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梦圆商州
文/李中合
我们陕西师大分校中文二班,于1977年初入学,1978年底毕业,至今四十年。四十年中,各位同学都工作在教育战线及其他不同岗位上,殚精竭虑,顽强拼博,渴望事业有成。追梦中,四十年弹指间便成为过去,像手心的沙粒,攥着攥着便没有了。当初的风华美貌,已被岁月消磨得沟壑满面,老气横秋。
桑榆未晚,身体犹好,大家不甘于零落荒丘,渴望组织一次同学聚会,我为了玉成大家美意,便以微信群主的身份及个体行为,答应承担下来,为此做了很长时间准备。
暑日过去,菊月正半,二十九位同学应约而至,聚于商州乾元宾馆。彼此相见,如同梦中,已是多不相识。在回忆还原中,才渐渐叫上名来。不由得共叹天各一方,相见恨晚。
晚宴中,团团围坐,笑逐颜开,猜拳行令,觥筹交错,相互致意,把几十年的渴慕、思念和祝福,都寄托在满满的酒杯之中。
晚宴过后,又齐聚“总统”包间,饮茶剥果,倾吐别离。男欢女悦,不拘礼数,嘻嘻哈哈,极尽相聚之欢乐!
十六日早,天色变暗,山雨欲来。同学们抓紧齐奔东龙山母校旧址。龙山如龙,龙头伸向丹水,昔日兴风作浪,州官以双塔镇之,成为商州一大景观;龙山太阳最早,有“龙山晓日映商州”八景一说;又有书院,娘娘庙,尧女墓等。学校兴建于此,自有浓郁的文化氛围。不过,眼前除了宝塔,一切皆非旧貌,北院楼舍翻新,南院拆掉过去的礼堂,改造为塑胶体育场,虽觉宽阔,却多出一丝苍桑之感。大家以塔作标志背景,取景照相,留下了本次聚会的幸福记忆。拍照完毕,或窃窃私语,或高声喧哗,或努力回忆当年书声朗朗,充满理想和活力的生活图景。不一会,天公不作美,一定要下些雨来,打乱下午上金凤山的安排。但却给母校寻梦添上了诗意和浪漫情调,使大家情绪愈加高涨。

下山后,又走进商洛学院,商洛学院是在龙山陕西师大分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今已是全日制二本院校,拥有万人的规模。教学区,有新建的十三层高楼,矗立北坡,气势恢宏;生活区,台榭楼阁,花竹掩映,比东龙山我们当初学习环境要优美许多。进入大操场,正欲观览生活区,一时间,天雨如注。正好学院新生军训,我们躲进新生临时饮水休息的帐篷下,望着布满操场的新生,他们身着霓彩军装,冒雨练习擒拿格斗,场面宏大,喊声如雷,不由人又联想到我们当年入学也是这般生龙活虎情景。
午宴过后,天雨不住,登山作罢,只好以集体交流作为代替。
晚八时,于乾元宾馆小餐厅,举行联谊晚会。灯光明亮,地方宽敞,布置虽然简约,但气氛热烈。老年大学校长崔学民主持,名流闫金祥、张长林等登场写字作画。武术家杨铁弟表演快板书,学民清唱,李志超二胡独奏,轮番交替,气氛活跃,情绪高涨。连嗑瓜子的同学们也跃跃欲试,准备拿起话筒,引吭高歌,早就忘记了自己的年岁。
两天的聚会在最后的座谈总结中戛然而止。中间,我们的同学代表,还分别登门看望了郭土宏和牛树林两位恩师。
愉快的聚会,了却许多年的苦苦相思,但聚会又是短暂的,所面临的仍将是各奔东西,如同月之阴晴圆缺一样,到底难舍难分。
(2017年9月18日)



作者简介:李中合,1954年10月生,陕西洛南人,毕业于陕西师大商洛分校中文专业,并留校任教,汉语言文学教授。书法主要学习苏轼,兼学王羲之、唐寅、王铎,参以曹全碑及出师颂等章草,中国书法函授高研班结业,受教于中国书法名家袁波先生。陕西省书协会员,现兼任商洛市评协主席、陕西省老教授协会商洛分会副会长等社团职务。

附:本头条号投稿方式
投稿邮箱:1019623839@qq.com
微信投稿:wx18729698387
合作电话:13991446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