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秋香馥郁枫初火 花灿荼蘼菊独贤
——铁兵诗词创作部诗友赋雅咏重阳
律部:
五律•重阳有寄
王振江
鸿雁知寒月,晴空一字长。
枫林红烂漫,菊蕊醉芬芳。
痛饮桂花酒,高吟秋色黄。
茱萸催客梦,重九倍思乡。
五律•过重阳
孙善武
岁岁过重阳,欣闻丽菊香。
菊呈姿百态,香溢别群芳。
欲莅南山远,情和济水长。
陶翁沉醉后,谁个理园荒。
五律•重阳节望月
汪培勇
佳节行幽径,云稀月半轮。
风微亲细水,霜淡净纤尘。
冷暖秋声老,红黄菊色新。
朦胧天地合,蟾赋可栖身。
五律•重阳抒怀
吴文渭
峻嶺望神州,时维菊桂秋。
重阳尊老日,九月送糕流。
遥问闲翁好,枯思拙韵酬。
晚霞多彩色,词海泛诗舟。
五律•登高
黄祖团
西山秋雨后,举目亮金黄。
野菊招蝴蝶,红枫入画廊。
长空飞雁傲,草地纸鸢忙。
假日邀亲友,登高赛一场。
七律•战友重阳会泉城
孙善武
欣迎战友正重阳,共忆军营话短长。
劈路太行攻险勇,鏖兵戈壁引龙翔。
泉飞趵突鱼争跃,舟泛明湖菊绽香。
席上人皆霜染鬓,激情歌酒意犹狂。
七律•写在辛丑重阳前夜
张慧
又赋寒英唱晚凉,妪翁策马向南洋。
冰心岂惧雄关险,瘦骨才知漫道长。
胃里犹馋三碗酒,月前竟赏半屏霜。
神驰车水云天路,夜雨徐闻跨海疆。
七律•辛丑重阳留句
张慧
客在异乡陵水边,临窗抛笔亦驰笺。
残阳西下珍如酒,孤雁南飞乐若仙。
海啸涛声非落寞,心平语气总牵缘。
霜丝尽染凡夫梦,岁月纹痕写淡然。
七律•重阳之一
傅英家
谁将大地染金黄,再度秋风日渐凉。
漫舞霜花初北罩,欢歌雁阵始南翔。
登高枫赤意如醉,赏景菊葱心透香。
佳节思亲当敬老,晚霞夕照乐重阳。
七律•重阳之二
傅英家
又是金风染蜡黄,丰收喜气跃重阳。
千千野草芊芊谢,九九寒英久久芳。
后浪力推前浪迹,朝霞心系晚霞光。
无边秋色天宽阔,鸿雁腾飞鸿运长。
七律•重阳节咏怀
李世斌
攀高望远咏重阳,落叶思归恋故乡。
菊绽三番滋爽意,霜雕百感倍昂扬。
乐观总觉青山美,豁达更珍碧水长。
抛却红尘烦恼事,龙城把酒话沧桑。
七律•重阳
万希文
喜临重九老秋华,两鬓风霜享晚霞。
桂树香飘招百吻,枫林红染引千夸。
倾心律苑三更月,咏菊东篱七色花。
邀酒登高穷远目,天边鸿雁可归家?
七律•辛丑重阳
金根良
几度西风绿卷黄,天长雁影舞重阳。
归心归望家千里,离别离愁天一方。
回首少时人力苦,喜看今岁械机忙。
丰收酣饮金花酒,登顶牛山牛气强。
注:牛山即牛头岩山,是余家乡一座最高山。
七律•九九望乡
金根良
莫道他乡是故乡,年年洒酒祭重阳。
白头伤别东篱酌,华屋相思老圃香,
远去雁声霜夜夜,归依云影路苍苍。
浮生怎奈东流逝,一曲离愁谁共尝?
七律•重阳感怀
关艾勤
寒露秋风染叶黄,岁时往复又重阳。
排空雁阵声声远,入梦乡愁夜夜长。
多少别情怀故里,万千思绪念高堂。
登山赏菊无心境,敬老还家侍两旁。
七律•重阳感咏
熊火根
苍帝焉知世事伤,深秋仍是热无常。
团圆不见樨花艳,重九方闻菊酒香。
阡陌草枯思骤雨,江河干涸念汒洋。
登高远望天边景,伫立临风些许凉。
七律•重阳有寄
杨翠华
回首那年重九时,登高兄弟尽相知。
披霞汲露情堪醉,过雨经风心不移。
秋去秋来浑似梦,花开花落恰如诗。
今朝还践三生约,再折茱萸赠一枝。
七律•重阳节抒怀
汪培勇
岁岁重阳又一年,西风雁远竞霜天。
篱边菊韵邀诗韵,陌上心田连麦田。
夫妇同行秋也秀,瓜蔬共享乐常绵。
平凡日子平民户,九九团圆最美篇。
七律•九九闲吟
王爱民
潺溪映月夜添凉,四野随风菊散香。
草木含情携玉露,山川竞秀赋辞章。
舒云漫卷蛙声静,佳节闲观枫叶扬。
放眼峰峦环异彩,登高赏景醉重阳。
七律•辛丑重阳抒怀
徐少伟
叶落西风野菊黄,余年屈指又重阳。
生来几日人将老,岁晚春华梦渐长。
远避红尘争斗苦,从今皓首读书狂。
时空不待偷闲客,深浅前行任足量。
七律•重阳
丁振生
湖水涟漪陌路苍,田园迤逦菊花香。
蒹葭两岸烟青白,枫树千林叶赤黄。
缕缕凉风芳草瑟,绵绵秋雨碧波扬。
含情赋韵添怡趣,撩起诗心寄重阳。
七律•重阳
太清
重九登峰眺日辉,人生俗事借云飞。
菊黄霜白红枫艳,萸紫花香翠竹扉。
行学渊明寻意境,敬追杜牧入诗帏。
三千景界应尊老,乾象天垓妙悟祈!
七律•又到重阳(通韵)
罗正明
又到一年重九日,邀朋北上共登高。
田畴稻浪金光灿,街道笙歌赤帜飘。
风染层林眸入画,人攀峻岭腑掀潮。
山河锦绣薰吾醉,换盏传菊逸兴豪。
七律•重阳寄怀
唐晓平
赏菊登高思故乡,离家游子念亲娘。
寄情千里生明月,延眺群山看艳阳。
语语殷勤儿女致,声声呼唤梦魂航。
喜逢佳节祈年愿,恭祝慈闱贵体康。
七律•又是重阳
李永华
大雁南飞列队翔,岁华转眼又重阳。
流年似水迎三寿,往事随风散四方。
且看红霞天瑞赐,虽增白发气雄藏。
人生莫叹容颜老,追梦犹能意绪良。
七律 •重阳节
丁大伟(湖北安陆)
九九离亭一水亲,霜枫初识佩萸人。
朦胧雾棹湖中月,汗漫风浸镜里身。
雁唳正宜惊客梦,蛩声已自入秋辰。
徘徊几树玲珑影,烟柳垂来钓假真。
七律•重阳
江涛(了凡)
登高顿晓九天凉,笑未烹茶倦倚床。
目尽山迤浮皓月,风穷菊傲斗萧霜
耳闻树鹊愁初瑟,心醉丹枫染暮沧。
忽有邀朋沽酒意,秋情正好纵诗狂。
七律•重阳夜亦美
陈东林
萧瑟秋风弯月朗,苍茫夕照灿星辰。
从容意气朱颜老,矍铄精神皓首人。
往事家时诗酷雅,流年节日酒香醇。
点燃篝火丹枫烁,举盏倾浆洗垢尘。
七律•重阳抒怀
李金宏
枫红寒冷清风郁,金色重阳好景光。
硕果开颜迷岳顶,丰秋落影满林黄。
朝霞照耀霜如玉,晓露登临菊正香。
惬意挥毫书彩袖,忘情即刻赋瑶章。
七律•重阳抒怀
张润洲(通韵)
深秋骤冷又重阳,敬老习俗华夏扬。
信步饭楼尝菜美,闲庭陋室品茶香。
棋枰楚汉争高下,麻案西东比弱强。
逛网搜肠琢妙句,抒怀晚景续诗章。
七律•重阳
白富明
满苑蒹葭秋色晚,露凝气冷见虬枝。
辞青原在斜阳下,迎白渐生落叶时。
遍地霜风吹细雨,漫山枫树作新诗。
相依采菊东篱处,敬老怀亲乘此期。
七律•重阳有怀
江涛
总借秋暝叹菊黄,天涯客远又风凉。
今宵月瘦催新怨,昨日荷枯染宿霜。
酒醉难寻知意客,诗颠不复弃繻郎。
登高历历浮生事,一并尘嚣入幻荒。
七律•登山(新韵)
胡安沁
我欲登高放眼量,故乡一派水茫茫。
秋风欲送垂杨绿,骤雨急催落叶黄。
期待青云邀紫月,追呼喜气伴祥光。
人间阅尽沧桑事,万里江川遍地霜。
七律•重阳寄怀
刘怡南
柏自青来菊自黄,翔高几雁恋穹苍。
西风无意飘零叶,月桂钟情散落琅。
望断家山枫正艳,痛思父母影消亡。
桑榆渐晚萌清趣,诗心不老挽夕阳。
七律 •辛丑重阳节感赋
王大荣
放眼园中菊正黄,轮回节序又重阳。
只求亲友茶盈盏,不羡佳肴客满堂。
秃笔临池追耋梦,良宵向月咏诗章。
残书几卷堪为乐,哪管枝头蕊抱霜。
绝部:
七绝•重阳
玉玲
惬意重阳百丈梯,天门一步看云低。
逍遥槛外闻风舞,月殿桂花香满衣。
七绝•重阳读诗
孙映
重阳未敢踏征途,几本诗书共酒壶。
最是唐人多韵事,王维帮我插茱萸。
七绝•重阳致友
孙映
虽然季节入秋凉,但看东篱菊正黄。
莫道人间天色晚,乾坤岁岁有重阳。
七绝•重阳抒怀
丁振生
晚秋兵网话重阳,佳节黄花分外香。
作赋登高寻雁影,茱萸寄远逸情芳。
词曲部:
画堂春•重阳思乡
王振江(大连)
繁星点点散寒光,半轮晓月临窗。
紫萸黄菊对杯觞,顿觉凄凉。
回首悠悠岁月,征途历尽沧桑。
一年一度一重阳,梦在他乡。
鹧鸪天•次韵耀华兄重阳有寄
吴喜宗
韵拾重阳又一年,登高望野美无边。
秋香馥郁枫初火,花灿荼靡菊独贤。
泉鸣石,鸟翥天。事宽方外即成圆。
邀朋雅集东篱畔,斟满深情揖再三。
鹧鸪天•重阳节感怀
宁西海
风抒多情百果香,金秋又到抢农忙。
铁牛收割高时效,机械耕耘给力强。
天熟稻,地倾粮,丰盈颗粒满归仓。
民欢现代田畴乐,歌满柔怀酬夕阳。
鹧鸪天•重阳登高
王爱民
瘦水清灵野鸟嚣,喷香黄菊捣心潮。
欣人丽日彤云卷,举目蔬山枫叶飘。
花带笑,柳含娇,攀登翠岭享逍遥。
低吟浅唱和谐韵,独领风骚入九宵。
踏莎行•重阳
周逸树
萧瑟秋光,匆匆来去。高天大雁飞何处?
一年一度又重阳,重阳今日多风雨。
采菊东篱,传留佳句。高风淡泊相称许。
人生难得学陶潜,青春休被秋风误。
(南吕)干荷叶•章江荡舟
周逸树
重阳日,爽秋阳,迎面风吹荡。
月桂传香,更添凉。
文朋诗友满船装,咏唱在章江上。
蝶恋花•咏重阳
熊火根
时遇重阳天宇朗,兴致登高,阡陌黄花赏。
千里清秋风荡荡,旋江白鸟翩飞畅。
佳节团圆心里爽,菊酒欢杯,笑语盈盈状。
白发何悲回首望,儿孙绕膝丰堂亮。
江月晃重山•重阳节怀旧
赵平元
东北还乡发小,麦场追旧朋情。
引思遐想话曾经。清清月,游戏到天明。
不见听呱老屋,难闻吟诵书声。
大楼群起若图屏。童时趣,只有梦中縈。
诉衷情令•重阳
李永华
年年岁岁过重阳。欣喜度时光。
人生如梦初醒,知岁月悠长。
思往事,疫情狂。庶民慌。
如今平稳,经济繁荣,尽显祯祥。
满江红•喜逢重阳
李培忠
历岁重阳,今又是、晚秋时段。
凭窗望、兰菊绽蕾,花园容变。
尽染层林颜色秀,全淋重岭身躯焕。
雁一行、展翅奋飞鸣,急南赶。
年纪老,夕阳灿;精力旺,身心健。
打篮球跳舞、养花挥剑。
朋友欢欣情振奋,琴声高亢风传远。
老还童、体胖变轻盈,英姿展。
画堂春•重阳
白富明
晚秋丹桂冷凝霜,辞青摆宴庭堂。
越山穿岭好风凉。岁岁重阳。
赏菊秋游祈寿,蒹葭倚玉偎香。
思亲敬老感恩忙。今又重阳。
踏莎行•重阳感怀
张义凤
望岭登峰,采茱怀古。晴空觅得销魂处。
山披五彩水澄清,枫林燃火游人慕。
拾韵吟欢,送鸿远去。畅心爽意随歌舞。
天涯青径送诗笺,临霜妙韵经心煮。
国风社(总社)辽宁分社机构
顾问:荒岛 孙琦 唐国兴
社长:王振江
执行社长:傅英家 张慧
秘书长:孙善武
总编:吴喜宗
编委:傅英家 孙善武 张慧 刘怡南 王大荣 李世斌 万希文 金根良 关艾勤 闲云 凡人 孟秀君
群管:金根良,万希文
制作编辑:李玲
诗社题字:高世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