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铁橛山游记
文/张艳
巍然耸立的铁橛山,是青岛西海岸新区境内海拔第二的高山,它绵延几十公里,大部位于六汪镇境内,由西南东北走向的一系列连绵起伏的山脉连接而成。主峰会仙峰,高595.1米。站在铁橛山顶,极目远眺,就会看见山脚下稀稀疏疏分布着一个个历史悠久的自然村落,还有一座座天然或人工围筑而成的湖泊、水库,星罗棋布,像一颗颗闪亮的珍珠,镶嵌在美丽富饶、历史悠久的祝兹大地上。

从古至今,人们在这美丽的土地上繁衍生息,这富饶的大地上同时也流传着一段段神奇的故事,它们在人们中间世代相传,令人心驰神往。
金秋十月,为了探访这些美丽迷人传说的诞生地,我们六汪文联一行十五人来到了铁橛山。
深秋的薄雾像一条玉带,轻缈飘逸,缠绕住漫山遍野长满苍松和各种不知名古老树种的大山。虽是深秋,气温却不低,甚至有一丝暖融融。我们一行驱车来到下庵村,中国文化,一般来说是讲究对称的,有下就有上,而这对应的上庵,就是和铁橛悬泉,铁橛山古银杏树并列的铁橛山三大景观,也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
驱车行至半山腰,山路越发陡峭,于是只能下车,步行登山。众人很是欢呼雀跃,迷人的风景,清新的空气,还有对即将看到的神奇古树的
向往,使每个人都精神焕发。走过一段近乎60度角的水泥路后,便是一段更加难走的松软的土路,所幸大家热情高涨,浑身好像有使不完的劲。经过十多分钟的艰难行进,就进入一段曲折狭窄的羊肠小道,路虽窄,但是平坦。这是一段真正的山路,路只有一尺多宽,两旁半枯黄的杂草不时羁绊着大家的行程,但是什么能阻挡住一颗颗兴奋的探险的心呢,心情决定一切!于是脚下虎虎生风。

转过山头,远远望去,眼前分明就是充满传奇色彩的古老银杏树了!此刻,它真真切切地立在我们面前,立在这铁橛山巅,立在天地之间!
八百多岁的古老银杏树临崖而立,经过常年累月的风霜洗礼,粗壮的树干皴裂着,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这漫长山中岁月的蹉跎和艰辛。银杏树高大挺拔,足有近百米。正值深秋,扇形的叶子黄绿间杂,枝繁叶茂,遮天蔽日,像一把巨大的伞,时时荫护着她根部冒出的一圈密密匝匝的幼苗,像一位慈祥的母亲,紧紧地把她的孩子搂在自己怀中,为他们遮风挡雨……
我们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脚步,很快就来到了银杏树下。站在树下,抬头昂望这参天大树,只见一片片黄叶在明媚阳光照耀下,闪闪烁烁,反射着金色的迷人光芒。枝干古老虬劲,四五个人手挽手才能环抱过来。它尽力向四方伸展,西面探下深深的山涧,东面已经触到了巨大的黑漆漆的兀立的山石。据说铁橛山以前并不叫这个名字,因山上石头漆黑如铁,所以最后才改成现在这个名字。原来这地方有雌雄两棵银杏树,仔细一看,果然如此,因为在和靠东的这棵矗立的大树根脉相连的地方,正有一圈小银杏树环绕着围成一圈,仿佛也在环绕着一棵大树的样子,可是近前观看,什么也没有!斯树已逝,空留无尽的哀伤和遗憾。

关于这两棵银杏树,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相传两棵银杏树是古代一对追求纯真爱情的青年男女的化身。因为他们的爱情不为双方家长认可,于是为了与相爱的人永远在一起,他们便相约一起离家出走。逃到这儿的时候,前有悬崖,后有追赶的人群,他们见再无路可去,就毅然决然地跳了下去,从此,在这孤伶伶挺立的莲花峰下,就长出了这两棵相依相偎的银杏树⋯⋯古老的传说笼罩着淡淡的忧伤,让人不胜唏嘘!
山中无甲子,岁寒不知年。经过了几百年的生长,两棵树越来越高大,可是它们站立的地方离山涧太近了,只不过有一米多的距离,脚下的土地,已经不能够承受它们的重量了,于是,在一个极为寻常的早上,下庵村的人们聚到一起,纷纷交流着他们作的一个相同的奇怪的梦:铁橛山巅的雄银杏树托梦给人们,他们
继续这样生活下去,一场大雨,一场山洪就足以把他们同时冲下山涧,为了保护雌树,他的爱人,他恳请人们把他砍掉,让她和他们的子孙可以继续好好地生活下去……于是,铁橛山上悲壮的一幕发生了,雄树为了保护自己的爱人和他们的子孙,毫不犹豫地牺牲了自己—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只能看到山中只有一棵银杏树的原因了。失去了伴侣的雌树从些不再开花结果,不再开心快乐,她夜夜在风中哀嚎,此情感天动地,此心日月可鉴,奇迹出现了,在三十八年后,在被砍伐掉的雄树的根部,又长出了一圈郁郁葱葱的小树,众星捧月般簇拥着那棵永远活在他们身边的雄树的树根。从此雌树又焕发出了勃勃生机,重新开花结果……美丽的故事带着美丽的忧伤,在大山脚下的人们中间代代相传。可是因为常年累月的风吹雨打,山洪冲刷,银杏树离悬崖也就一米之遥,如果不人为加以保护,再过一段时间,这棵仅存的大树,真有被山洪冲下山涧的危险啊!那么,雄银杏树的生命不就白白牺牲了吗?
看过古银杏树,我们的目光又被距它一步之遥东边的悬泉吸引。这便是很早就有史书记载的铁橛悬泉了,也称滴水悬泉,是著名的古胶州八景之一。只见在巨大的黑色山石下面,有一个天然形成的方圆几平米的水池,水池里的水清澈见底,从山石的缝隙中滴
落下来,泉水滴滴答答,无休无止,无论旱天涝天,水池从没干枯过。如果你侧耳细听,仿佛真能听见滴水奏出的悠扬动听的琴音回荡在山间。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这一处历史悠久的神奇景观,真是令人叹为观止!而且当地人们多年来一直坚信,这处山泉,是可以直通东海的海眼。

在银杏树的正北面不到十米的地方,有一块开阔的平地,据当地老乡讲,这便是上庵的遗址了,上庵是在文革期间被拆掉的。我们站在那儿,在从生的杂草之间,赫然发现了一块块青色的砖块,是那种很久以前人工烧制成的砖瓦,一看就是相当具有年代感了,大家又忍不住一番感慨。这上庵据说以前是供奉着自来佛的。自来佛,顾名思义,是自己来到这儿的菩萨。可见,这儿确实是一块风水宝地啊!
铁橛山巅的古银杏树、滴水悬泉、上庵,千百年共生共存,组成了铁橛山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雄伟的铁橛山山美,水美,人杰地灵,似一位养在深闺无人识的大家闺秀,可是因为一些人为或自然的原因,使从古代起就闻名于世的古银杏树面临着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我们每一位热爱家乡的有志之士都有义务加入到保护古树,抢救历史文物的行动中来,为家乡的历史文化传承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千秋大业,我们每一个人都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下山了,大家沉默不语,一份沉甸甸的历史责任感在心中油然而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