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五回
秦腔妹归根兴安里
田家村土深葬戏魂
周小红纵身一跳,她告别了这个世界,告别了她钟爱一生的秦腔艺术,告别了她的亲人们,告别了她的夫田程她的儿田远,她的心一定是痛的。这个世界上,总有一类人让人痛惜。他们一生就喜欢一件事,比如唱戏,比如书法,比如绘画,比如跳舞唱歌。爱上了就痴迷进去了,视其他任何事情为无物。一旦他们钟爱一生的事业或前程被阻挡被破坏时,他们宁愿去死,也决不将就着活。周小红就属于这样的人。
田程被她丢弃到半途上,早已失魂落魄、六神无主了。幸好群众剧团这个组织还在。他们联系医院,借人家太平间的冷藏柜先保存好周小红的遗体,然后赶到田程家,问如何办理死者的后事。剧团的意思就是火化,在火葬场开一个追悼会。田程心中不忍,哽咽着说,这样吧,我同远远的舅舅姨姨们商量一下再决定吧。剧团领导说,你得快点儿决断。
电话通知了周小红的二弟三妹之后,他们非常震惊!这么好的一个姐姐,怎么就突然跳湖了呢?前段时间参加电视大奖赛,我们还去给她当拉拉队呢。他们没有告诉自己的父母,两个人先赶来古都姐夫家,了解完情况再说。田程的妹妹妹夫也赶来了,一边安慰大哥,一边考虑着葬埋的事宜。大妹夫就是田家村的村主任,他说:“依我说,干脆土葬。村里人现在都是土葬。墓打深一点儿,不做坟堆,立个碑就可以了。”田程说:“你先别急,等远远他舅他姨来,商量之后再说。”文化局当时还是赵局长,(张娟雅调区团委副书记岗位上去了。)除过安慰一下田程之外,也不好过多地参与。周弟周妹一到姐夫家,听了姐姐跳湖前后的事情,确认了姐姐自杀的事实,就只有唉声叹气的份了。少不了哭鼻子抹眼泪。听田程大妹夫说可以土葬之后,都一致赞成。准备把灵堂设在田程家。让亲戚朋友都去兴安祭奠。遂请阴阳先生看了日子,选吉时安埋下葬。一切按照地方风俗进行,唯一不同的是,在厅堂里设置一部分周小红当年演戏时的剧照,让她的戏迷们怀念拍照。商量一定,便各司其职,分头行动。两家的父母暂时先不能告诉他们,怕老人家经不起打击,发生意外影响安葬。
田程把商量的结果告诉了群众剧团的领导,他们也表示同意。为了对死者表示敬意,对家属表示慰问,除过应发的丧葬补助费和一年的工资外,再一次补助5万元给家属。田程表示感谢,连说给剧团添麻烦了。

周小红的忌日是农历甲申年八月初八,安葬日期是八月初十。灵棚搭起来了,门边贴着悼联。上联:钟爱秦腔艺术一代名角;下联:献身演艺事业百年流芳。上悬横幅:沉痛悼念周小红同志。哀乐奏起来了,唢呐声传遍渭河,秦腔调翻过南山。亲戚朋友们一旦知道了,都前来祭奠,戏迷们听说了,也赶来送行。大家都是哀痛万分,这周小红四十一岁的年纪,也太年轻了。到底为啥跳湖呢,大家都说不清。戏迷们参观她的剧照陈列室,回忆她演戏时的风采,都翻拍留念;除过乐队吹打唢呐哀乐之外,由她过去剧团的同事们在八月初九晚上演出一场秦腔送别会,《窦娥冤》、《断桥》、《游西湖》、《三对面》、《赶坡》等等,都是她主演过的折子戏。他们要用秦腔艺术送别昔日的同事和朋友。埋葬那天,但见:招魂幡直插云天,花圈队色彩斑澜;纸人纸马,纸金纸钱,汽车房子,纸糊的舞台震撼。哀乐齐奏,唢呐呜咽。孝子们披麻戴孝,戏迷们泪流满面,秦风秦韵,把一代秦腔名角送到了坟园。烧纸钱烟尘袅袅;鞭炮声噼噼啪啪。从此难见美人面,听戏思念梦里面。
奔丧归来的田远,全程送母亲到坟茔,哭别了父亲、舅舅、姨姨、姑姑们,匆匆忙忙地又返回上海去继续他的学业不提。墓碑立起来了,汉白玉石材。上刻:爱妻周小红之墓,右题:一代秦腔名角;落款:爱人田程敬立。金黄色油漆,在秋日里耀眼着余晖。正是:
金秋作别兴安里,
一代名伶隆葬礼。
没有悼词追悼会,
戏迷深情树口碑。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作家简介:王瑞祥,陕西洛南人。在咸阳工作。喜欢读书写字,赋诗填词。愿意与志同道合者切磋,共度人生。

附:本头条号投稿方式
投稿邮箱:1019623839@qq.com
微信投稿:wx18729698387
合作电话:13991446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