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馨香盈秀》三岁华诞征文即将完美收官,作为最忠实的粉丝(没有之一),虽已接连投递过两篇文章,仍感意犹未尽,还有许多话要说给我的平台,我的主编,我的文友。
《馨香盈秀》是一个悄悄绽放的平台。从2018年8月17日创办至今,在文学前辈韩殿盈、乐俊峰、黄开先、王春荣、李云峰、蔡鑫生等老师的指点下,在文坛主力刘剑锋、李斌、王瑞祥、张乐平、郑金民、赵西芳、杜智敏、魏杰、程越、吕俊峰、袁军武、胡姓娃、赵建华、耿珍等文学同道的关怀下,渐渐形成了自己清新、明快、简约的风格,保持了切题、清雅、舒心的配乐风格,坚定了淡蓝、浅紫、白底的版面特色。像一朵默默无闻的山野小花,默默地盛开在洛南文坛这片沃土之上,不结帮派、不拉山头、不唯圈子,正像一首歌里所唱,“小小一株含羞草,自开自落自清高”,却孕育着“你若芬芳,蜂蝶自来”的绚丽春色。
主编秀芳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园丁。《馨香盈秀》能够枝繁叶茂、果硕花红,主编张秀芳老师毫无疑问是主要的甚至接近唯一的大山深处育花人。综合文友的征文,结合我自己的了解,秀芳作为个人公众号文学平台主编,有四个特色不得不说。
一是为人低调谦和。凡是向她投稿的人,无不收到过她的“谢谢”,如沐春风。
二是投稿方式灵活。微信、邮箱、Word文档都可投稿,不是不麻烦,而是不怕麻烦。也因此照顾到了许多中老年文学爱好者。我在投送配图诗这类文章时,往往是一段文字加一张图片,最多的时候有二三十组,相当“霸屏”,但她却十分宽容。
三是制作精益求精。宁愿千里挑一,也绝不将就凑合,哪怕是一首七言绝句,也会配上压题照片、插图、作者简介以及相关的背景音乐,绝绝对对的做到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四是交往与人为善。和她打过交道的人,都了解这近乎到卑微的谦逊,以一种静水流深的不事张扬(大道至简的深厚修养,让你在这喧嚣、烦躁、逼窄的滚滚红尘里,感觉一份宁静与清凉)。加上丈夫李书盈先生的无私奉献,两人的珠联璧合完全给你一种出乎意料的和美,俨然相依相偎盛开在幽谷里的百合,以浓郁的幽香吸引着探访的脚步和倾慕的眼神。
平台文友是一群惺惺相惜的智者。文人相轻这回事,以前有,现在有,将来还会有。但在《馨香盈秀》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可以说“几乎”没有。总揽平台主创队伍,真心的感觉到他们的主体是以立德树人为初心使命的教育工作者。从平台的经营者李书盈夫妇,到运营的指导者乐俊峰先生,专业的引领者刘剑锋先生,狂热的参与者云蒙山人,都是秉持着“弘扬主旋律、礼赞真善美、传递正能量”的主题。因此,凝聚了黄开先、王春林、李云峰、郝蔚民、杨克江、吴淑娟、彭君婵、温秀婵、冀秀芹、吕会珍等一大批教育界的佼佼者,更吸引了白衣天使、家庭主妇、在外游子、个体经营者、离退休从业者等不同年龄、身份、职业、性格的文学爱好者。运行四年来,《馨香盈秀》文友圈未发生过一起“轻度纠纷”。这既是平台引领的方向,也是主编树立的榜样,更是文友团结的力量。“人生难得一知己,斯世当视以同怀,《盈秀》大家庭是这么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细节彰显风骨,情怀引领未来。从数据可以推算(不包括《四月芳菲》头条),《馨香盈袖》推出了接近4000篇文章。以每篇文章耗时10分钟估算,张秀芳老师耗费在平台编辑推送上的时间为40000分钟,近7000个小时。不为人知的是,她将《都市头条》所有打赏都一分不少私发给作者,而且是千叮咛、万嘱咐,接近央求请文友们收下的。用时下流行的话说,谁也不差这些钱,压根不是钱的事。
征程砥砺初心,奋进见证友谊。从平台“满月”那天写下第一篇文字起,就注定结下不离不弃的文学情缘。《馨香盈秀》四岁、五岁、六岁、N岁华诞到来之时,如果我还能写,如果还有征文,我一定还做那个不止投寄一篇稿子的《馨香盈秀》的忠实粉丝、那个发圈发到“招人烦”的云蒙山人、那个初心照亮追梦路的文学爱好者。
再次祝《馨香盈秀》花开满园,祝主编夫妻心想事成,祝广大文友妙笔生花,祝我们的文学事业青春永驻。
(2021年9月15日,云蒙山下)



作者简介:萧军,祖居商洛洛南,自称云蒙山人,文学爱好者,有作品刊发于纸媒和网刊,很高兴认识更多文朋诗友!

附:本头条号投稿方式
投稿邮箱:1019623839@qq.com
微信投稿:wx18729698387
合作电话:13991446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