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巍巍铁橛山,峰峦叠嶂,连绵起伏,屹立于青岛西海岸。其主峰海拔近六百米,挺拔俊秀,拨云揽月,是域内第二高峰。主峰之下,有古胶州八景之一的铁橛悬泉和千年银杏等历史遗存,是游客登山揽胜、祈福还愿的圣境。
金秋时节,天高云淡,层林尽染。十月三十日,六汪文联诗友十五人,应六汪镇政府领导之邀,登临银杏树下,聆听悬泉禅音,唱和诗词歌赋,把盏曲水流觞。效兰亭之雅集,襄千古之盛事。
历史记载,银杏树植于宋代,迄今已八百余年。但仍枝繁叶茂,生机盎然。主干需六人合围,树冠笼罩百米。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道不尽历史沧桑。暮秋时节,古树身披黄金圣衣,随西风漫舞,山野散落一地金黄,与青草绿树相映成趣,山川涂抹成一幅五彩画卷,吸引八方游客纷至沓来。
张存民
2021-10-30
题铁橛山银杏树
刘玉玲
春来摇碧扇,霜至染金妆。
多少痴情客,携吾入丽章。
古树山泉
宋连富
云嶂峦峰林熳烂,一泉一树古庵前。
悬崖水滴琴声远,银杏千年赐福缘。
银杏牵念
宋连富
银杏千年牵夙念,上天佑护倚悬泉。
灾降垣断根留住,德善流芳世久传。
银杏树
董志成
秋深向解白云孤,仙置岸堤三百株。
满地玉笺君写就,平生愿作一寒儒。
秋天的银杏
农田子
露抹公孙满脸黄,蛩歌日夜向天彰。
月照风凉秋叶地,心临果熟好时光。
咏铁镢山
李秀菊
暮秋陌野景观奇,银杏枫红两适宜。
孤雾飘飞缠玉带,百泉争涌展仙姿。
倚栏墨客松间唱,傍水珍禽竹下痴。
铁镢云山逢盛世,千年古树竞新枝。
咏百年银杏
李秀菊
树择云峰六百秋,冬临扇叶似金绸。
春风吹拂纤枝绿,丹露凝香仙果收。
几度寒霜凋玉骨,千年秀色靓清眸。
山间惯看悲欢事,历尽沧桑铁干遒。
咏铁镢山银杏树
李秀菊
寒来暑往孰无忧,铁镢云峰又一秋。
杏叶翩翩醉骚客,悬泉滴滴露温柔。
树高可抵霜风烈,境险依然枝干遒。
惟愿苍天多护佑,百年古木傲神州。
铁橛悬泉寄怀八首
单宝新
其一、独秀莲花峰
铁橛峰连我独尊,莲花傲放立精神。
风来偏爱松间鸟,月落常迎石上晨。
泛海援琴无意念,入山听籁化情真。
成连若或斯时过,秋韵飞飞绕嶾嶙。
其二、翠麓下庵
溪流清越起长吟,黛瓦层层小巷深。
佛影重重沉殿阁,钹声荡荡幻禅音。
修行积德无关世,清静无为便是金。
牛背斜阳听暮鼓,鸾交秋月续琴心。
游铁橛山同题
张存民
万里晴空雁两行,一山秋色草微黄。
登高顿觉天辽阔,望远方知地渺茫。
故土牵情愁未减,乡音萦耳意犹长。
悬泉滴翠凝甘露,古木逢春硕果香。
铁橛悬泉半日游
文/逄伟
暮秋佳日,应当地之邀,同道十又六人,来自东西两区,路无远近,咸九时集结下庵。赏悬泉观古树,呼吁社会关注。
车行半山,集结平地,受命慰问道谢。同道年齿不均,上有六十又八白首老翁,下有四十出头青春芳华,十男六女,均意气风发,主席存民,带头攀爬。
天高云淡,风和日丽。初走水泥铺路,坡陡身倾。左侧山势陡峭,右侧无底悬崖,令人目眩。虽树木密集,叶多枯黄,然黑松墨绿,彰显深邃庄重。
土路陡峭,须寻路凹之处落脚,偶有滑倒,同伴相扶。难得到稍平处,驻足眺望远山。或坐或立,或半依山石沉思,或立足苍松凝视,书圣兰亭聚友再现。
稍事休息,继续前行,悬泉古树即在眼前。泉东树西,相依为伴,历风雨,经寒暑,相约千年。
远观银杏古树,东棵高大雄壮,使人顿觉庄严肃穆,只可敬仰。枝挂虔诚者红丝祈愿,或新或旧,彰显求者诚心,古树灵验;西侧绕树墩一圈枝条,虽粗细不匀,树叶凋零,然均杆挺茁壮,努力奋发,使人顿觉团结、顽强、积极、向上!
本村书记代桂国言,此树伐于五十年代,然三十八载未发一芽,东面古树亦未结果;待树墩发芽,古树亦始开花结果。
据传,道士庵前植银杏两棵,雌雄分列东西。尝受经文熏陶,渐通灵性。某年突降暴雨,雄有倾倒之危。道士化缘垒墙护树。然事隔多年,石墙终毁。为保雌树,雄树献身。雌树中止结果,终日泪滴树墩。上苍感动,绕树墩生一圈枝干,皆粗壮有力,茁壮成长。雄树重生。而后雌树开花结果。 年长日久,雨水冲刷,雄树根露,面临危险。
为保雄树,雌树午夜自断一枝。此事若真,敢不让人泪琳。如今危机,亟待救护,援救之情,善莫大焉!
悬泉乃山石空悬,壁色黑如铁,或有细流沿壁而下,或沿凸石滴落泉中,发出叮咚如琴之音,令人赞叹!清朝诗人周于智有诗赞美曰:"琴声仿佛出烟岑,流水高山自古今。何事成连居海上,风涛漫拟是清音。"古称谓古胶州八大美景之首。
古有美景只为赏,今借美景把名扬。巧借盛世好风光,惟愿世间皆安康!
2021.11.5
那棵魂牵梦绕的银杏树
文/陈瑞明
我家在白马河西岸,刚刚有记忆那会,大人们就常说起一棵大树以及它周围所发生的故事,神话的,传说的,真实的……。所以,那棵树就成了我此后一生乡愁的主要载体。不管我走出那山远离了那树后的半百生涯,不管走到哪里,那棵树总是我思念家乡最清晰的影像,是我最最魂牵梦绕的地方。
我们六汪镇在白马河上游,古祝兹侯国的所在地。白马河绵延一百多里南去入海,而我的家乡东去几十里就是铁镢山脉,它阻隔了我对外面的世界了解,从几岁开始就常常在村西的山坡上遥望那座山,看那棵树。看她由青变黄。再由黄变为烟雾一般在大雪覆盖的山峦之间。总是给我的童年诸多想象,很多梦都伴随着那山那树……
那是一棵银杏古树,居史载已经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我大体一算应该与我的祖人迁徙此地同时吧?那棵树生在铁镢山快到山顶的地方,据说原本是两颗并生,还有一个非常凄美而浪漫的爱情故事呢,后来由故事主角,一对相爱男女殉情而化成的这两棵银杏树,由于多年雨水冲刷,那棵面临深渊的银杏——男性化身,为了不倾倒而拖累自己相伴六百多年的爱人,他托梦给附近村人,将他伐掉,梦里他告诉村人,他知道人们看到他们身处险境而焦急无奈的心情,把他杀掉的身体就做成孩子们学习需要的课桌吧,也好让山里的孩子们将来有了知识走出大山,改变家乡面貌,就不会有这样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尴尬了。人们无奈含泪将身临万丈沟壑的银杏树伐掉,给周围学堂做成了课桌,据说枝杈做成了当时刚刚建立的新政府为了研究大事而成的大会堂中的椅背,如今还在呢。
在那棵银杏树的旁边就是胶州八景之一的“铁镢悬泉”,泉水常年不断,叮咚有声,近日镇政府为了保护这一古老树木以及这“铁镢悬泉”,组织大家去实地考察,当我来到古树之前,来到悬泉旁边,古树似乎知道了人们的来意,她宁静安祥,给每个人一种温馨与和柔,已经是秋天了,她已经换了一袭金黄外装,我们看着她以及他们的孩子们裸露在山崖外的根须,我们在想:我们这些走出山去在各行各业,天南海北发展的“孩子”们,怎么为家乡这看着我们生长发展的故土做点贡献?
为了故乡,为了乡愁,为了未来,更为了今后的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