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国 微 信 诗 歌 学 会
安 徽 分 会
(第 58期 总第 058期)
本期诗人: 凡非子 江守荣 宁业龙
本期编辑:朱先贵 校对:黄冬松
凡非子的诗
作者简介:
凡非子,本名李劲松。1980年代开始诗歌及诗歌评论的写作。作品散见于《当代文坛》《中国诗歌》《绿风》《西北军事文学》《诗歌月刊》《巴山文学》《牡丹》《散文诗》及《棉乡》等民间同仁报刊和网络平台。有诗作入选《新时期中国诗歌地理•安徽卷》等多家选本。安徽省作协会员,中国微信诗歌学会安徽分会副会长。著有诗集《大虎与蝴蝶》。
再也没有哪道闪电能把我与人间撕裂(组诗)
背景:喷泉广场
——给父亲
暴雨如注的喷泉广场上 突然停下的
钟摆,泪水夹杂着雨水
麻木,又咸涩。
水纹在绝望中四散……
可我是谁?为什么会反复出现在这里?
在偶尔苏醒的记忆里
在小叶黄杨的绿篱旁
你是否想起
我们互递一根纸烟,咽下所有的言语
在空荡的广场在更为空寂的
你头顶上的天空
没有灰鸽子白鸽子红鸽子飞过
我咀嚼碎了的骨头
塞满羞愧的喉咙
因为你的缺席 所有的日子
时而斑斓时而幽冥
在晦明之间闪动是 空
空空
你们不要说他的非
他的不合时宜,他的倔
与单薄与隐忍
我是他大地上爬行的
影子
像两头不停反刍的牯牛,忍着痛与空
深一脚浅一脚
拉长了落日的余晖……
虚构:一支令箭荷花
赏花的人长睡不起
而他手植的令箭荷花都开败了
开败了也要开啊
现在 我把一支令箭荷花
从水银里挖出来
移栽在泛黄的纸上——
岁月强加在你鬓角的枯萎又悄悄
复活了
被漂白的沧桑藏在花蕊里
穷极一生也拿不走
一片花瓣
我忍住了忍不住的哽咽!
为什么醒来,又睡去
大海一再退让,试图独自呑下与生俱来的苦涩与晕眩
一碗水端不平,何况大海。要战栗
索性就让血液喷射,骨肉分离,心脏
悬空
索性吸尽夜色和喧嚣的人声
看繁星扎破银河
每一粒尘埃都四处寻找
着陆。哦,大雪
仿佛时间的木梯在搏斗中
解体,而乌桕叶收集起火光
在疼痛中泯灭
这锋利的海水和熔岩一样黏稠
江守荣的诗
江守荣,1956年12月生,原籍安徽泾县,现居南京。1982年毕业于海军工学院,从事过教育,宣传,文秘,新闻和金融等工作。
山和归宿
小时候
我眼中的大山
像父亲
更像爷爷一样
高大和威严
长大了
我爬上山顶
还原绿色的树
黑色的峭壁
却猜不透
藏着的颜色
后来
山成了一幅
永久陪伴
爷爷和父亲的画
我常来山脚
仰望
用鸟语花香
描摹淡去的荒芜
瘦与肥的冬季
大山瘦了
飘逝的黄叶知情
溪水瘦了
陪伴的鹅卵石知情
冬演绎瘦的变奏曲
连炊烟也孤直
但我的眼晴
始终肥着
在清清的荷塘
我看见
家鱼,泥鳅,莲藕
忙着联欢
我的耳朵
在黑土地里
我听见
草籽,坚果,虫蛹
忙着对话
肥在我的眼睛和耳朵
挺进
我的心情
也始终肥着
像青青的麦苗地
等那一场雪
覆盖温存
宁业龙的诗
宁业龙,安徽巢湖人,江苏作家、摄影家,军旅生涯二十多年,七次荣立三等功,在扬子晚报等报刊发表短、微小说、散文、诗歌四十多篇,写作专著三十万字,参与电视剧等创作。
护士的脚印
长长的走廊
圣洁的地方
你用无数的脚印
昼夜来回丈量
看不见的足迹
却步步坚实铿锵
你刚从A房揣出器械
转身进B房送药汤
C房的铃声传递呼救
争分夺秒抢救忙
来来回回,脚印重叠
计步器准确录记
洁白的外衣
靓丽的身影
平凡的岗位
神圣的使命
美名白衣天使
酸甜苦辣谁知
针尖儿心思藏不住
面无笑容苦行僧
一针不见血
会招技能差的讥讽
说话不留神
惹来指责辱骂声
没有争辩的理由
只能将酸果自个儿吞
新冠肺炎风乍起
百姓生命遭蹂躏
这是人与瘟疫的生死较量
你请缨奔赴抗疫的前线
什么理由也不说
只有一句
守护生命是白衣天使的
神圣职责
时光记忆(防空洞)
走进地铁站
入地土行孙
触景生情
联想当年深挖洞
花甲之上的一辈
或见过,或挖过
刻着时代标签的
防空洞
那年代
北极熊虎视眈眈
东方雄狮岂能沉睡
兵家之道的子孙
早有忧患的觉醒
深挖洞
共和国的号令
乘强劲东风
全民参与之重任
军营工厂学校街道
到处闻铁镐铿锵之声
遍地有防空隐蔽之地
狡兔三窟之谋
防空洞忽略不计
洞之深浅长短
地之土质坚硬
因地因人而宜
有山则挖山
无山掘平地
非比抗日之地道
防辐射之藏身
冷战期
地球村霸主横行
居安思危警醒
富国强军独自尊
大国重器筑梦成真
何惧虎狼再逞凶
END
中国微信诗歌学会安徽分会
顾问: 王寒山 朱鹤年 孤城 李商雨 老巢
会长: 黄 平
执行会长:倪雯
副会长:孙启泉 李劲松 方华 纪良发 苏东山(常务)
秘书长:倪 雯
副秘书长: 梁作成 王恩斌
编辑部 主任:黄冬松
编辑部 副主任:苏东山 朱先贵
外联部 部长:李远波
外联部 副部长:张承斌 端琼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