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和“馨香盈秀”征文037
我与“馨香盈秀”平台是去年相识的。虽然时间不长,但我总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我这个人,常年在外。以前是在苏州,后来到了新疆,离家更远,思乡之情时不时袭上心头。没事的时候,就写一些文章,乱七八糟的,没有限制,基本上都是随感而写。但我觉得大多数与家乡有关。写好了,就想让人看,让别人知道你的喜怒哀乐。这不是炫耀,而是一种职业病。就像老师,你的教学成果通过学生来体现;医生的医术通过病人来体现;而作者的成果通过读者来体现。我知道自己现在的水平还不到火候,但是当别人读你的文章,心里总是美滋滋的,读的人越多,这种美滋滋地感受就越强烈,也许这就是幸福吧!

为了自己的文章能让更多的人看到,我自己有两个公众号,一个是苏州迪安文学,另一个是段爱锋老师工作室。第一个是专门发布自己的随笔和文友投递来的文章;第二个主要是写英语学法的文章。但是我的平台浏览量总是上不去。我知道主要是关注的人不多,还有现在的纯文学博不了别人的眼球。后来,我就投稿到“塔城日报”,“新疆文学”等报刊和杂志。投稿多了,也陆续发表了一些。
有一次,朋友说,你是陕西人,怎么不找当地的文学平台呢。当时我一拍脑门,嗨,我怎么没想到呢。起初我接触的是“商洛作家”。在上面也发表了一些文章。看到平台上文友们的文章,我感觉自己离家近了一步。有的东西我特别熟悉,就像我家门前的那棵核桃树,我都能说出那边结的核桃多,那边结的少。再到后来,在胡永宏老师的推荐下,我接触了“洛南文友汇”。这一下,我感觉我快到家门口了,我家在灵口五家沟,仿佛我都翻过了后庙岭,再过十分钟就到家了。在这个平台,我发了很多有关家乡的文章,也认识了很多洛南的乡党。有学富五车的作家前辈,像刘剑锋,杨锋锋等,也有像我一样初登文学殿堂的爱好者。在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见识增长了不少,感受也也越来越多。

最后我接触的是“馨香盈秀”平台。这也是一个洛南人自己的平台,是刘献洛老师推荐我关注的。刚开始,只是投了一篇文章。两天后,链接发过来了。打开后,我觉得版面设计清新唯美,图文搭配恰到好处,一看就是一个负责任,值得信赖的文学平台。在后来的慢慢接触中,了解到这个平台的主编是张秀芳老师,她人性格好,说话很随和,心底很善良,人就像她的平台一样清秀。我想,这下找对人了。以后不管在不在洛南,看到这个文学平台,看到平台上的文章,仿佛看到家乡的爹娘一样亲。
暑假到家不久,听说“馨香盈秀”平台将迎来三岁华诞。我没有别的祝福,只是把贵平台相识简单地叙述一下。希望他越来越好,也希望他们让在外的游子从这个平台上,看得见家乡的山,望得见故乡的水,能排遣那丝丝缕缕的乡愁。



作者简介:段爱锋,陕西洛南人。毕业于苏州大学,就职于托里县第一中学。工作之余,酷爱文学。苏州作协会员,《大西北诗人》签约作家,《中国诗歌网》认证蓝V诗人,《中国作家网》认证作家,《大东北诗刊》诗评审。出版散文集《再见,我的前半生》。人生格言:教好学生,写好文章,行好事,做好人!

附:本头条号投稿方式
投稿邮箱:1019623839@qq.com
微信投稿:wx18729698387
合作电话:13991446206
