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英雄冯占海》
文:梁小花

各位听众大家好,我们都知道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打响抗日第一枪的是马占山,那么在我们吉林省打响抗日第一枪的是那位英雄?有一部分人可能还不知道,那我告诉你,这英雄豪杰他叫冯占海,同样也是原东北军中的一位将领,下面我就向大家讲一讲,冯将军的传奇故事!

乱世烽火起狼烟。
倭寇贼心犯中华,
铁蹄贱踏我河山。
英雄策马赴国殇,
壮士热血荐轩辕。
义旗高举啸松江,
智勇将军战边关。

话说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发生时,才32岁,已经是当时吉林省主席张作相卫队团团长冯占海将军,三次拒绝敌伪的威逼利诱,率领手下三千虎贲军,于10月下旬在吉林永吉官马山老营盘,树起“冯”字大旗,通电抗日,冯将军带领部队跨过松花江,绕道蛟河,北上舒兰,受到舒兰人民热烈欢迎和拥护,从此点燃了吉北大地抗日烽火,三战哈尔滨威名远扬,打得敌人是鬼哭狼嚎,抱头鼠窜,侵略者的血盆大口被割破了舌头、咯掉了牙。日本鬼子司令官感叹“冯部是强有力的反满军”。攻吉林、打长春敌寇闻风丧胆,伪政权傀儡们更是怕得要死,不知那天就被送去见了阎王。冯将军还收编绿林武装,壮大抗日队伍,攻城杀敌,收复失地,深得人心。被少帅张学良委任吉林边防军总司令。当时留传着这样顺口溜,“一马占山,二马占海,山海关外,翻江倒海”这支队伍人数最多时达五万之众,是东北首支抗日劲旅。
东北沦陷,冯将军带领部队历时80天,进行战略转移:
阡陌无人烟,跋涉过草原。
尝胆卧薪苦,复仇立誓言。

在热河改编为国民革命军63军,参加热河战伇,其军官教育团大门上书写着醒目的对联,上联“集合全军健儿,炼成铜墙铁壁”下联“杀尽三岛倭奴,还我白山黑水”模批“明耻教战”。全军上下同仇敌忾,决心誓死不渝,收复河山。
1935年为让在东北抗日烈士魂有所归,慰藉在天之灵,冯将军主持建设《忠魂公墓》铭记抗日英雄,激发抗日斗志。丰碑屹立,英魂永存!

1936年秋季的一天上午,国民革命军63军,来了两个军官,这两人一胖一瘦,一高一矮,瘦高个长的那是人模狗样,两道公鸡眉,一对母狗眼,打老远就能看见这眼睛放绿光,挺大的脑袋没脖子,蒜头鼻子,大厚嘴唇,往脸上看,满脸的大麻子,大麻子套着小麻子,小麻子套着麻仔子,那真是仓蝇都不敢往上落,那位说了,怎么的呢?生怕崴了脚脖子,此人最大的特点是摘了帽子没头发,人送外号,秃驴。再看那个小矬把子长的, 哎呀喂,那是鹰钩鼻子,扁扁嘴 草包肚子,罗圈腿,三分像人,七分像鬼,他人不人鬼不鬼的,木头疙瘩还按上了两条腿,简直就是木头疙瘩成精,没人样。这俩个家伙每人夹着一个公文包,刚进军营那是耀武扬威,指手画脚,得意忘形。之后这两人鬼头鬼脑,偷偷摸摸就去了63军的政训处,说起这政训处,其实就是国民党特务机关强行安插在63军的一个特务组织,头目是63军一名副军长,这群人凑在一起正在密谋一件大事,什么大事?蒋介石排除异己,清肃整军,要清共,准备在63军抓捕共产党员,抓捕名单就在今天来的这两个人的公文包中,密捕时间就定在当天夜里,这么重要的情报被冯将军安排在政训处的人获取,紧急密报军长冯占海将军,情况紧急,片刻不能犹豫,冯将军一边以请客为名拖延政训处特务们的行动,一边安排心腹得力人员,带足路费,护送名单中人员以各种借口迅速转移,这边酒席上冯将军故做不知清共之事,顾左右而言它,谈笑风生,这帮狗特务心里着急,但也只能随声附和,部队那边共产党员们,有的请假,有的探亲,有的公出,还有临时执行任务的,分头离开,安全转移。密捕计划无疾而终,狗特务们一无所获,分析来分析去竞不知道问题出在那里。那名副军长和政训处的特务们不得不恢溜溜的滚蛋了。大批共产党员脱离险境,不是共产党员的冯占海将军却为共产党做出了重大贡献,可谓功大莫焉。

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侵略者大举进犯,冯将军率队参加长城抗战,坚守固安城,血战永定河,扬刀立马,镇守河山!

1938年武汉会战,血战万家岭,几尽弹尽粮绝,伤亡巨大,损失惨重。几万人的热血男儿剩下不足2千人。天公颤抖,风雨呜咽。
冯将军八年间转战11省,收复20城,战斗上百次,灭寇万余人,抗日胜利后,反对内战,不受国民党高官厚禄的诱惑,拒绝委任,拥护共产党,建国后周恩来总理任命冯将军为吉林省体委主任,并担任民革吉林省副主委。继续为国效力,为民造福,为家乡做贡献,忠贞的爱国情怀,崇高的民族气节,让世人敬仰,冯将军每一个传奇故事都是一曲留芳的赞歌。以后我们一 一道来,这正是:
风云过眼留沧桑,
扬刀立马松花江。
报国卫民冯寿山,
世代传颂美名扬。

《作者简介》梁小花, 吉林省曲艺家协会理事,吉林市曲艺协会快板艺术委员会理事,舒兰市作家协会会员,舒兰市繁星朗诵协会会员,擅长评书、快板,爱好文艺、诗歌,自创节目多次获奖,并在省、市广播电台、电视台及网络平台播出,并受到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