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初冬
文/张乐平
秦岭东段南麓的洛南县洛源镇,是一个远离喧嚣,民风淳朴,四季如画而令人心动的世外桃源。这里群山环绕,势如游龙,山峦横亘于苍茫大地之间,置身其中耳边可闻松涛阵阵。时令已进入初冬时节,此时的山顶已落了白皑皑的积雪,浮在云天交汇的地方,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熠熠生辉甚是壮观。山下就是龙潭,这是黄河流域重要支流洛河的发源地,也是洛南人朝山赏景的理想之境。 初冬的一天,有朋自远方来,我一路随行自县城向西,途径保安、洛源来到草链岭的山脚下,沿着蜿蜒盘旋的山间水泥路大约三十华里车程,到了一片草木繁茂之处,这里平整着一个停车场。只见一条石头小路向山林里边延伸。尽管经过几场寒霜草木已经落光了叶子,却惊喜地看到一簇簇的野棉花,棉絮在风中摇曳,轻盈的就像打秋千的孩子们。枝丫上不时的能看到一串串红果子闪亮着我的眼睛。尽管风吹过额头已经有了一丝寒凉,然而太阳照在小路上,慢慢地赶走了寒意,全身有了暖烘烘的感觉。走在林间小道上,不时看到小松鼠调皮的从横在路上的松树上跳到脚下,看着来人眼睛明溜溜地窜进草木丛中,眨眼功夫在杂草晃动处就看不到它的踪影了。山谷幽静,只能听见一阵阵“哗哗哗”的流水声,这是山谷流出的一股清亮亮的泉水,七绕八绕地自山谷深处潺潺而去。 进山步行至龙潭,大约需要走七八里路程。但走起来却显得格外艰难,一会儿有路,一会儿路断处就要踏着河床里的石头过河。河里的石头是夏天下暴雨从山上滚落的,经过长年累月山涧泉水的冲刷,大的石块有一间房那么大,有的像盘子那么大。奇石罗列,大小不一,横七竖八的挤满河床。那白灰色的石缝间水“咕咕”的流淌着,水响有回声,溪流石更净。 尽管已经进入初冬,然而走着走着汗水就浸湿了衣背,额头汗珠涔涔,出了汗一阵山风吹过,浑身清爽的就像赤日炎炎之际喝进口中的冰镇啤酒,沁人心脾而惬意舒畅。越向山里进发,山谷就愈加陡峭,山峰高拔,壁立万仞,遮阳蔽日,峡谷窄寒风在耳边呼呼吹过,行进中有枯藤老树挡在路上,不时地需要弯腰低头穿越,大约走了一个多小时就来到龙潭。 只见两山夹缝中,有一条白花花的山涧溪水,自高而下跌落形成了天然瀑布,爬过峡谷石梁,蹲在石棱上,看到水跌落在深潭中,飞花碎玉,清悠悠的可以看到潭底,初冬鱼儿似乎并不怕冷,依然在清水潭中游逸,轻轻摆动着尾巴,欢快而可爱。 洛河的源头是龙潭。在远古时代,据传洛河水从山涧奔涌而出气势磅礴。一天,轩辕黄帝游弋寻访至洛南,与大臣百人同看滚滚东去的洛河水,轩辕问众臣:“河之源,何在?”百官面对滚滚而去的洛河水不知咋回答。这时,一只金凤翩翩飞来,口衔一只金黄色玉匣。打开一看,内装一图,正当众人疑惑不解时,金凤沿河飞走。这时,文武百官恍然大悟,携图追赶。黄帝与百官追至一山谷深处,看见到处是绝壁悬崖,此处鸟鸣山谷,松涛阵阵,古树参天,悬崖中有流泉飞瀑,崖下一处深潭,宛若仙境。这时,黄帝口渴,掬水畅饮,顿觉清凉,沁人心脾。该潭因皇帝这个真龙天子驾临寻源,而从此得名龙潭。 初冬,去看龙潭,尽管满目沧桑,到处一片枯黄凋落的萧瑟景象。然而,幽静的小路,清清的山涧溪水,还有那蓝天下和暖的阳光,三五结伴,去洛源龙潭转转看看,就是一种惬意的享受。若能择石而坐,洗耳听泉,杂念尽消,忧虑皆忘,清净淡然一定会荡然于胸,不是神仙也胜似神仙了。



作者简介: 张乐平,陕西洛南人,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供职于洛南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有作品在知名刊物、网站刊发。擅长书法,书画作品曾获2018年全国第十届书画艺术大赛优秀奖,剧本《情暖山村》荣获“协和置业杯”陕西省第四届小戏小品大赛剧本奖。

附:本头条号投稿方式
投稿邮箱:1019623839@qq.com
微信投稿:wx18729698387
合作电话:13991446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