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惊”“奇”“惜”
——读《书院门1991》有感
文/默莲
这部堪称80万字的长篇巨著《书院门1991》,我读了一遍又一遍,每每读后,心情都久久难以平复。
初读“惊”!惊的是作者康铁岭老师,从没有写过小说,一写竟然就是80万字的长篇巨著。整部小说仿佛就是一位老人在慢慢地讲故事,语言通俗又不失文雅,简单又诙谐幽默,段落衔接恰当又自然流畅。使人无不想一口气读完。

再读“奇”!奇的是看完整部书后,让人不由不对作者康铁岭老师竖起大拇指!老师简直就是神话级别的人物。想不通他是用怎样的态度深入生活的,竟能将故事里涉及到的各个细节都描绘的有声有色,有模有样。比如磨面的细节,吃饭喝酒的细节,农村丧葬的细节等等,无疑作者在生活中一定是个十分讲究,又极其丰富的人,同时又是善于观察细节,认真工作的人,要不然何以写出如此细微精致的作品来?
三读“惜”!小说无疑来源于生活,也一定是高于生活的!小说的每一个人物形象描绘的几乎都是淋漓尽致,绘声绘色的,也可以说是成功的。但结局却不禁让人掩巻痛惜。不是为小说中的人物,而是为作者的作品。

小说揭露了新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像宴子敬一样的一部分底层人物,由于婚变而从农村走向城市,通过一系列的挣扎,企图能够拥有爱情,赚得金钱,改变身份。无奈最终却因为对爱情的失望而遁入道教。写像李雯,小惠一样的一部分女人,由于背叛婚姻,而不得不走向社会,堕落于红尘,靠出卖肉体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还写像雷老板这样的暴发户们,像王处长这样的贪官们,因为有钱有权而无法无天,将女人当礼物一样可以任意送来送去。还有像王魁一样的一部分个体通过以黑吃黑,赚的盆满钵满,像孙府生一样的一部分游手好闲,却老有所依。
如果作者在最后能够峰回路转,或者结局之后还有结局,还有后记,或者还有第三部,让“恶有恶报,善有善终。”让人物形象再进一步升华,在揭露新中国改革开放初期负能量的同时,也能够把正能量的一面颂扬出来。这样整部小说就有了灵,有了魂,就有了生命存在的价值。要不然整部作品将是“起之有神,落之无力”。

2021.10.27夜


作者简介:默莲,原名杨敏荣,女,70后,陕西阎良人,阎良区作家协会会员。偶有作品散见于报端杂志。《我爱这土地》荣获2015年度“我眼中的阎良”优秀文学作品奖。

附:本头条号投稿方式
投稿邮箱:1019623839@qq.com
微信投稿:wx18729698387
合作电话:13991446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