进行主题采风,并接待自以上区域的相关人员,进行互动。建党100周年之际,创作了《祖国不会忘记》《因为不忘初心,所以一往无前》等网络作品,收到了热烈反响。
——弘扬传统。挖掘本土资源。根据云蒙山是沉香西岳华山劈山救母前习武修道地,有大量自然遗存的实际情况,搜集整理了《劈山救母》系列传说9篇,并全文收入洛南政协文史资料集《巍巍云蒙》,在较大范围内引起共识,为云蒙山旅游开发按照“商洛名山——秦岭仙山——中华孝山”三步走战略打好了基础。
——留住历史。协助创办了洛南首个弘扬民俗文化的云蒙山民俗文化陈列室,为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留下了最基本的实物例证。
——共建社区。参与创办了陕西首个社区大学石坡街社区大学,担任政教主任,并义务执教文学创作、手机摄影、创业指导等课程,深受学员及当地群众的好评。
五、共建文明,身体力行,为社会正气清风。
——恪守本职。立足工作岗位,首创麻坪中学校歌,完善校徽,为推进文化建设,打造文明校园做出了最大程度的贡献。
——参与创建。集思广益,协助云雾山村制定村规民约,参与创建陕西省文明村(居)、全国生态文明村(居)以及国家级村级组织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创建,均建成并受到表彰奖励。
——服务故乡。参与规划创建云蒙山孝廉文化广场,打造美丽乡村与文明家园,探索美丽乡村与文明家园相结合的新道路,相关工作经验在商洛市专题会议上交流。
——加强研究。突出特色,挖掘孝文化的根本,倡导文明新风。《关于云蒙山区孝廉文化建设的思考》获商洛市政协征文等级奖,并编入专辑。
——推荐精英。服务大局,唱响时代主旋律,宣传文明典型人物。通讯《洛河赤子刘剑锋》发表于《商洛政协》,《人民代表为人民》发表于《洛南精神洛南人》。多年来,先后推送了第一书记朱长寅、人民代表陈根新、创业标兵罗婵、抗战老兵张福秀、民间艺人王和德、幼教精英郭苗苗等大量走心入眼、接地气的人物,受到了普通网民的广泛关注。
命运眷顾追梦者,成功偏爱勤奋人,播洒汗水,收获成功。多年来,有100余篇作品在各级活动中入集,获奖。快板《众志成城战“新冠”》发表于《商洛文化》,《战地黄花分外香》发表于《致敬党旗》,《我深深地爱着你》发表于《亲爱的粮食》,《文史工作十五年》获乾陵管委会以及《大乾州》征文优秀奖,散文《岳母本来就是妈》获山西省芮城县委宣传部等四家联合奖励,文学作品《我的荣誉证故事》等获得洛南县作家协会十余次奖励。
文史工作十五年,奉献无悔,事业有成,意犹未尽。十五年文史工作,人事代谢,往来古今,深谢于心。今后,无论我是否还是政协文史专员的一份子,我都将坚守初心,不负使命,砥砺前行,担负起立足文史、兼顾文学、涉猎文艺、助力文化、共建文明的责任,坚持以沾着泥土、带着露水、冒着热气的文字,描述那些走心入眼接地气或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人和事,尽最大力量讲好政协文史故事,传递政协文史声音,维护政协文史形象,为建设美丽、富裕、幸福新洛南做出无愧于祖国、时代和人民的贡献。
(2021年11月26日)
作者简介:萧军,祖居商洛洛南,自称云蒙山人,文学爱好者,有作品刊发于纸媒和网刊,很高兴认识更多文朋诗友!
附:本头条号投稿方式
投稿邮箱:1019623839@qq.com
微信投稿:wx18729698387
合作电话:13991446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