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传记文学《裸山》第二集』
《追根溯源 撅腚不服的硬汉》
作者:王世安 主播:旭洋
村里有个姓爨(chuàn)的老年人, 是个吃苦耐劳的勤快人, 也是全村每天最早 起来的人, 人送外号爨特早。 他起得第一早, 是唐户屯村民有目共睹的, 可今天遇到一件意想不到的怪事, 让他彻底失算了。 原来, 竟有比他起得 还早的人。
玉皇派来神兵天将?
1910 年 4 月 7 日, 农历二月廿八日。 清明节翌日, 天蒙蒙亮, 爨特早 拎着粪箕, 拾粪走到村西的山岗下, 向上一看, 不由得一惊: 山岗怎么一 夜之间, 彻底变了模样? 他揉了揉眼睛再细瞅, 被眼前雾气缭绕的奇观震 惊了。爨特早记得, 这个在唐户屯村石碑后的山岗, 昨天还杂草丛生、 乱石 成堆, 是个谁都看不上眼的弹丸之地, 怎么在一夜之间, 就彻底地改变了 原来的样子。 乱石被清理得一干二净, 凸凹不平的地方, 被平整成了井然 有序的梯田。 山坡地段被人挖出了深深的垄沟, 覆盖了一堆又一堆的黑 土。他深知黑土是用来当肥料堆放在垄沟里的。 远远望去十分规整, 让人 一看绝对是庄户人家干的利索活儿。
吱啦吱啦的响声不断地传来。 定睛望去, 在羊肠小道上, 一位硬汉似 的农民, 用肩膀拉着人造木板车, 车里装着黑土, 正往山岗上行进, 那样 子仿佛是一头辛勤耕耘的拓荒牛。 爨特早想看清那人的模样, 不由得快步 走过去, 说道: “咱说呀, 快歇歇吧! 这么昼夜地玩命地干, 累坏了身子, 怎么了得?”
“没看到有累死的, 只听说有病死的!” 接话的人不是别人, 他正是咱 爷王典。 爷略微抬了抬头, 虽没停车, 但却很有礼貌地回应。 爨特早紧跟一句: “别人戏言, 可千万别当真。 劝你还是改一改 ‘撅 腚不服’ 的老毛病”
凭实干做事永远是赢家。 爷猛地哈腰, 两腿再度用劲儿, 腿上的绷 带绷得更紧了, 他拉着板车, 上了山坡…… 开荒这个事, 是有源头的。 当年, 大家对爷的开荒是有争议的, 他们 认定全屯的荒山已开尽, 真的没地方再开了。
爷说: “没人要的地方, 那就看你想不想去开。 只要想开, 还是会有 许多乱石岗子, 可以再去开的。” 听了爷的话, 在场的人七嘴八舌, 说他站着说话不腰疼, 哪里还有多 余的荒地, 让你去开? 你看村西的岗子, 乱石成堆、 杂草丛生, 连兔子都 不拉屎, 谁都看不上眼, 到现在也没人敢再去折腾。 如果在这样兔子不拉屎的疙瘩, 你都能开出好地来, 那咱们这个村就 会满山遍野一片葱郁, 村民生活也会逐渐改善, 咱就为你建个功德碑,让 全村人都佩服你。 这时有人专拉横车, 有人专撇着嘴说风凉话, 话里 带刺。
此话当真? 爷当时 20 多岁,血气方刚, 浑身是劲儿, 跺跺脚, 一百 个不服。 一言既出, 驷马难追! 乡里乡亲, 常常戏言耳, 何必当真。 说风 凉话的人太多, 做真事的人太少。
然而, 爷是个做事非常较真的主儿, 下麦窝村民刘志合说: “言必 信, 行必果, 老爷子做什么事都要讲究个信誉” 回家准备准备, 睡个 好觉, 次日丑时, 爷从锅里取出上顿剩下的大饼子, 又取来大葱、 大酱、 咸菜条子等包裹在一起, 扔在板车上; 到下屋取出各种农具, 一切都准 备停当, 头顶星辰, 拉着板车上了西边的山岗。 爷把板车停放在一旁, 脱下长裤和衣衫往旁边一扔, 搬起石头, 甩开了膀子, 自个儿大干起 来……
这个地方是谁也看不中的乱石岗子, 白给都没人要的破烂地方, 可 是, 爷偏偏选中了这块地, 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诺言。 爷先站在高处,这 样一来, 整个乱石岗子尽收眼底, 爷心中有了规划, 先填后平, 省时省劲 儿。 首先,把石头从乱石岗中捡起, 扔进深坑, 再将深坑填平; 其次, 如 果遇到土里埋的石头, 狠劲儿抠出来, 扔到大坑里; 最后, 将高处的积土 移向低处, 平整土地…… 爷披星戴月拼命地干, 饿了, 抓起饼子就着大葱吃; 吃完再继续干, 饿了再接着吃……就这样, 西边的山岗被平整成了有斜坡的土地。爷又用 头刨出了深深的垄沟, 形成了新的农田。 平整后的黄泥板缺少肥力, 爷 就拉着板车到干涸已久的水泡子, 挖掘数年淤积下来的黑泥, 拉到西山坡 地做肥料, 进一步改良土壤。 就这样, 西侧山坡一大片足有一亩多地的乱 石岗子被开垦出来, 通过给土地增加新鲜的肥料, 定能实现大丰收。 乡亲 们从中深深地体会到了实惠, 情不自禁地对爷竖起了大拇指, 连连赞叹: “王典真是撅腚不服的一条硬汉!” 看到旧貌换新颜,爨特早不由得惊讶: “硬汉王典真是一座裸山, 了 不起呀”
当年, 这种情况甭说有人见过, 连听说也从没听说过。 岂止震 惊, 简直让人大开了眼界。 就连爷自己回头一看, 也不由得犯疑, 这么多 活儿, 难道都是自己一个人干的? 可是, 在铁的事实面前, 他也不禁一脸 得意。 正验证了下麦窝村一句俗语: “眼睛是懒汉子, 手脚是好汉子。
此事一传十,十传百,被乡亲们传的神乎其神(其实也没开发那么大的面积,只是一大片而已)后来又有人说,爷不要命地大干特干,感动了玉皇大帝,大帝派来天兵天将,帮他连夜不停地开垦荒地……这个说法至今还在流传。
谁踢了他人的小肉蛋
时光倒流, 由近及远。 话说 1896 年 5 月 20 日, 爷当年在襄平 (辽 阳) 城东的东京陵私塾读书, 那时才 10 岁, 由鄢先生任教。 有一天中午, 爷突然被人告了状, 先生特别生气, 发誓非要痛打爷的小屁股不可, 甚至宁愿被辞掉, 不当那狗屁先生, 也要主持公道。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让他 大发雷霆呢? 原来, 在他们的班级里,曾有葛、 刁、 隗三位顽皮学生, 不用功学 习, 常常搬弄是非, 上午抢先告状, 说他们在玩耍时, 爷专门踢他们的小 肉蛋 (睾丸), 疼痛难忍, 有苦难言。 还说, 爷以为他们害羞, 不好意思 跟先生报告。 鄢先生听了, 认为爷太调皮, 于是找爷对质。 爷一听, 当场 否认, 说自己是被诬陷的。 爷说根本没那回事儿先生气急了: “这事儿还能造假吗? 今天, 咱要看你嘴硬, 还是咱的板子硬。” 于是, 要强扒爷的裤子, 以便板子伺候。 爷愤怒地说: “诬陷, 完全没那回事儿。 你就是把咱屁股打烂, 咱也 撅腚不服!” 先生气得七窍生烟, 心想如若不教训一番, 日后还怎样管教? 针尖对麦芒, 爷来了横劲儿, 不用别人去扒裤子, 自己麻溜脱光, 让先生 揍。 先生没见过世上还有这般倔生, 气愤万分。此时, 仨学生一直站在旁 边观看, 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竟然捂着嘴巴在暗里咯咯直笑, 解恨至极, 高兴得不得了。 爷用眼睛的余光, 看他们流露的卑劣表情, 义愤填膺, 当大板子将要落到腚上的千钧一发之际, 爷突然握紧拳头一挥, 大吼一声: “先生且慢! 咱有冤要诉!” 大板子在空中立刻停住, 先生不由得扬头问: “你还有什么 冤屈要诉?” 爷大声地说: “你让他们说, 咱在什么地方踢了他们的小肉蛋? 当时在场的人还有谁能作证?” 先生教了这么多年的书, 也绝不是傻瓜, 立刻 被点醒, 深感爷说的在理。 不由得放下板子, 随即下令, 把在场的学生统统叫来, 让仨学生到另外一间教室回避, 分别对当时在场的学生进行了仔细询问。
几位在场的学生离这儿不远, 还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在先生讯问下, 都一五一十如实道来。 先生一听大怒, 立刻与证人对质。 在众多证人面前, 仨学生不管怎样狡辩,最终没了退路, 只有乖乖地承认了诬陷同门、 构陷他人的事实, 仨学生承认错误, 甘愿受罚。
原来, 他们几个同学, 在一起玩啪叽的游戏, 当时爷赢得最多, 谁 也玩不过他。 仨学生想跟爷借啪叽继续玩, 然而仨学生不想借, 只想伸手白要。 面对不劳而获者, 爷历来不惯毛病。 于是斗起嘴来, 仨学生没占到便宜, 窃窃私语, 用这个损招来对付爷, 才上演了这场搬起石头砸自己脚 的闹剧。 听了爷详细的叙述, 再加仨学生对事实供认不讳, 事情很快来了个一 百八十度的大反转。先生把原来愤怒的火焰立即转向仨学生, 让他们自己 脱裤, 露出白嫩的屁股并排趴下。 先生为还爷的清白, 拿起板子, 使劲猛 揍, 还让其他学生上前继续揍, 揍得仨劣生的屁股挂了彩, 疼得 “嗷嗷” 直喊爹叫娘, 连连求饶,保证悔过。 有句俗语说得好: 从小立志, 三岁看老。 王典是一位坚持正义,不畏诬陷,了不起的学子, 很值得先生骄傲。 从幼时就显露出坚韧,刚毅诚实的品质, 要不是王典撅腚不服, 恐怕会让先生犯错误。先生还说:“要 是真的冤枉了一个好学生, 咱会一辈子不得安生。” 王典 “撅腚不服” 的 做事典故由此产生。
还有一件 “撅腚不服” 的小事, 令人回味无穷。 那时的爷年纪尚小, 刚满九岁。 在一天晌午, 几个孩子跑到咱家, 硬说咱爷的小凳子是偷来的。 爷怎样磨破嘴皮, 他们还是闹腾个没完没了, 弄得人脑瓜 “嗡嗡” 乱响。 就在这时, 正赶上太爷回家取农具。 太爷见状, 夺过爷手中的小凳 子, 反复细看, 光滑得很, 封口严密, 做工精致讲究, 不是一般人能做出 来的。 倘若说九岁小孩, 能做出这般精巧的小凳子, 若不是亲眼所见, 恐怕打死也不会有人相信。
太爷一生最恨撒谎、 偷窃之人。不听邻居和家人劝阻,当即不容分 说, 一脚将爷踢倒在地, 气愤地说: “小兔崽子,不给老子争个脸面, 也 绝不许给老子丢人现眼。” 说话间, 拿出特制的小木板, 对准爷的小屁股, 猛地一顿痛揍, 打得爷伤痕累累、 血迹斑斑。 爷不但不求饶, 还扬起脖子 连连高喊: “不服, 一万个不服!”
太爷打累了, 坐下来直喘粗气, 爷强忍疼痛, 咬紧牙关爬到太爷的膝 下说: “爹, 您真的冤枉咱了, 这个小凳子, 确实是咱亲手做的。 实在不 信的话, 咱给您现场做一个, 让您消消气, 您看行不行?” 一旁的孩子们随之起哄: “对! 就让这小子现场给大家做一个看看, 是真是假, 一做便见分晓。” 太爷一想也对。 太爷带着爷和孩子们来到了 邻居家的木匠铺。 爷揉了揉疼痛的腚根儿, 选了人家剩下的几块边角料, 拿着工具, 精心地制作起来。 几块小板子, 被他用刨子刨了面, 拿铅笔把大小不等的几块小木板的 尺寸细心地标记好, 凿了几个大小不同的卯眼, 再把部分木块锯成了凸 形, 将每个斜面刨光, 仔细修理后进行组装, 将不合适部分再行修饰, 用 砂纸打光……就这样, 一个崭新的小凳子, 奇迹般地展现在大家的面前。 他们将这个凳子与刚才说爷偷来的那个小凳子做了个比较, 小凳子自 然悄悄地说了真话。 如一个慈母生出的双胞胎, 几乎一模一样。 在场的人 都惊愕得无言以对, 简直不敢相信这个小凳子, 竟能出自九岁顽童之手。 孩子们好奇地围着爷, 很想探究其中的奥秘。 太爷看自己的儿子能够做出如此精美的小凳子, 十分高兴, 不由得竖 起了大拇指, 连连地称赞儿子真棒, 责怪自己一时鲁莽, 不分青红皂白地 胡乱打人, 冤枉了好孩子, 眼圈一红, 眼泪掉了下来。 爷赶紧上前帮太爷 擦去泪水说: “您别难过, 您老教训孩儿是对的, 再怎样打孩儿屁股, 孩 儿也能坚持, 直到您老看到真相为止。” 太爷破涕为笑说: “好孩子, 有大山的性格, 有王家的傲骨, 是咱的种。 也有王家人的血性, 只要认定自己是对的, 就要坚持到底, 宁折不弯!”
太爷对儿子能做出精美的小凳子的事, 感到特别意外。 爷是多么聪明 的孩子, 一眼看出太爷和小朋友们的疑惑, 便主动介绍说: “咱看到邻居 木匠铺里, 打出的一排排小凳子特别好看, 特别喜欢, 想要一个来玩儿。 可伸手和人家要东西,那是多么丢脸的事, 还不如自己动手做一个。于是咱常去木匠铺玩, 细致地观察做小凳子有哪些步骤及要领,很想亲手做几个。 试做了几个都不看好, 让人有些泄气……经过反复观察、 琢磨和操作,又经反复地试做, 足足用了半年多的时间, 功到自然成, 终于亲手做 成这个小凳子。 这时候才敢拿出来 ‘显摆’ ……”
《裸山》作者简介
王世安,一九五五年九月生于辽宁省辽阳市文圣区小屯镇下麦窝村。资深记者、职业作家、社会活动家。《中国企业改革文集》主编,《中国企业报》“创富平台"主编,中企传媒社社长,世界创富企业联合会创始人、主席。
历任创作员、首席编辑、新闻部主任、记者站站长。世界经济论坛、亚洲经济部长会议、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全国两会等大型会议特派记者,被《中国企业报》授予全国十大标兵优秀记者站站长、先进新闻记者;曾赴美国、日本、韩国、越南、泰国等国家访问。
著或编著的书有《开拓者》 《企业领袖》等十二部,共计五百余万字,发表八百余幅新闻照片。撰写的多篇纪实文学作品在《中国企业报》等报刊连载。有多部作品获奖,其中《中国女骑警》获特等奖,《拒买国际金奖》获一等奖。
主播简介
旭洋 实名李桂杰 政法机关退休干部。大连市语言艺术学会会员;《北京古塔读书会》主播团团长;采菊文苑现代诗社副社长等多家平台金话筒主播!热爱生活,喜欢朗诵, 愿意用声音诠释美好,陪伴夕阳醉美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