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
文/李大为 诵/幸福一生
家不是一个空间和时间的概念,而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家不是一座座房子,而是一个心灵的栖息地。
从这个意义上说,不是每一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家。在婚姻中,如果男女双方在情感和身体上都长久地疏离,同床异梦,各怀心思。那么只能说,他们是同居在一个屋檐下的红尘男女,并没有彼此共同的精神家园:家。这样的婚姻是不道德的,这样的婚姻让我们望不见家的意义。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一直把父母的家作为自己的家,而把自己的家当做一个居住的寓所。当我说过回家时,一定是回父母的家。当我说回自己的家时,意味着我要回到那个熟悉的寓所。父母是我的宗教,也许并不经常见面,但精神的指向意义清晰可见。在父母那里,我看到了生命的承传,烟火的气息,还有说不尽的深情往事。
有一天老妈对我说:我和你爸爸都走了,你就没有自己的家了。那一刻,一种强烈的无助感和孤独感涌上我的心头。这么多年了,原来我的心一直在漂泊,我的身体从来就没有属于过我的灵魂,我的生活从来就没有被琐碎的烟火所照耀……

家的感觉一点点在我心里明晰:那深夜里的一盏灯,那一碗葱花面的芳香,那一壶煮熟的热茶,那一瞥深情的凝望……家是温暖的汇聚,是个体生命的表征,是光阴内外的似水流年。
没有家是可怜的,但维持一个没有情感热度的家更是可耻的。因为,孩子并不是维持一个家的最本质因素。家的本质是爱的绽放,精神的闪烁,真诚的倾诉,烟火的光芒四射!离开了这些,家还是真正的家吗?
【本文作者】李大为,大连民族大学文法学院教授,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诗人,评论家,发表诗歌、评论作品400余篇,出版著作5部。
金牌主播:幸福一生 弘扬正能量, 爱好朗诵,唱歌,摄影,旅游,愿用声音给大家带来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